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防積水帳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防積水帳篷。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野外活動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的活動,因此野外活動必不可少的帳篷就越來越得到了大家的青睞。帳篷,其包括一個折疊帳篷架、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之上的帳篷布、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的雨篷架及一個縫接于帳篷布的雨篷布,雨篷布聯接于雨篷架上。該帳篷會存在有如下的不足之處下雨時,在雨水重量的作用下,雨篷布處會積有大量的水。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帳篷的雨篷布會積有大量的水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防積水帳篷,其可以使雨篷布的水快速下泄,進而防止在雨篷布積水。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防積水帳篷,其包括一個折疊帳篷架、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之上的帳篷布、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的雨篷架及一個縫接于帳篷布的雨篷布,雨篷布聯接于雨篷架上,所述雨篷布至少開有一個漏水通孔,每一個漏水通孔下都匹配有一塊不可漏水的導水布帶,導水布帶的兩個側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的兩個側邊緣。
所述各導水布帶分別形成一個導水道,每個導水道上都設有一個可向下泄水的泄水開口。
所述各漏水通孔中均設有網紗,各網紗的外周緣分別縫接于對應的漏水通孔的內周緣。
所述各漏水通孔均為長條狀。
所述導水布帶的長度大于漏水通孔的長度。
所述雨篷布位于帳篷門之前之上,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雨布,兩個雨布均至少具有第一縫接邊、第二縫接邊和位于外側邊緣的第三邊,兩個第一縫接邊均縫接于帳篷布,兩個第二縫接邊相縫接;兩個雨布上分別開設有一個漏水通孔,漏水通孔開設于靠近于第三邊的位置上。
所述雨篷布位于帳篷門之前之上,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雨布,兩個雨布均至少具有第一縫接邊、第二縫接邊和第三邊,兩個第一縫接邊均縫接于帳篷布,兩個第二縫接邊相縫接;每個雨布上均至少開設有一個平行于第二縫接邊的漏水通孔。
所述雨布為類三角形狀、類四邊形狀、類五邊形狀或類六邊形狀。
所述各漏水通孔均為水平的長條狀。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導水布帶的兩個側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的兩個側邊緣,則下雨時,雨篷布上的水在漏水通孔處下泄,并通過導水布帶往下排水,則可完全防止在雨篷布上積水,又可防止水泄在雨篷布正下方處;其二,導水布帶形成一個導水道,導水道設有泄水開口,雨篷布上的水從泄水開口往下泄水,則根據泄水開口的開口位置可控制雨篷布上的水往哪兒下泄;在該泄水開口下可設一個積水桶,其用于收集生活用水;其三,每個雨布上均至少開設有一個平行于第二縫接邊的漏水通孔,則可完全防止在雨篷布積水;其四,漏水通孔開設于靠近于第三邊的位置上,則可完全防止在雨篷布積水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帳篷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處剖視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帳篷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一種可防積水帳篷,如圖1、2所示,包括一個折疊帳篷架1、一個帳篷布2、一個雨篷架3及一個雨篷布4。帳篷布2聯接于折疊帳篷架1之上;雨篷架3聯接于折疊帳篷架1;雨篷布4縫接于帳篷布2,并聯接于雨篷架3上。
折疊帳篷架1和雨篷架3由若干根彈性桿聯接組成,其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進一步的描述。
帳篷布2上開設有可封閉的帳篷門21、兩個通風窗口。帳篷門21開設于帳篷布2的前面;兩個通風窗口分別開設于帳篷布2的左右兩側。每一個通風窗口內均設有通風網紗。帳篷布2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進一步的描述。
雨篷布4位于帳篷門21之前之上,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類三角的雨布41,兩個雨布41均至少具有第一縫接邊、第二縫接邊和第三邊,兩個雨布41的第一縫接邊均縫接于帳篷布4,兩個雨布41的第二縫接邊相縫接。
每個雨布41上均開設有兩個水平的長條狀的漏水通孔5,兩個漏水通孔5都平行于第二縫接邊。每一個漏水通孔5中都設有一個網紗6,各網紗6的外周緣分別縫接于對應的漏水通孔5的內周緣。每一個漏水通孔5下都匹配有一塊不可漏水的導水布帶7,導水布帶7的兩個側邊緣、后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5的兩個側邊緣及后邊緣;則各導水布帶7分別形成一個導水道;由于導水布帶7的前邊緣和漏水通孔5的前邊緣不連接,則每個導水道前開口成為一個可泄水的泄水開口。在該泄水開口下可設一個積水桶,其用于收集生活用水。導水布帶7的長度大于漏水通孔5的長度。
兩個雨布41對稱設置實施例二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所示,每個雨布41上均至少開設有一個長條狀的漏水通孔5,漏水通孔5開設于靠近于第三邊的位置上。每一個漏水通孔5中都設有網紗6,各網紗6的外周緣分別縫接于對應的漏水通孔5的內周緣;每一個漏水通孔5下都匹配有一塊不可漏水的導水布帶7,導水布帶7的兩個側邊緣、上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5的兩個側邊緣及上邊緣,則各導水布帶7分別形成一個導水道;由于導水布帶7的下邊緣和漏水通孔5的下邊緣不連接,則每個導水道前開口成為一個可泄水的泄水開口。在該泄水開口下可設一個積水桶,其用于收集生活用水。導水布帶7的長度大于漏水通孔5的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防積水帳篷,其包括一個折疊帳篷架、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之上的帳篷布、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的雨篷架及一個縫接于帳篷布的雨篷布,雨篷布聯接于雨篷架上,其特征是所述雨篷布至少開有一個漏水通孔,每一個漏水通孔下都匹配有一塊不可漏水的導水布帶,導水布帶的兩個側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的兩個側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各導水布帶分別形成一個導水道,每個導水道上都設有一個可向下泄水的泄水開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各漏水通孔中均設有網紗,各網紗的外周緣分別縫接于對應的漏水通孔的內周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各漏水通孔均為長條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導水布帶的長度大于漏水通孔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雨篷布位于帳篷門之前之上,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雨布,兩個雨布均至少具有第一縫接邊、第二縫接邊和位于外側邊緣的第三邊,兩個第一縫接邊均縫接于帳篷布,兩個第二縫接邊相縫接;兩個雨布上分別開設有一個漏水通孔,漏水通孔開設于靠近于第三邊的位置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雨篷布位于帳篷門之前之上,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雨布,兩個雨布均至少具有第一縫接邊、第二縫接邊和第三邊,兩個第一縫接邊均縫接于帳篷布,兩個第二縫接邊相縫接;每個雨布上均至少開設有一個平行于第二縫接邊的漏水通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雨布為類三角形狀、類四邊形狀、類五邊形狀或類六邊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雨布為類三角形狀、類四邊形狀、類五邊形狀或類六邊形狀。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防積水帳篷,其特征是所述各漏水通孔均為水平的長條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防積水帳篷,其包括一個折疊帳篷架、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之上的帳篷布、一個聯接于折疊帳篷架的雨篷架及一個縫接于帳篷布的雨篷布,雨篷布聯接于雨篷架上,所述雨篷布至少開有一個漏水通孔,每一個漏水通孔下都匹配有一塊不可漏水的導水布帶,導水布帶的兩個側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的兩個側邊緣。導水布帶的兩個側邊緣分別連接于漏水通孔的兩個側邊緣,則下雨時,雨篷布上的水在漏水通孔處下泄,并通過導水布帶往下排水,則可完全防止在雨篷布上積水,又可防止水泄在雨篷布正下方處。
文檔編號E04H15/34GK2841857SQ20052008659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5日
發明者安托尼, 李弼烈 申請人:廈門進雄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