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節能鋪設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鋪設新工藝, 一種節能鋪設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地面采暖行業,采暖系統施工時所使用的鋪設方法存在的缺點是施工強度大、 施工工藝煩瑣,由于填充層較厚,從而加大了樓體重量,更容易使建筑產生二次加壓、也不 利于熱量傳導、導致熱利用率大大降低,而且施工時存在著二次三次施工、發熱體容易造成 不同程度的損傷,整個系統施工完成后不利于后期維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能鋪設法,其優勢在于施工簡單、易操作、裝飾層和發熱 層施工一次完成,由于發熱體和裝飾層直接接觸,從而便于維護、升溫更快(與以往的鋪設 方法相比,升溫時間縮短了5倍以上)、熱利用率更高(與以往的鋪設方法相比熱力用率提升 了兩倍以上)、更節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即開即用的地板釆暖方式,填補了釆暖行業的一項空白。
1、 施工簡單
本發明專利與以往地面供暖系統的鋪設方法相比,具有結構層次簡單、裝飾層和發熱層 施工一次完成、有效地杜絕了多次施工時易造成發熱體損傷等麻煩、減少了煩瑣的施工工序, 填充層采用的是聚氨酯發泡或發泡水泥等重量較輕的粘接、填充絕熱材料,有效地減輕了樓 體構件的重量,同時也保證了裝飾層的強度。
2、 便于維護
本發明專利的施工工藝是將發熱體和裝飾層直接接觸,即使由于人為原因或不可抗拒的 因素致使發熱體造成損傷,揭開裝飾層便可以進行產品維護,改變了以往采暖鋪設方法,將 發熱體埋設于水泥沙漿層之下,而且水泥沙漿層和地磚的厚度一般在5cm以上,不易進行產
品維護, 一但發熱體受到損壞,維修起來非常麻煩,更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重新安裝。
3、 升溫更快
本發明專利的施工工藝是將發熱體和裝飾層直接接觸,升溫時間與以往的采暖鋪設方法 相比升溫時間縮短了5倍以上,升溫時間更快,使用時更節能。
4、 熱利用率更高
本發明專利的施工工藝是將發熱體和裝飾層直接接觸,縮短了升溫時間,同時也提升了
地面溫度,熱利用率提升了兩倍以上,同時避免了熱量傳遞時的能量損失,有效地杜絕了能 量損失帶來得浪費。
5、即開即用
本發明專利的施工工藝是將發熱體和裝飾層直接接觸,啟動地板采暖系統后在很短時間 內就能達到正常的采暖溫度,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即開即用的地板采暖,填補了采暖行業的
一項空白。
本發明的附圖有-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案的截面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案的截面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案的截面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案的截面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整體結構包括原始層(1)、支件(2)、填充層(3)、發熱體(4)、裝飾層(5);
將支件(2)的一端設置在原始層(1)內部,將支件的另一端與裝飾層(5)相連接,發熱體 (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
圖1給出的第一種結構,發熱體(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 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所述的發熱體是固定、粘接在金屬網片或非金屬網片表面,圖中 標出的6為金屬網片或非金屬網片。
圖2給出的第二種結構,發熱體(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 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所述的發熱體(4)是固定或粘接在裝飾層表面,圖中標出的6 為金屬粘接層或非金屬粘接層。
圖3給出的第三種結構,發熱體(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 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所述的發熱體(4)是固定或粘接在片狀金屬結構層或非金屬結 構層表面,圖中標出的6為片狀的金屬結構層或非金屬結構層,圖中標出的7為金屬粘接層 或非金屬粘接層。
圖4給出的第四種結構,發熱體(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 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所述的發熱體(4)是具有外絕緣層的片狀金屬發熱體或非金屬 發熱體組成的結構層
權利要求
1、一種節能鋪設法,包括原始層(1)、支件(2)、填充層(3)、發熱體(4)、裝飾層(5);將支件(2)的一端設置在原始層(1)內部,將支件的另一端與裝飾層(5)相連接,發熱體(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始層(1)為水泥沙漿層、 瓷磚、大理石、裝飾層或建筑結構層。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件(2)為金屬材質或非金 屬材質結構,可以是一體或是可以拆裝組合的金屬材質結構或非金屬材質結構。
4、 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件(2)設置在原始層(1) 內部,支件(2)和原始層(1)之間采用鑲嵌、預埋、粘接或固定。
5、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件(2)設置在裝飾層(5) 的表面,支件(2)和裝飾層(1)之間采用粘接或固定。
6、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層(3)為發泡水泥、聚 氨酯發泡材料或輕型粘接、填充材料。
7、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熱體(4)是有外包覆絕緣 層的金屬發熱材料或非金屬發熱材料。
8、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熱體(4)是由單獨的發熱 體粘接、固定在裝飾層表面組成的結構層或是由粘接、固定在金屬網片、非金屬網片或反射 膜上的發熱體組成的結構層。
9、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鋪設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飾層(5)為瓷磚、大理石 或裝飾結構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述的節能鋪設法,包括原始層(1)、支件(2)、填充層(3)、發熱體(4)、裝飾層(5);將支件(2)的一端設置在原始層(1)內部,將另一端與裝飾層(5)相連接,發熱體(4)設置在原始層(1)和裝飾層(5)之間,發熱體(4)設置在裝飾層(5)的表面。本發明所取得的積極效果在于本發明具有施工簡單、易操作、裝飾層和發熱層施工一次完成,由于發熱體和裝飾層直接接觸,從而便于維護、升溫更快(與以往的鋪設方法相比升溫時間縮短了5倍以上)、熱利用率更高(與以往的鋪設方法相比熱力用率提升了兩倍以上)、更節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即開即用的地板采暖方式,填補了采暖行業的一項空白。
文檔編號E04F15/00GK101168996SQ200610150660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23日
發明者康建民 申請人:康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