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表面的裂縫大都是因為收縮而產生的,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剛
剛澆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變干而引起,另一類是因為混凝土硬化時水化熱使混凝
土產生內外溫差而引起。剛剛澆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為外界氣溫較高,空氣中相對濕度
較小,表面蒸發變干,而其內部仍是塑性體,因塑性收縮產生裂縫。這類裂縫通常不連續,且
很少發展到邊緣, 一般呈對角斜線狀,長度不超過30cm,但較嚴重時,裂縫之間也會相互貫
通。對這類裂縫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澆筑時保護好混凝土澆筑面,避免風吹日曬,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要立即將表面加以覆蓋,并及時灑水養生。另外,在混凝土中摻加適量的
引氣劑也有助于減少收縮裂縫。對于較深層的混凝土,在上層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會在自
重作用下不斷沉降。當混凝土開始初凝但未終凝前,如果遇到鋼筋或者模板的連接螺栓等
東西時,這種沉降受到阻撓會立即產生裂縫。特別是當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脫模劑涂刷不均
勻時,模板的摩擦力阻止這種沉降,會在混凝土的垂直表面產生水平裂縫。現有技術中很少
有提及混凝土裂縫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混凝土容易出現裂縫的缺陷,而開發的防治混凝土
表面裂縫的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采用低壓注漿法修補裂縫。 低壓注漿法適用于裂縫寬度為O. 2mm 0. 3mm的混凝土裂縫修補。修補工序如 下裂縫清理_試漏_配制注漿液_壓力注漿_ 二次注漿_清理表面。先在裂縫位置上貼 膠布,再用毛刷沾漿沿裂縫來回涂刷封縫,使裂縫封閉,過一段時間后,揭去膠布條,露出小 縫,粘貼注漿嘴包嚴。固化后周邊可能有裂口,必須反復用漿補上,以避免注漿漏漿。注漿 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進行,若氣溫高的話,半天就可注漿。操作時先用補縫器吸取注漿 液,插入注漿嘴,用手推動補縫器活塞,使漿液通過注漿嘴壓入裂縫,當相鄰的嘴中流出漿 液時,就可拔出補縫器,堵上鋁鉚釘。 一般由上往下注漿,水平縫一般從一端到另一端逐個 注漿。為了保證漿液充滿,在注漿后約半小時可以對每個注漿嘴再次補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裂縫寬度為0. 2mm的混凝土裂縫修補。要在裂縫位置上貼醫用白膠布,再用窄 毛刷沾漿沿裂縫來回涂刷封縫,使裂縫封閉,10分鐘后,揭去膠布條,露出小縫,粘貼注漿嘴 包嚴。注漿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進行,若氣溫高的話,半天就可注漿。操作時先用補縫 器吸取注漿液,插入注漿嘴,用手推動補縫器活塞,使漿液通過注漿嘴壓入裂縫,當相鄰的 嘴中流出漿液時,就可拔出補縫器,堵上鋁鉚釘。由上往下注漿,水平縫一般從一端到另一 端逐個注漿。為了保證漿液充滿,在注漿后約半小時可以對每個注漿嘴再次補漿。
權利要求
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連續步驟裂縫清理-試漏-配制注漿液-壓力注漿-二次注漿-清理表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縫寬度為0. 2mm 0. 3mm。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裂縫位置上貼膠布,再用毛刷沾漿沿裂 縫來回涂刷封縫,使裂縫封閉,過一段時間后,揭去膠布條,露出小縫,粘貼注漿嘴包嚴。固 化后周邊可能有裂口,必須反復用漿補上,以避免注漿漏漿。注漿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 進行,若氣溫高的話,半天就可注漿。操作時先用補縫器吸取注漿液,插入注漿嘴,用手推動 補縫器活塞,使漿液通過注漿嘴壓入裂縫,當相鄰的嘴中流出漿液時,就可拔出補縫器,堵 上鋁鉚釘。 一般由上往下注漿,水平縫一般從一端到另一端逐個注漿。為了保證漿液充滿, 在注漿后約半小時可以對每個注漿嘴再次補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的方法,采用裂縫清理—試漏—配制注漿液—壓力注漿—二次注漿—清理表面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很方便的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
文檔編號E04G23/02GK101736908SQ20081019440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4日
發明者唐益龍 申請人:唐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