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防震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20987閱讀:36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防震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磚,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防震磚。
背景技術
通常的建筑用磚為大致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紅磚、水泥磚或煤渣磚,將這樣的磚累 搭起來形成建筑物的墻體,此時,相鄰磚用粘性泥漿或水泥漿等相互粘接來構筑墻體, 以增強墻體的整體性,使用該類磚所構建的墻體的不足之處是防震性能較差;而且即使 是熟練的建筑工人,在施工時,仍需要采用鉛垂裝置,以確保所搭建的墻體的垂直度, 因此,對于建筑工人的要求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普通磚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 具有可降低建筑工人專業水平的要求且具有較強防震性能的防震磚。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普通磚磚體的上與下、前與后、左與右三組對面中, 至少有一組對面的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對凹槽及凸柱。
當兩磚體粘結在一起時,其粘有粘性泥土或水泥沙漿等粘結物的凸柱置入另一磚體 對應面對應位置的凹槽中,通過凸柱柱面與凹槽柱面及凹槽所在的平面與凸柱所在的平 面的粘結,使其磚體間無法移動,從而增強了整座墻體的防震性能。同時,由于凹槽及 凸柱分別設置于一組對面的對應位置上,故只需將對應位置的凹槽與對應位置的凸柱對 準即可,故降低了對建筑工人專業水平的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1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2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3的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4的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5的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6的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7的立體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8的立體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9的立體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10的立體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震磚實施例11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實施例1
詳見圖1,圖中,l為正方體磚體,貫穿磚體1的上下平面有過孔5,因此,整個 磚體為空心結構,磚體上平面中間位置向上設置有一凸柱21,凸柱21的形狀為長方體; 磚體下平面中間位置向上設置有一凹槽22,凹槽22的形狀為長方體;凸柱與凹槽的方 向都為左右向,凸柱21的長、寬、高尺寸均比凹槽22對應的長、寬、高尺寸略小,故 凸柱可完全置入另一塊磚的凹槽中。建筑時,在向上砌墻的情況下,只需始終保證凸柱 置凹槽中,且上磚體的下平面與下磚體的上平面粘結,即可形成一體化的墻體,達到優 良的防震效果,當然上下層間的磚可以錯位砌,這樣,防震效果更佳,由于磚的凸柱與 凹槽尺寸的限制,故任何建筑施工工人只需保證凸柱置入凹槽,即可確保墻面的垂直度 在要求的范圍內,故降低了對建筑工人專業水平的要求。 實施例2
詳見圖2,圖中,l為長方體磚體,磚體l為實心結構,磚體上平面中間位置向上 設置有一凸柱21,凸柱21的形狀為長方體;磚體下平面中間位置向上設置有一凹槽22, 凹槽22的形狀為長方體;凸柱21與凹槽22的方向都為前后向,凸柱21的長、寬、高 尺寸均比凹槽22對應的長、寬、高尺寸略小,故凸柱21可完全置入另一塊磚的凹槽 22中。磚體左平面中間位置向左設置有一凸柱31,凸柱31的形狀為長方體;磚體右平面中間位置向左設置有一凹槽32,凹槽32的形狀為長方體;凸柱31與凹槽32的方向 都為前后向,凸柱31的長、寬、高尺寸均比凹槽32對應的長、寬、高尺寸略小,故凸 柱31可完全置入另一塊磚的凹槽32中。建筑時,在向上砌墻的情況下,只需始終保證 凸柱21置凹槽22中,且上磚體的下平面與下磚體的上平面粘結,即可形成一體化的墻 體,達到優良的防震效果。當然對于同一層間,還可通過相鄰磚之間凸柱31與凹槽32 的配合,達到更優的防震效果。 實施例3
詳見圖3,基本同實施例2,只是將上下平面凸柱21與凹槽22的方向都更改為左 右向。 實施例4
詳見圖4,基本同實施例2,只是將上平面凸柱21的形狀更改為了三棱柱,下平面 凹槽22的形狀更改為了三棱柱。 實施例5
詳見圖5,基本同實施例3,只是將上平面凸柱21的形狀更改為了弓形柱,下平面 凹槽22的形狀更改為了弓形柱;將左平面凸柱31的形狀更改為了梯形柱,右平面凹槽 32的形狀也更改為了梯形柱。 實施例6
詳見圖6,基本同實施例3,只是將左平面凸柱31的形狀更改為了半圓柱,右平面 凹槽32的形狀也更改為了半圓柱,同時將凸柱31及凹槽32的位置都向上平面方向移 動了 1/6的高度。 實施例7
詳見圖7,基本同實施例2,只是將上平面上設置了二個凸柱21,對應地在下平面 上設置了二個凹槽22,這樣,使上下磚塊之間的定位更加準確,同樣,對于平時的堆 放也更加容易。 實施例8
詳見圖8,基本同實施例7,只是將上下平面上設置的凸柱21及凹槽22的方向更改成了左右向。 實施例9
詳見圖9,基本同實施例7,只是將上平面上設置了三個凸柱21,對應地在下平面 上設置了三個凹槽22 實施例IO
詳見圖10,基本同實施例8,只是將上平面上設置了三個凸柱21,對應地在下平 面上設置了三個凹槽22。 實施例11
詳見圖11,基本同實施例8,只是在前平面上多設置了一個長方凸柱41,對應地 在后平面上設置了一個長方體凹槽42,凸柱41與凹槽42的方向都為左右向,且均在 前后平面的中間位置,且都未貫穿至左右平面。
上述任一實施實例中,凸柱的形狀不局限于列舉的情況,可為長方體、正方體、圓 柱體、三棱柱、半圓柱等只要是能夠增加磚體體積的形狀。
上述任一實施實例中,凹槽的形狀不局限于列舉的情況,可為長方體、正方體、圓 柱體、三棱柱、半圓柱等只要是能夠減少磚體體積的形狀。
上述任一實施實例中,對應的對面上分別設置的凹槽和凸柱, 一對應面上對應位置 上的凸柱能夠完全置入另一對應面上對應位置上的凹槽中。
上述任一實施實例中,對應的對面上分別設置的凹槽和凸柱,不局限于1對、2對、 3對,多對時,也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上述任一實施實例中,對應的對面上分別設置的凹槽和凸柱, 一個面上同時設置凹 槽和凸柱,也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上述任一實施實例中,對應的對面上分別設置的凹槽和凸柱, 一個面上設置的凹槽 數量多于另一個對應面上設置的凸柱數量的磚體,也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然,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防震磚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實例,對于稍作無任何創 造性的改進仍應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防震磚,由長方形或正方體磚體構成,其特征在于在磚體的上與下、前與后、左與右三組對面中,至少有一組對面的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對凹槽及凸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為長方體、正 方體、圓柱體、三棱柱等只要是能夠減少磚體體積的形狀。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柱為長方體、正 方體、圓柱體、三棱柱等只要是能夠增加磚體體積的形狀。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面上分別設置的 凹槽和凸柱, 一對應面上對應位置上的凸柱能夠完全置入另一對應面上對 應位置上的凹槽中。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磚,其特征在于對應的對面上分別設置的 凹槽和凸柱, 一個面上設置的凹槽數量多于另一個對應面上設置的凸柱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震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現有普通建筑用磚的防震效果,同時降低對于建筑施工工人技能的要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在普通磚磚體的上與下、前與后、左與右三組對面中,至少有一組對面的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對凹槽及凸柱。當兩磚體粘結在一起時,其粘有粘性泥土或水泥沙漿等粘結物的凸柱置入另一磚體對應面對應位置的凹槽中,通過凸柱柱面與凹槽柱面及凹槽所在的平面與凸柱所在的平面的粘結,使其磚體間無法移動,從而增強了整座墻體的防震性能。同時,建筑施工工人只需將對應位置的凹槽與對應位置的凸柱對準即可,故降低了對建筑工人專業水平的要求。
文檔編號E04B1/98GK201144470SQ20072019460
公開日2008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8日
發明者龔建良 申請人:龔建良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