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蠶絲輕質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蠶絲輕質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輕質墻板的制造技術,蠶絲輕質板適用于建筑物中非承重結構墻板、隔墻板。其制造方法也適用于制造高強輕質建筑型材裝潢建筑型材。
背景技術:
重量輕,強度高的建筑材料是人們一直關注和努力要采用的建筑產品。在這方面人們已做了許多的研究和開發應用。目前建筑上常用的輕質建筑材料有多孔墻板,蜂巢式板,其主要在保證強度的條件下通過在板材上設置和形成多孔以減輕板材的重量。還有采用發泡塑料、礦棉、玻璃纖維、珍珠巖、工業廢渣(如粉煤灰、礦渣、鋼渣)、植物纖維(如麥稈、棉桿、玉米稈、稻殼、稻稈、豆秸、麻桿)作為加強材料制成的輕質墻板,其中通過發泡塑料、礦棉、玻璃纖維、珍珠巖、工業廢渣、植物纖維來提高產品的強度和減輕產品的重量,如德國的ECOPANEL輕質墻板,芬蘭的ACOTEC輕質墻板以及目前廣泛應用的GRC墻板。這類輕質墻板雖然比水泥,砂,石制成的以及磚砌成的建筑物墻體要輕了許多,但是由于采用的材料本身的原因,使得在輕質高強方面難有進一步的改進,而且采用礦棉、玻璃纖維在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污染環境的問題,并且玻璃纖維制成的產品容易產生變形扭曲。
發明內容
為了能進一步減輕輕質板材的重量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強度,在生產制造和使用過程中,無危害人體健康和污染環境,本發明人經過長期的研究了提出一種重量比現有同類輕質建材輕,強度高,在生產和使用中符合環保要求,不燃、隔熱、隔聲、保溫性能優良的蠶絲輕質板。
本發明輕質板采用輕燒粉,氯化鎂為主要原料,加入蠶絲或者蠶絲和人造絲作為加強材料和改性劑、發泡劑、攪拌充分均勻混合,一次發泡成基材漿料,然后澆制到模具內,經固化、養護、脫模整理后而制得。其中輕燒粉采用天然石料經爐窯高溫焙燒、碾磨、篩分提煉得到,輕燒粉的細度為100~200目,白度>85%。氯化鎂先制成溶液,氯化鎂與水之比為20~30∶80~70。蠶絲可采用廢棄的蠶絲,人造絲采用耐堿和對人體健康安全的人造絲,蠶絲和人造絲的配比為1∶0~1∶2,長度為10~30毫米。改性劑為硼酸,草酸,磷酸,鹽酸。發泡劑為雙氧水發泡劑或茶早樹發泡劑。
本發明蠶絲輕質板的組分是(wt%)輕燒粉 65~75 wt%氯化鎂 20~30 wt%蠶絲或蠶絲和人造絲 0.5~10wt%改性劑 0.05~0.5 wt%發泡劑 3.0~10wt%總量為100%。上述組分也可作為制造其他建筑型材和裝潢建筑型材的原料組分。
本發明蠶絲板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將氯化鎂和水放入攪拌機攪拌制成溶液。然后把輕燒粉、蠶絲或蠶絲和人造絲、改性劑慢慢放入攪拌機一起攪拌15~45分鐘,然后加入發泡劑溶液再一起攪拌40~60秒,使它們充分均勻混合在一起,通過發泡劑一次發泡來控制基材的密度,滿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型材和裝潢建筑型材的單位容重要求,并使蠶絲或者蠶絲和人造絲和發泡劑溶液均勻分布在基體漿料中后制成輕質板材漿料。然后把板材漿料澆注入模具內靜止固化,固化溫度控制在15~30℃,固化時間12~15小時。固化結束,制品達到設計的強度后進行脫模,經養護10~30天后制得本發明產品。該方法也可用來制造其他各種建筑型材和裝潢建筑型材。
本發明由于采用天然礦物作為基材原料,使得本發明輕質板材具有良好的不燃性,用蠶絲或者蠶絲和人造絲替代傳統的玻璃纖維作為加強材料,不僅提高了強度,減輕了重量,降低了成本而且不論在生產制造和產品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影響和污染環境。通過發泡劑一次發泡來控制基材的密度,使得本發明板材明顯具有輕質,高強,其面密度可達到≤30kg/m2,抗彎破壞強度≥500N,且具有良好的隔熱、隔聲性能,其導熱系數<0.08w/M*K,隔聲性能>35dB,無毒、無放射性。另外本發明生產制造時的能耗比現有的輕質材料生產制造的能耗少得多,是一種節能型的建筑材料,并且本發明切割配材容易,安裝方便、快速并可有效降低工程的造價。
附圖是本發明制造方法的制造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輕質板材組分為輕燒粉65 wt%氯化鎂30 wt%磷 酸0.2 wt%硼 酸0.2 wt%草酸 0.1 wt%蠶 絲1.0 wt%雙氧水發泡劑3.5 wt%首先將氯化鎂制成溶液,氯化鎂與水為30∶70,放入攪拌機攪拌,然后把200目輕燒粉、磷酸、硼酸、草酸、長15毫米的蠶絲慢慢放入攪拌機一起攪拌15分鐘,然后加入雙氧水發泡劑溶液再一起攪拌40秒鐘,使它們充分均勻混合在一起,蠶絲和雙氧水發泡劑溶液均勻分布在基體漿料中而制成輕質板材漿料。然后把板材漿料澆注入板材模具內靜止固化,固化溫度控制在15℃,固化時間12小時。固化結束,制品達到設計的強度后進行脫模,經養護15天,整理后制得蠶絲輕質板。
實施例二輕質板材組分為輕燒粉 70 wt% 氯化鎂 20 wt%磷 酸 0.01 wt% 硼 酸 0.02 wt% 草酸 0.02 wt%蠶絲1.0 wt% 人造絲 2.0 wt% 茶早樹發泡劑 6.95 wt%首先將氯化鎂制成溶液,水與氯化鎂為80∶20,放入攪拌機攪拌,然后把100目輕燒粉、磷酸、硼酸、草酸、長為30毫米的蠶絲和人造絲慢慢放入攪拌機一起攪拌45分鐘,然后加入茶早樹發泡劑溶液再一起攪拌60秒鐘,使它們充分均勻混合在一起,蠶絲、人造絲和發泡劑溶液均勻分布在基材漿料中制成輕質板材漿料。然后把板材漿料澆注入板材模具內靜止固化,固化溫度控制為30℃,固化時間15小時。固化結束,制品達到設計的強度后進行脫模,經養護20天,后經整理,制得本發明產品。
權利要求
1.蠶絲輕質板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蠶絲輕質板采用輕燒粉、氯化鎂,加入蠶絲或者蠶絲和人造絲作為加強材料與改性劑、發泡劑充分攪拌均勻混合,發泡成漿料,然后澆制、固化、脫模、養護、整理后而制得,其組分為輕燒粉 65~75wt%氯化鎂 20~30wt%蠶絲或蠶絲和人造絲 0.5~10 wt%改性劑 0.05~0.5 wt%發泡劑 3.0~10 wt%總量為100 w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輕質板的組分,其特征在于輕燒粉的細度為100~200目,白度>85%,氯化鎂先制成溶液,氯化鎂與水之比為20~30∶80~70,蠶絲和人造絲的長度為10~30毫米,配比為1∶0~1∶2。
3.蠶絲輕質板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氯化鎂和水放入攪拌機攪拌制成溶液,然后把輕燒粉、蠶絲或蠶絲和人造絲、改性劑、慢慢放入攪拌機一起攪拌15~45分鐘后加入發泡劑溶液再一起攪拌40~60秒,使它們充分均勻混合在一起,制成基材漿料,然后把漿料澆注入模具內靜止固化,固化溫度控制在15~30℃,固化時間12~15小時,固化結束后進行脫模、養護,養護時間15~30天,最后經整理制得。
全文摘要
蠶絲輕質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輕質墻板的制造技術,蠶絲輕質板適用于建筑物中非承重內墻板,其制造方法也適用于制造各種高強輕質建筑型材和裝潢建筑型材。本發明采用輕燒粉,氯化鎂為主要原料,加入蠶絲或蠶絲和人造絲作為加強材料與改性劑、發泡劑經充分攪拌均勻混合,一次發泡成基材漿料,然后澆入模具,經固化、脫模、養護、整理后而制得。本發明具有良好的不燃性,用蠶絲或蠶絲和人造絲作為加強材料,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強度,減輕了重量,還降低了成本,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影響和污染環境,生產制造時能耗少,是一種節能環保型的建筑材料。本發明還具有良好的隔熱、隔聲性能,使用時切割分料、安裝方便,工程造價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C04B16/06GK1448599SQ0211118
公開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8日
發明者陳金海 申請人:陳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