本發明屬于烘干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便攜式可折疊烘干柜。
背景技術:
在我國北方的冬季或者南方的回南天等空氣濕度大的環境里,清洗后的織物很難通過自然掛曬的方式晾干,織物容易產生異味甚至霉變損壞,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人們外出差旅時,也會經常面臨洗換衣物無法及時曬干或干燥的窘境。
烘干機通過電加熱產生對流,能夠快速蒸發織物中的水分,使用方便、干燥效率高。但是,傳統的烘干機是固定式的,不僅占用空間大,也難以滿足多種情況下的干衣需求。目前,市場上的可折疊式烘干機能夠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烘干機的缺陷,但是仍然存在結構復雜且重量較重、安裝和拆卸耗時長、收藏后體積仍然較大,不方便存放或攜帶。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裝拆簡單、收納方便的可折疊烘干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裝拆簡單、收藏方便的可折疊烘干柜。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折疊烘干柜,其包括:上骨架,可拆卸安裝于烘干柜的上端,其包括通過滑動副相連接的滑動套筒和固定套筒、通過轉動副分別連接于固定套筒和滑動套筒的外撐桿和內撐桿、可轉動連接于滑動套筒的懸掛支桿,以及通過轉動副連接于固定套筒的拉桿,其中,內撐桿的另一端通過轉動副連接于外撐桿上套裝的滑筒,拉桿的另一端連接于懸掛支桿上套裝的滑套,固定套筒和滑動套筒之間還設有一自鎖開關;下骨架,可拆卸安裝于烘干柜的下端,其結構與上骨架相同但不設有懸掛支桿及拉桿;可伸縮支撐桿,上下兩端分別與上下骨架相固連;底部支架,位于下骨架下方并支撐下骨架;以及布罩,包覆上骨架、下骨架和可伸縮支撐桿形成烘干空間。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自鎖開關包括鉸接于滑動套筒下端的按壓塊、兩端分別固連于按壓塊前端和滑動套筒之間的壓縮彈簧,以及設置在按壓塊末端的卡扣,所述固定套筒設有卡口,所述卡扣設置成與所述固定套筒上的卡口相互卡合。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滑動套筒在位于自鎖開關和內撐桿連接點之間的外壁上設置有支板,支板上開設有開口銷孔,所述懸掛支桿通過其頂端的支撐銷與所述開口銷孔可拆卸卡接。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懸掛支桿的滑套外壁設有開口卡鉤,所述拉桿通過設置于其末端的拉環與所述開口卡鉤可拆卸連接。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套筒與所述滑動套筒之間的滑動副由分別設置于其上的軸向滑軌和滑槽構成。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底部支架包括支撐底桿、支撐腿和支撐連桿,所述支撐腿的頂端鉸接于支撐底桿,所述支撐連桿的一端鉸接于支撐底桿的末端,另一端通過滑動副作用于支撐腿上。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上下骨架的頂端為布罩提供軸向伸展支撐,上下骨架的外撐桿為布罩提供周向伸展支撐且通過設置于其末端的裝接頭為布罩提供邊緣的直角支撐,布罩的正面設置一拉鏈開關門。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布罩的上端面均勻分布有沿其周向或/和徑向開設的排氣孔,所述布罩的下端面設有烘干機接口。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桿的兩端與上下骨架的滑動套筒通過鎖緊螺釘相連接,底部支架和下骨架的固定套筒之間以及支撐桿的各分段之間通過膨脹螺栓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套筒上連接的多根外支撐桿和滑動套筒上連接的多根內支撐桿,其連接點均勻分布在各自套筒上的同一個周向平面上。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體積小,拆裝方便且耗費時間短,便于攜帶及收納,有效提高了可折疊烘干柜的拆裝效率并減少了其占據空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很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所示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布罩已移除。
圖2所示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圖2中圓圈部A所示支撐桿底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所示為圖1所示的可折疊烘干柜中上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圖4中圓圈部B所示滑動套筒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上骨架的滑動套筒和固定套筒相對運動狀態的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的可折疊烘干柜中下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1所示的可折疊烘干柜中上骨架的收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9所示為圖1所示的可折疊烘干柜中底部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所示為圖1所示的可折疊烘干柜中底部支架的收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非為了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圖1至8所示,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包括:
上骨架10,可拆卸安裝于烘干柜的上端,其包括通過滑動副相連接的滑動套筒102和固定套筒100、通過轉動副分別連接于固定套筒100和滑動套筒102的外撐桿104和內撐桿106、可轉動連接于滑動套筒102的懸掛支桿108及通過轉動副連接于固定套筒100的拉桿110,內撐桿106的另一端通過轉動副連接于外撐桿104上套裝的滑筒1040,拉桿110的另一端連接于懸掛支桿108上套裝的滑套1080,固定套筒100和滑動套筒102之間還設有一自鎖開關112;
下骨架20,可拆卸安裝于烘干柜的下端,其結構與上骨架10相同但不設有懸掛支桿及拉桿;
兩端分別與上骨架10、下骨架20相連的可伸縮支撐桿30;
底部支架40,位于下骨架20下方并支撐下骨架20;以及
布罩50,包覆上骨架10、下骨架20和可伸縮支撐桿30,以形成烘干空間。
請參閱圖4至7所示,自鎖開關112包括鉸接于滑動套筒下端的按壓塊1120、兩端固連于按壓塊1120前端和滑動套筒102外壁之間的壓縮彈簧1122,以及設置在按壓塊1120末端的卡扣1124,卡扣1124可以與開設在固定套筒100上的卡口1000相互卡合。在上下骨架撐開的過程中,自鎖開關112滑動到卡口1000的位置時,在壓縮彈簧1122的作用下,自鎖開關112的卡扣1124卡入口1000內,從而鎖定上下骨架并保持張開的狀態;在上下骨架收起的過程中,手動作用于按壓塊1120前端下的壓縮彈簧1122,使得卡扣1124從卡口1000脫離,滑動套筒102滑動脫離固定套筒100,實現烘干柜的折疊。
滑動套筒102的位于自鎖開關112和內撐桿106連接點之間的外壁上設置有支板1020,支板上開設有開口銷孔,懸掛支桿108通過設置于其頂端的支撐銷1082與開口銷孔可拆卸卡接。同時,懸掛支桿108的滑套1080外壁設有一開口卡鉤,拉桿110通過設置于其末端的拉環與開口卡鉤可拆卸連接。安裝時,將懸掛支桿108的一端卡入支板1020的開口銷孔,另一端通過滑套1080受到拉桿110的拉動,當拉桿110的一端鉸接于固定套筒100而另一端勾連在滑套1080的開口卡鉤中,即可使得當滑動套筒102卡固在固定套筒100上時,懸掛支桿108處于水平的張開狀態,便可以用于懸掛待烘干的織物;拆卸時,當滑動套筒102滑離固定套筒100時,懸掛支桿108可以自動脫離。
固定套筒102與滑動套筒100之間的滑動副由分別設置于其上的軸向滑軌1002和滑槽1022構成,滑軌或滑槽可以任意地設置在固定套筒102或滑動套筒100上,可以對兩者之間的運動起導向作用并能夠防止兩者之間的周向滑動。
請參閱圖2和圖9所示,底部支架40包括支撐底桿400、支撐腿402和支撐連桿404,支撐腿402的頂端通過固定在支撐底桿400中部的鉸鏈鉸接于支撐底桿400,支撐腿404的末端套裝有保護腳墊408。支撐底桿400的內部安裝有一可沿其軸向在一定行程內上下滑動的滑桿410,支撐連桿404的一端鉸接于滑桿410的末端,另一端鉸接于支撐腿402的一固定位置上。當底部支架40處于支撐狀態時,支撐連桿404、支撐腿402和滑桿410之間形成的三角形空間結構,可以增加支撐腿402的支撐穩定性;而當收起底部支架40時,支撐連桿404帶動滑桿410向下滑動,使得支撐連桿404和支撐腿402可以自然回收合攏。圖10所示為底部支架40處于完全收縮的狀態。
上下骨架的頂端1004為布罩50提供軸向的伸展支撐,使得布罩50的頂端密封連接于上下骨架的頂端1004;同時,上下骨架的外撐桿104為布罩50提供周向伸展支撐且通過設置于其末端的裝接頭1042為布罩50提供邊緣的直角支撐,布罩50在上下骨架和可伸縮支撐桿30的共同支撐拉伸作用下,構成可折疊烘干機的內部使用空間。另外,在布罩的正面還設置有一拉鏈開關門(圖中未標示出來)。布罩50的上端面均勻開設有沿其周向或/和徑向的排氣孔500,以及下端面設置的烘干機接口502。
支撐桿30的兩端與上下骨架的滑動套筒102通過鎖緊螺釘300相連接,底部支架40和下骨架20的固定套筒100之間以及支撐桿30的各分段之間通過膨脹螺栓相連接。
可以理解的是,根據實際的需要,支撐桿30可優選設置為三個便于裝拆的可收縮分段,也可以設置為更多的分段以增大可折疊烘干柜的高度和空間;根據可折疊烘干柜所需要設計的不同外觀形狀,外支撐桿104可優選設置為四根對稱分布的且其裝接頭1042共同組成一矩形的結構,也可以設置為沿著支撐桿30均勻分布的多根桿結構,其裝接頭1042或共同組成一圓形結構;根據可折疊烘干柜內部懸掛織物位置多少的需要,懸掛支桿108的數量可均勻地對稱設置為2、4、6或8個等。
安裝可折疊烘干柜時,將上下骨架的滑動套筒102和固定套筒100通過導軌1002和凹槽1022相套接;滑動套筒102沿滑軌靠近固定套筒100頂端的過程中,當上下骨架張開到合適的角度時,分別將懸掛支桿108的頂端支撐銷1082與滑動套筒102卡接,將懸掛支桿108的滑套1080與拉桿110相扣合,以完成懸掛支桿108的安裝。當自鎖開關112滑動到卡口1000的位置時,在壓縮彈簧1122的作用下,自鎖開關112的卡扣1124卡入口1000內,從而鎖定上下骨架處于張開的狀態;將處于收縮狀態的支撐桿30的兩端分別通過鎖緊螺釘300連接于上下骨架之間;將底部支架40伸展開并安置于平面上,再進一步將下骨架20通過膨脹螺栓連接于底部支架40上;最后,將收縮的支撐桿30完全伸展并通過膨脹螺栓將其每個分段之間相互緊固,進而實現可折疊烘干柜的完全展開和固定。
可折疊烘干柜的收疊過程與其安裝過程相反,將其支撐桿30的可收縮分段松開并收縮后,再繼續將底部支架40與下骨架20分離,底部支架40會自然收縮成便于收藏的收緊狀態,最后通過按壓鎖緊開關112,滑動套筒102從固定套筒100上退出并使得懸掛支桿108兩端的卡銷連接和卡鉤連接自動松開,實現懸掛支桿108的自動拆卸,從而完成對可折疊烘干柜的整體拆卸。完成拆卸后的可折疊烘干柜,其滑動套筒102和固定套筒100的最終狀態如圖8所示。
結合以上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可折疊烘干柜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體積小,拆裝方便且耗費時間短,便于攜帶及收納,有效提高了可折疊烘干柜的拆裝效率并減少了其占據空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很高。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