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墻面抹灰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33394閱讀:2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墻面抹灰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墻面抹灰機。
技術背景在對墻面抹灰時,多采用人工方式,勞動強度大、用人多且工作效率低。目前市場上雖然也有一些抹灰機,如CN 1580463A和CN 2554270Y所公開,但這些機器存在以下缺陷1)固定復雜,通常需要在地面上另設斜拉固定桿;2)當僅攪拌灰漿而不使機器上升時需要預放一段鋼絲繩,從而操作麻煩;3)不能控制墻面抹灰寬度;4)對墻面陰角抹灰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定簡單、操作方便的墻面抹灰機。
該抹灰機包括立柱、橫梁、底座、與灰斗一體成形的內設傳動機構的外殼,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橫梁架設在立柱上,傳動機構帶動外殼沿立柱上下移動并配合一鏈輪傳動機構帶動灰斗內的攪拌片轉動,其中,灰斗的側壁上設有可插入擋灰片的通槽。
該抹灰機能控制墻面抹灰寬度,對墻面陰角抹灰效果好,固定方便,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抹灰效率。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抹灰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抹灰機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立柱14上支撐有方形截面橫梁1,橫梁1上設有頂絲17和通過掛鉤懸掛于其上的右前滑輪15、右后滑輪16、左前滑輪18和左后滑輪19。立柱14設置于底座20上,內設傳動機構的外殼10和灰斗2一體成形并可沿立柱14上下運動,立柱14上可設有限制灰斗2運行高度的行程開關24。灰斗2中置有攪拌片3,灰斗2的抹灰口處置有抹板23和左側板4,其中,在灰斗2的左側壁靠近左側板4處設有可插入擋灰片28的通槽22。攪拌片3與被動鏈輪5相連。傳動機構外殼10上設置有控制傳動機構上下移動的控制片12和鋼絲繩進出孔6。
參見圖2,傳動機構外殼10左側設有鏈輪傳動機構來傳動攪拌片3,該機構包括主動鏈輪8,其通過鏈條7被動鏈輪5配合傳動,帶動攪拌片3轉動。這種鏈輪傳動機構相對傳統的皮帶輪傳動機構更能減小左側板4的寬度,從而提高對墻面陰角抹灰的效果。這是因為皮帶輪傳動機構一般需安裝多根皮帶來傳動主動輪和被動輪,致使被動輪寬度較大,從而使固定安裝被動皮帶輪的左側板4也需要較大寬度,造成抹灰機在對墻面陰角抹灰時效果很差。傳動機構外殼10內沿傳動軸從左至右設有離合器30,其上設有手柄11、鋼絲繩滾輪33,其上纏繞有穿過孔6進入傳動機構箱體內的鋼絲繩32、保持變速箱軸34和鏈輪軸9水平的左靠背輪41和右靠背輪42、固定于傳動機構箱體底板上的變速箱37,其上設有變速箱皮帶輪35、電機38,其上的電機皮帶輪36通過皮帶與變速箱皮帶輪35配合傳動。另外在傳動機構外殼10內部下方還設有支撐軸43,其上設有可繞支撐軸43轉動的定輪44、左鋼絲繩滑輪39和右鋼絲繩滑輪40。其中,通過扳動離合器30的手柄11,鋼絲繩滾輪33與固定在鏈輪軸9上的離合器30結合,從而可隨鏈輪軸9一起轉動;扳回離合器30的手柄11時,滾輪33與離合器30分離,從而不能隨鏈輪軸9一起轉動。鏈輪軸9右端設置左靠背輪41,與設置在變速箱軸34左端的右靠背輪42連接,使得變速箱軸34和鏈輪軸9保持在同一直線上。鋼絲繩32先后繞過鋼絲繩滾輪33、左鋼絲繩滑輪39、左前滑輪18、右前滑輪15、定輪44、右后滑輪16、左后滑輪19、右鋼絲繩滑輪40,最后繞至鋼絲繩滾輪33上。
在使用時,首先按照房頂的高度采用多節錐頭套管套接至適合高度的立柱14,采用這種錐頭套管可以快速地拆卸和組裝立柱14。將抹板23降至墻面的最下面,并調整抹板23與墻面之間的寬度,此寬度為抹灰層的厚度。此后,旋緊設在方形截面橫梁1上的頂絲17(通過在上下兩面設置貫通的螺紋孔,這種方形截面的橫梁能更好地固定安裝頂絲17),使頂絲17上端面頂住房頂,防止抹灰機前后左右移動。這種頂絲17的應用可以省去固定抹灰機用的斜拉桿等復雜的固定機構。接下來,將準備好的灰膏放入灰斗2中,并打開電機38的開關,此時扳動手柄11使鋼絲繩滾輪33與離合器30分離,電機8通過電機皮帶輪36帶動變速箱皮帶輪35轉動,同時使變速箱37工作,帶動變速箱軸34、左靠背輪41、右靠背輪42、鏈輪軸9、離合器30和主動鏈輪8轉動,主動鏈輪8通過鏈條7帶動被動鏈輪5轉動,被動鏈輪5帶動攪拌片3轉動來攪拌灰斗2之中的灰膏。攪拌至均勻狀態時,扳回離合器手柄11,使鋼絲繩滾輪33與離合器30結合,鋼絲繩滾輪33帶動灰斗2沿立柱14向上運動。此時,灰膏在攪拌片3推動下,并在抹板23的作用下,施加在墻面上。當需要停止抹灰時,控制片12觸動行程開關24,使電機38停止運轉。此時,按下電機38的下降開關,電機38反轉,使灰斗2下降,最后松動頂絲17,移動抹灰機至另一墻面,重復上述步驟。
當需要調整抹灰寬度時,在左側壁靠近左側面4設置的狹長通槽22中插入擋灰片28,可根據需要調節抹灰口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通過采用鏈輪傳動機構替代傳統的皮帶輪傳動機構來傳動攪拌片3,減小了左側板4的寬度,提高了對墻面陰角抹灰的效果;2)通過在抹灰口側壁設置插入擋灰片28的通槽,可自由控制抹灰口的寬度;3)通過在方形截面橫梁1上設置頂絲17,能簡化抹灰機的固定機構。
4)通過在傳動機構中設置離合器30,能方便分離攪拌動作和抹灰機升降動作,從而簡化了操作。
5)通過采用多節錐頭套管,可快速拆卸和安裝立柱14。
6)通過采用兩個靠背輪41、42,可使傳動機構的變速箱軸34和鏈輪軸9保持在同一直線上。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上述實施方式僅起解釋本實用新型的作用,不能理解為對其的限制。任何可預料的改變和替換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抹灰機,包括立柱(14)、橫梁(1)、底座(20)、與灰斗(2)一體成形的內設傳動機構的外殼(10),其中,所述立柱(14)固定在所述底座(20)上,所述橫梁(1)架設在所述立柱(14)上,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外殼(10)沿所述立柱(14)上下移動并配合一鏈輪傳動機構帶動所述灰斗(2)內的攪拌片(3)轉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2)的側壁上設有可插入擋灰片(28)的通槽(2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抹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4)采用多節錐頭套管套接而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的變速箱軸(34)和鏈輪軸(9)由兩個靠背輪(41、42)連接傳動。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的截面為方形,其上設置有固定抹灰機的頂絲(17)。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中還設有分離抹灰機升降動作和攪拌動作的離合器(30)。
6.如權利要求1至2所述的抹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4)上還設有行程開關(2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定簡單、操作方便的墻面抹灰機。該抹灰機包括立柱、橫梁、底座、與灰斗一體成形的內設傳動機構的外殼,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橫梁架設在立柱上,傳動機構帶動外殼沿立柱上下移動并配合一鏈輪傳動機構帶動灰斗內的攪拌片轉動,其中,灰斗的側壁上設有可插入擋灰片的通槽。該抹灰機能控制墻面抹灰寬度,對墻面陰角抹灰效果好,固定方便,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抹灰效率。
文檔編號E04F21/02GK2835436SQ20052003066
公開日2006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6日
發明者王秀珍 申請人:王秀珍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