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種超早強的混凝土材料。
背景技術:
目前混凝土建筑中常用的普通商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40,一般養護期28天,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抗壓強度,其初凝時間為10小時左右,終凝時間為15小時左右。
但在一些因各種原因出現損壞需要加固補強的工程項目中,為了減少對生產和使用的影響,往往需要短時間達到一定強度的建筑材料。
例如上海寶鋼2050熱軋廠主軋線輥道設備底梁及基礎由于常年承受主軋線板坯軋制的高沖擊荷載,底梁和基礎一直發生竄動、跳動現象,且底梁和基礎長期受高溫和冷卻水的循環侵蝕,混凝土結構受損嚴重。這樣在不影響生產、無正常混凝土養護期的情況下,就必須采用超早強混凝土,設置混凝土大梁。
發明內容
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建筑材料,在4小時內抗壓強度≥20Mpa,且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不低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指標。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組成及配方如下水泥∶砂∶碎石∶減水劑∶酸∶堿∶自來水=100∶110-130∶105-1 15∶(1.65-3.3)∶(0.066-0.099)∶(0.066-0.099)∶(28-30),以上為重量比。
所述水泥為鋁酸鹽水泥。
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徑≤40mm。
所述減水劑的減水率≥15%。減水劑選自混凝土減水劑。
所述的酸為檸檬酸。
所述的堿為碳酸鋰。
將水泥、砂、碎石、減水劑、酸、堿及自來水按上述配比進行混合并充分攪拌即制得本發明的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
超早強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的對比表格
本發明通過在混凝土配方中加入減水劑及酸和堿,使制得的混凝土在4小時內抗壓強度≥20Mpa,且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指標。超早強混凝土主要用于道路、工程搶修等,為在建或已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便利。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是如何實現的實施例1將鋁酸鹽水泥(拉法基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檸檬酸、碳酸鋰及自來水按如下重量配比進行混合攪拌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F10∶檸檬酸∶碳酸鋰∶自來水=100∶120∶110∶1.65∶0.066∶0.066∶28.6,制得本發明的超早強混凝土材料。
實施例2將鋁酸鹽水泥(拉法基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檸檬酸、碳酸鋰及自來水按如下重量配比進行混合攪拌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F10∶檸檬酸∶碳酸鋰∶自來水=100∶110∶105∶2.5∶0.082∶0.082∶29,制得本發明的超早強混凝土材料。
實施例3將鋁酸鹽水泥(拉法基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檸檬酸、碳酸鋰及自來水按如下重量配比進行混合攪拌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F10∶檸檬酸∶碳酸鋰∶自來水=100∶130∶115∶3.3∶0.099∶0.099∶30,制得本發明的超早強混凝土材料。
實施例4將鋁酸鹽水泥(拉法基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檸檬酸、碳酸鋰及自來水按如下重量配比進行混合攪拌水泥∶河砂∶碎石∶減水劑F10∶檸檬酸∶碳酸鋰∶自來水=100∶125∶112∶2∶0.099∶0.099∶28.5,制得本發明的超早強混凝土材料。
將本發明制得的超早強混凝土分三次在寶鋼2050熱軋廠的搶修工程中應用,超早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4小時內達到20MPa,同時各項性能指標超達同等級混凝土的指標。
權利要求
1.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組成及配方如下水泥∶砂∶碎石∶減水劑∶酸∶堿∶自來水=100∶110-130∶105-115∶(1.65-3.3)∶(0.066-0.099)∶(0.066-0.099)∶(28-30),以上為重量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為鋁酸鹽水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徑≤4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水劑的減水率≥1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水劑選自混凝土減水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為檸檬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為碳酸鋰。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4小時超早強混凝土材料,其組成及配方為水泥∶砂∶碎石∶減水劑∶酸∶堿∶自來水=100∶110-130∶105-115∶(1.65-3.3)∶(0.066-0.099)∶(0.066-0.099)∶(28-30),為重量比,本發明通過在混凝土配方中加入減水劑及酸和堿,使制得的混凝土在4小時內抗壓強度≥20MPa,且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指標,主要用于道路、工程搶修等,為在建或已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便利。
文檔編號C04B24/04GK101041579SQ20061002491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1日
發明者包朝亮, 張立華, 劉云蓉, 徐晨陽, 廖建平, 趙智勇 申請人:上海寶冶工程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