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剛石圓鋸片,適用于硬脆材料尤其是花崗石的大切深高效鋸切加工。
背景技術:
花崗石板材經久耐用且富有裝飾性,目前已經成為一種高檔的建筑材料并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花崗石板材的生產過程中,鋸切加工是極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加工成本占了總成本的大部分,鋸切加工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本工序的加工成本和效率,它還關系到后續加工工序的效率和質量。
采用節塊式金剛石圓鋸片的鋸切加工是目前全世界石材加工的最主要方式,現有的這種金剛石圓鋸片,由金剛石節塊和鋸片基體焊接而成,鋸片基體的圓周上帶有均勻間隔分布的水槽,使鋸片基體的圓周上形成均勻間隔分布的鋸齒,金剛石節塊焊接于鋸齒上,這種結構的金剛石圓鋸片,相對于傳統的框架鋸切技術,由于極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而曾被譽為是石材加工的一場革命。但是,其金剛石節塊垂直焊接于鋸片基體的圓周上,在鋸切大理石中,鋸片的單次切削深度可以在大約1m/min的工件進給速度下達到300~400mm。而目前在花崗石特別是硬質花崗石的加工中,超過20mm都極其困難,硬質花崗石的鋸切加工效率一般只能維持在大理石加工的4%左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增大切深、提高鋸切加工效率的金剛石圓鋸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由金剛石節塊和鋸片基體焊接而成,上述鋸片基體的圓周上開設有均勻間隔分布并具有一定斜前角的大小水槽,上述鋸片基體的圓周便被上述大小水槽分隔形成具有上述一定斜前角的鋸齒,上述金剛石節塊以上述一定的斜前角焊接于鋸齒上。
上述金剛石節塊的后部與上述鋸齒的后部對齊,上述金剛石節塊的前部比上述鋸齒的前部長。
上述金剛石節塊為頂部比根部稍寬,前部比后部稍大的“雙梯形”結構。
上述金剛石節塊為單層結構。
上述金剛石節塊為多層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鋸片基體的圓周上開設均勻間隔分布并具有一定斜前角的大小水槽,形成具有相同斜前角的鋸齒,且金剛石節塊以相同的斜前角焊接于鋸齒上,焊接后構成有利于容屑和排屑的空間。且金剛石節塊前部的長度大于鋸片基體鋸齒前部的長度,這種短齒結構進一步提高了容屑和排屑能力,降低金剛石節塊表面金剛石磨粒承載的不均勻性;鋸片基體外圓大水槽和小水槽均勻間隔分布既能滿足冷卻液的導入和排屑的作用又能提高鋸齒的強度;金剛石節塊根據鋸片基體的厚度及加工對象的不同,視情況設計為單層或多層結構,若為多層結構,則通過調整外層的金剛石濃度、等級、混合比例以及金屬胎體的配方等手段使得兩側面的耐磨度較高,從而使金剛石節塊的兩側棱邊附近區域具有較高的切割能力。金剛石節塊還可以具有頂部比根部稍寬,前部比后部稍大的“雙梯形”結構,進一步提高了減摩效果。
使用本鋸片可以提高鋸切過程中的容屑排屑作用,降低鋸切弧區滑摩擦能量損耗,減小鋸切力,減小鋸切弧區中金剛石節塊表面前后磨粒承受載荷的不均勻性,從而提高鋸片的鋸切性能,實現花崗石的大切深高效鋸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金剛石節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3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如圖1、圖2所示,包括鋸片基體1和金剛石節塊2,鋸片基體1圓周上均勻間隔分布并具有一定斜前角的大小水槽11、12,鋸片基體1的圓周便被大小水槽11、12分隔形成具有一定斜前角的鋸齒13,大水槽11和小水槽12均勻間隔分布既能滿足冷卻液的導入和排屑的作用又能提高鋸齒13的強度。金剛石節塊2以相同的斜前角焊接于鋸齒13上,構成有利于容屑和排屑的空間3。金剛石節塊2的后部21與鋸齒13的后部131對齊,金剛石節塊2的前部22比鋸齒13的前部132長,這種短齒結構進一步提高了容屑和排屑能力,降低金剛石節塊2表面金剛石磨粒承載的不均勻性,從而提高鋸片的鋸切性能,實現花崗石的大切深高效鋸切。
如圖4、圖5所示,圖4中的a大于b,也大于圖5中的c,而圖5中的c大于d,圖4中的ha等于圖5中的hb,這樣,從圖3、4、5中可看出,金剛石節塊2的頂部比根部稍寬,前部比后部稍大,形成“雙梯形”結構,這種結構進一步降低了鋸切弧區的滑摩擦能量損耗。
本實用新型中的金剛石節塊根據鋸片基體的厚度及加工對象的不同,可設計為單層或多層結構,若為多層結構,則通過調整外層的金剛石濃度、等級、混合比例以及金屬胎體的配方等手段使得兩側面的耐磨度較高,從而使金剛石節塊的兩側棱邊附近區域具有較高的切割能力。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由金剛石節塊和鋸片基體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鋸片基體的圓周上開設有均勻間隔分布并具有一定斜前角的大小水槽,上述鋸片基體的圓周便被上述大小水槽分隔形成具有上述一定斜前角的鋸齒,上述金剛石節塊以上述一定的斜前角焊接于鋸齒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剛石節塊的后部與上述鋸齒的后部對齊,上述金剛石節塊的前部比上述鋸齒的前部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剛石節塊為頂部比根部稍寬,前部比后部稍大的“雙梯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剛石節塊為單層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剛石節塊為多層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金剛石圓鋸片,其包括鋸片基體和焊接在基體上的金剛石節塊,鋸片基體的圓周上帶有間隔分布并具有一定斜前角的大小水槽,使鋸片基體的圓周上形成具有相同斜前角的鋸齒,金剛石節塊以相同的斜前角焊接于鋸齒上,且金剛石節塊的后端與鋸齒對齊、前端比鋸齒長。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新型金剛石鋸片,提高了鋸切弧區內鋸片的容屑、排屑作用,減小鋸切力,改善金剛石節塊表面前后磨粒承載狀況,提高鋸片的鋸切性能,實現了花崗石的大切深高效鋸切。
文檔編號B28D1/32GK2704467SQ200420026289
公開日2005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0日
發明者李 遠, 徐西鵬 申請人:華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