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帳篷架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帳篷,尤指一種帳篷架桿。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常見的帳篷結構如圖1所示,其架桿由若干柱桿1′支撐,在相鄰兩柱桿1′的上端之間樞接有若干交叉支撐桿組2′,在整個架桿的頂部還設有頂部支撐桿組3′,之后再于架桿外罩設篷布4′,即構成一完整的帳篷。
然而,由于現有帳篷架桿的頂部支撐桿組3′系由一頂部固定件31′上樞接若干可折疊的撐桿32′組成,各撐桿32′的另一端再放射性的樞接于各柱桿1′的頂端,這種結構令帳篷的最高點位于頂部固定件31′,這樣,當將篷布4′罩于其上時,帳篷頂部即構成錐狀體,整個帳篷頂部的承重自然落到了錐狀體的鄰邊上,也就是說,篷頂受力點位于各撐桿32′的中部(如圖中箭頭所示),而撐桿32′為了便于收折,其均設置為中部可向下彎折的兩段桿,兩桿之間設有連接件33′,因此篷頂重量實際上正好下壓于頂部支撐桿組3′中最薄弱的環節,而在長期承重下撐桿易變形、連接件易損壞,從而影響使用壽命,當承重過大時易向下彎折而令帳篷塌陷。
此外,錐狀篷頂的三角形側邊的中腹部極易積存雨水或積雪,這樣更加重了整個篷頂乃至整個架桿的負擔,也極易令篷布破裂,同樣會影響壽命,再者尖錐狀的篷頂也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帳篷架桿,其可減少頂部撐桿的承受力,且篷頂不易積水或積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帳篷架體,其由若干柱桿支撐,在相鄰兩柱桿的上端之間樞接有若干交叉支撐桿組,在整個架桿的頂部還設有頂部支撐桿組,該頂部支撐桿組主要包括一頂中棒及若干可折疊的撐桿,在頂中棒上滑設有一滑動座,上述各撐桿的一端樞接于該滑動座上,各撐桿的另一端則放射性的樞接于各柱桿的頂端,另外,在頂中棒的底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與各撐桿之間樞接有一用以將頂中棒支起的支撐桿。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實用新型以一具有一定長度的頂中棒代替原有的頂部固定件,這樣,帳篷最高點即頂中棒的頂端高度明顯高于現有帳篷,因此當將篷布罩于其上時,篷布不再與撐桿接觸,篷頂的受力點也改在篷頂中心點及各柱桿的頂端,也就是說各撐桿不再直接承重,從而不會因承重過大而變形,進而保證其使用壽命。此外,由于篷頂受力點的改變,使帳篷頂部的篷布撐開后大致呈半圓形,不僅外形美觀,且不易積水或積雪,從而增加帳篷的壽命。
再者,由于撐起的帳篷最高點被抬高,使帳篷內部空間變大,而帳篷在收折時,其頂中棒在各支撐桿的帶動下向下滑縮,因此并不會增加帳篷收折后的體積。
圖1是現有帳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半收動作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收折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帳篷架桿主要結構與現有技術相同,也由若干柱桿1支撐,在相鄰兩柱桿1的上端之間樞接有若干交叉支撐桿組2,在整個架桿的頂部還設有頂部支撐桿組3,然后再于架桿外罩設篷布4,即構成一完整的帳篷。
本實用新型所不同是所述的頂部支撐桿組3主要包括一頂中棒31及若干可折疊的撐桿32,在頂中棒31上滑設有一滑動座33,上述各撐桿32的一端樞接于該滑動座33上,各撐桿32的另一端則放射性的樞接于各柱桿1的頂端,另外,在頂中棒31的底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34,該固定座34與各撐桿32之間樞接有一支撐桿35,用以將頂中棒31支起。
這樣,帳篷的最高點位于頂中棒31的頂端,其高度明顯較現有帳篷的頂部固定件高,因此當將篷布4罩于其上時,篷布4不再與撐桿32接觸,篷頂的受力點也改在篷頂中心點及各柱桿1的頂端(如圖中箭頭所示),也就是說各撐桿32不再直接承重,從而不會因承重過大而變形,進而保證其使用壽命。此外,由于篷頂受力點的改變,使帳篷頂部的篷布撐開后大致呈半圓形,不僅外形美觀,且不易積水或積雪,從而增加帳篷的壽命。
再者,由于撐起的帳篷最高點被抬高,使帳篷內部空間變大,而帳篷在收折時,如圖3、4所示,其頂中棒31在各支撐桿35的帶動下向下滑縮,因此并不會增加帳篷收折后的體積。
權利要求1.一種帳篷架桿,其由若干柱桿支撐,在相鄰兩柱桿的上端之間樞接有若干交叉支撐桿組,在整個架桿的頂部還設有頂部支撐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支撐桿組主要包括一頂中棒及若干可折疊的撐桿,在頂中棒上滑設有一滑動座,上述各撐桿的一端樞接于該滑動座上,各撐桿的另一端則放射性的樞接于各柱桿的頂端,另外,在頂中棒的底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與各撐桿之間樞接有一用以將頂中棒支起的支撐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帳篷架體,其由若干柱桿支撐,在相鄰兩柱桿的上端之間樞接有若干交叉支撐桿組,在整個架桿的頂部還設有頂部支撐桿組,該頂部支撐桿組主要包括一頂中棒及若干可折疊的撐桿,在頂中棒上滑設有一滑動座,上述各撐桿的一端樞接于該滑動座上,各撐桿的另一端則放射性的樞接于各柱桿的頂端,另外,在頂中棒的底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與各撐桿之間樞接有一用以將頂中棒支起的支撐桿。由于頂中棒具有一定長度,其可抬高帳篷中部最高點,改變篷頂受力,從而減少撐桿的承重,增加其使用壽命,此外,篷頂的篷布被撐起后,大致呈半圓形,因此不易積水或積雪。
文檔編號E04H15/48GK2918648SQ20062006045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3日
發明者崔寬峻 申請人:廈門革新金屬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