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
背景技術:
目前,在砌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在兩砌體相接處節點處易發生開裂,嚴重影響后期抹灰質量。為解決這一質量問題,在相交砌體處設置連接件,使得兩道相交墻體既能在允許范圍發生位移又能加強兩道墻體的連接作用,從而達到兩砌體相接處節點處不再發生開裂,保障后期抹灰質量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砌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在兩砌體相接處節點處易發生開裂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包括兩根連接桿和兩塊連接板,連接桿包括兩端的連接部和中間的折彎部,連接板包括連接面和位于連接面兩側的卷槽,連接部位于卷槽內,連接部與卷槽壓緊連接壓緊連接,兩根連接桿各自所在平面之間相互平行,兩塊連接板各自所在平面之間相互垂直,連接板上設有2個鉚釘預留孔。
優選的,連接面長寬分別為200mm和25mm。
優選的,連接桿中間的折彎部為圓弧形,圓弧外徑為20~40mm,圓弧的圓心角為90度。
優選的,連接桿兩端的連接部長度均為200mm。
優選的,鉚釘預留孔位于連接板中軸線上且兩個鉚釘預留孔連接線與卷槽平行。
優選的,鉚釘預留孔直徑為6~8mm。
優選的,連接板上還設有2個備用孔位于鉚釘預留孔連接線同軸外側。
優選的,連接桿兩端設有螺紋孔。
優選的,螺紋孔上設有調節螺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使得兩道相交墻體既能在允許范圍發生位移又能加強兩道墻體的連接作用,從而達到兩砌體相接處節點處不再發生開裂,保障后期抹灰質量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中一種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另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的。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中另一種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在連接尺寸大的砌塊砌筑時現場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在連接尺寸小的砌塊砌筑時現場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板,11.連接面,12.卷槽,13.鉚釘孔,14.備用孔,2.連接桿,21.連接部,22.折彎部,23.螺紋孔,24.調節螺栓,3.混凝土,4.薄壁擠塑板,5.膠封靠桿,6.墻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如圖1、圖2和圖5所示:包括包括兩根連接桿2和兩塊連接板1,連接桿2包括兩端的連接部21和中間的折彎部22,連接板1包括連接面11和位于連接面兩側的卷槽12,連接部21位于卷槽12內,連接部21與卷槽12壓緊連接壓緊連接,兩根連接桿2各自所在平面之間相互平行,兩塊連接板1各自所在平面之間相互垂直,連接板1上設有2個鉚釘預留孔13;
連接面11長寬分別為200mm和25mm;連接桿2中間的折彎部22為圓弧的圓心角為90度的圓弧形,圓弧外徑為20mm;連接桿2兩端的連接部21長度均為200mm;鉚釘預留孔13位于連接板1中軸線上且兩個鉚釘預留孔13連接線與卷槽12平行;鉚釘預留孔13直徑為6mm;連接板1上還設有2個備用孔14位于鉚釘預留孔13連接線同軸外側。
實施例二
一種墻體砌筑連接件,如圖3至圖5所示:包括包括兩根連接桿2和兩塊連接板1,連接桿2包括兩端的連接部21和中間的折彎部22,連接板1包括連接面11和位于連接面兩側的卷槽12,連接部21位于卷槽12內,連接部21與卷槽12壓緊連接壓緊連接,兩根連接桿2各自所在平面之間相互平行,兩塊連接板1各自所在平面之間相互垂直,連接板1上設有2個鉚釘預留孔13;
連接面11長寬分別為200mm和25mm;連接桿2中間的折彎部22為圓弧的圓心角為90度的圓弧形,圓弧外徑為40mm;連接桿2兩端的連接部21長度均為200mm;鉚釘預留孔13位于連接板1中軸線上且兩個鉚釘預留孔13連接線與卷槽12平行;鉚釘預留孔13直徑為8mm。連接板1上還設有2個備用孔14位于鉚釘預留孔13連接線同軸外側;連接桿2兩端設有螺紋孔23;螺紋孔23上設有調節螺母24。。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采用如圖6和圖7所示兩種不同的方式將兩個相交的砌體結構進行連接。
A、對于尺寸大的砌塊砌筑連接件采取如圖6所示的方式進行錨固。一端放入空心磚的孔中,一端插入鉚釘,然后灌實混凝土。相交的兩個墻體之間放置薄壁擠塑板4,薄壁擠塑板4兩端使用金屬靠桿膠封5。
B、對于尺寸小的砌塊砌筑連接件采取如圖7所示的方式進行錨固,連接件兩端分別錨固到兩道墻體6上,相交的兩個墻體之間放置薄壁擠塑板4,薄壁擠塑板4兩端使用金屬靠桿膠封5,本連接方式同樣適用于墻體6砌筑一端時間后,相交的墻體后砌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