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
背景技術:
:硅酸鹽水泥問世以來,以其為基本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尤其是鋼材與混凝土的復合,已成為世界上各種基礎設施必不可少的基本建筑材料,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最高強度只有34.2MPa,各項綜合指標不適應建設大型和超大型結構物,如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及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等建設的需要,后又經發展產生了高強度混凝土,其骨料與水泥基體的過渡區基本消失,耐久性得到明顯的提高,但是隨著高強度混凝土的廣泛應用,暴露一些問題,如抗彎,抗拉強度仍很低,表現為脆性顯著增大,必須通過配筋來增韌,大量配筋給施工澆注帶來困難,而且結構上鋼筋對混凝土收縮約束,會產生拉應力,導致開裂,同時骨料與基體界面薄弱區還會在混凝土內形成缺陷,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高強度混凝土彈性模量越高,開裂和強度倒縮現象越為顯著。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該混凝土中加入了鋼纖維材料,解決了澆注過程中開裂和倒縮現象,具有更好的強度和韌性的綜合性能。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它由下述組份按重量比例配合而成水泥3050份、石英砂30-50份、鋼纖維1530份、水1020份;所述的鋼纖維為鋼筋冷拔制成,經鍍鋅、鍍銅表面處理,直徑為0.10~0.29mm,長度為1024mm。本發明由水泥、石英砂、鋼纖維和水按一定比例在施工現場或混凝土攪拌站混合后進行澆注成型而成。主要是通過摻加鋼纖維,使其亂向分布在混凝土中,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開裂,同時鋼纖維的摻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抗彎強度性能。本發明采用的原材料水泥為42.5強度等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鋼纖維為72A鋼筋冷拔制成,經鍍鋅、鍍銅表面處理,直徑為0.18~0.23mm,長度為1214mm;石英砂選用中砂,細度模數為2.8。本發明上述的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的制備方法,按以下順序進行拌和澆注成型①將水泥加入石英砂進行干拌30秒;②加入鋼纖維,攪拌30秒;③最后加入水,攪拌成混凝土混合料,其攪拌時間為23分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超高強度,高彈性模量,提高了斷裂能,具有高韌性、高耐久性,提高了結構的壽命,不需要配筋,減少工程造價,可用來澆注大跨度的混凝土橋梁、高層建筑支柱、代替鋼材澆注大型的壓力管道等。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本
發明內容提供以下實施例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由水泥、石英砂、鋼纖維和水按一定比例,以如下工藝方法完成先將按配合比設計要求的水泥和石英砂進行干拌30秒,加入鋼纖維,攪拌30秒,最后加入水,攪拌成混凝土混合料,其攪拌時間為23分鐘。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澆注在構件模型中,并進行適當的振搗。制備高強韌性的混凝土,各組份的含量按如下比例配合而成<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上述4項實施例的混凝土拌和物,按本發明提供的攪拌工藝進行攪拌,并進行構件澆注,與高強度混凝土相比具有更高的力學性能。下表是高強度混凝土(HPC)與本發明的兩個規格(RPC200、RPC200)主要力學性能比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組份按重量比例配合而成水泥30~50份、石英砂30~50份、鋼纖維15~30份、水10~20份;所述的鋼纖維為鋼筋冷拔制成,經鍍鋅、鍍銅表面處理,直徑為0.10~0.29mm,長度為10~24mm。全文摘要一種具有高強韌性的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包含的各組份和含量按如下比例配合而成水泥30~50份、石英砂30~50份、鋼纖維2~25份、水10~20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超高強度,高彈性模量,提高了斷裂能,具有高韌性、高耐久性,提高了結構的壽命,不需要配筋,減少工程造價,可用來澆注大跨度的混凝土橋梁、高層建筑支柱、代替鋼材澆注大型的壓力管道等。文檔編號C04B14/48GK101531488SQ200910011240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申請日期2009年4月22日優先權日2009年4月22日發明者安明哲申請人:朱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