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風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所述風管由銀離子抗菌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材料由經紗與緯紗交織而成,所述經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40?50份天然纖維、12?18份阻燃尼龍、6?8份銀纖維和2?7份靜電纖維,所述緯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17?26份人造纖維、47?56份石菖蒲纖維、35?56份阻燃腈綸和18?30份銀離子纖維。該風管材料能持續穩定釋放負離子,并通過空調通風管送風系統將釋放的負離子擴散到周圍空氣中,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且風管具有殺菌作用,有效抑制細菌滋生,保證通風衛生健康,另一方面,該風管能夠有效阻燃,減少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
_種銀禹子抗菌阻燃風管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風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使用中央空調進行室內或食品行業通風時,需用通風管作為風道,普通的空調通風管使用久了后,污垢較多,無法對空氣進行殺菌,如果管內有火情,也無法第一時間獲得對火情控制,因此無法滿足市場需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菌性能優異的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
[0004]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所述風管由陰離子抗菌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材料由經紗與瑋紗交織而成,所述經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40-50份天然纖維、12-18份阻燃尼龍、6-8份銀纖維和2-7份靜電纖維,所述瑋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17-26份人造纖維、47-56份石菖蒲纖維、35-56份阻燃腈綸和18-30份陰離子纖維。
[0005]進一步地,所述經紗中的天然纖維和阻燃尼龍纏繞方向相同,而經紗中的銀纖維和靜電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同,且經紗中的天然纖維和阻燃尼龍纏繞方向與經紗中的銀纖維和靜電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所述瑋紗中的人造纖維和石菖蒲纖維纏繞方向相同,而瑋紗中的阻燃腈綸和陰離子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同,且瑋紗中的人造纖維和石菖蒲纖維纏繞方向與瑋紗中的阻燃腈綸和銀離子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
[0006]進一步地,所述天然纖維為棉纖維、亞麻纖維、竹纖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人造纖維為人造棉、莫代爾纖維、聚酯纖維的一種或幾種。
[0007]進一步地,所述陰離子纖維包括45%納米復合陶瓷纖維和55%滌綸纖維。
[0008]進一步地,所述經紗和瑋紗進過浸泡液浸泡,再進行烘干處理,所述浸泡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3-8份納米級負離子粉、900-1000發去離子水、1-3份稀釋劑和3-4份粘合劑。
[000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該風管材料能持續穩定釋放負離子,并通過空調通風管送風系統將釋放的負離子擴散到周圍空氣中,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且風管具有殺菌作用,有效抑制細菌滋生,保證通風衛生健康,另一方面,該風管能夠有效阻燃,減少安全隱患。
[00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2]—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所述風管由銀離子抗菌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材料由經紗與瑋紗交織而成,所述經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45份天然纖維、16份阻燃尼龍、7份銀纖維和5份靜電纖維,所述瑋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22份人造纖維、50份石菖蒲纖維、45份阻燃腈綸和22份銀離子纖維。
[0013]經紗中的天然纖維和阻燃尼龍纏繞方向相同,而經紗中的銀纖維和靜電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同,且經紗中的天然纖維和阻燃尼龍纏繞方向與經紗中的銀纖維和靜電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所述瑋紗中的人造纖維和石菖蒲纖維纏繞方向相同,而瑋紗中的阻燃腈綸和銀離子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同,且瑋紗中的人造纖維和石菖蒲纖維纏繞方向與瑋紗中的阻燃腈綸和銀離子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
[0014]天然纖維為棉纖維、亞麻纖維、竹纖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人造纖維為人造棉、莫代爾纖維、聚酯纖維的一種或幾種。
[0015]陰離子纖維包括45%納米復合陶瓷纖維和55%滌綸纖維。
[0016]經紗和瑋紗進過浸泡液浸泡,再進行烘干處理,所述浸泡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5份納米級負離子粉、950發去離子水、2份稀釋劑和3份粘合劑。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管由銀離子抗菌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材料由經紗與瑋紗交織而成,所述經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40-50份天然纖維、12-18份阻燃尼龍、6-8份銀纖維和2-7份靜電纖維,所述瑋紗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17-26份人造纖維、47-56份石菖蒲纖維、35-56份阻燃腈綸和18-30份陰離子纖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中的天然纖維和阻燃尼龍纏繞方向相同,而經紗中的銀纖維和靜電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同,且經紗中的天然纖維和阻燃尼龍纏繞方向與經紗中的銀纖維和靜電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所述瑋紗中的人造纖維和石菖蒲纖維纏繞方向相同,而瑋紗中的阻燃腈綸和銀離子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同,且瑋紗中的人造纖維和石菖蒲纖維纏繞方向與瑋紗中的阻燃腈綸和銀離子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纖維為棉纖維、亞麻纖維、竹纖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人造纖維為人造棉、莫代爾纖維、聚酯纖維的一種或幾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陰離子纖維包括45%納米復合陶瓷纖維和55%滌綸纖維。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銀離子抗菌阻燃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和瑋紗進過浸泡液浸泡,再進行烘干處理,所述浸泡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組分,3-8份納米級負離子粉、900-1000發去離子水、1-3份稀釋劑和3-4份粘合劑。
【文檔編號】D06M11/83GK106012183SQ201610476541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7日
【發明人】李慶, 黃鋼躍
【申請人】吳江耀迪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