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陶瓷薄磚的磚坯制備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磚的制造技術,特別涉及陶瓷薄磚的磚坯制備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陶瓷磚的磚坯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布料、壓制、轉移三大步驟。經過這三大步驟就完 成了將陶瓷粉料壓制成磚坯并且將磚坯從模具中取出的過程。然而,傳統的磚坯制備方法 和制備設備并不能直接用于制備厚度較薄的陶瓷薄磚的磚坯,例如厚度小于6mm的陶瓷薄 磚的磚坯。因為傳統的磚坯制備方法在布料以及磚坯的轉移過程中都存在缺陷,無法滿足 制作陶瓷薄磚坯體的要求。 例如在布料過程中,傳統的磚坯制備方法先用粉料輸出裝置在某一承載體上鋪設 一層厚度及密度均勻的粉料后,再將承載體上的粉料整體推送到液壓機的模具內。這種布 料方法雖然可用于制備普通的陶瓷磚坯體,但是對于陶瓷薄磚坯體則會產生明顯的不良影 響。因為陶瓷薄磚坯體的厚度與面積之比明顯小于普通的陶瓷磚坯體,在布料時對鋪設在 模具內的粉料的厚度及密度的均勻性有更高的要求。上述布料方法在粉料輸出裝置鋪設好 一層厚度均勻的粉料后還要再次移動粉料,在移動過程中對粉料產生擠壓力,難以保持粉 料的均勻性,結果導致壓制完成后的磚坯厚度及密度不均,最終影響陶瓷薄磚的成品質量。
還有一種布料方法是讓一個裝有粉料的料斗從模具的上方經過,在料斗經過模具 上方的時候讓粉料從料斗的底部開口自由掉落到模具的模腔內。這種布料方法雖然能將粉 料直接鋪設到模具內,但是粉料掉落的流量不受控制,因此這種布料方法也不能滿足陶瓷 薄磚坯體對布料均勻性的高要求。 又如在磚坯的轉移過程中,傳統的磚坯制備方法依靠一個推送裝置強行推動磚
坯。這種方法同樣不適用于陶瓷薄磚坯體。因為陶瓷薄磚坯體在壓制過程中受到的壓力比
普通陶瓷磚坯體大,坯體與模芯表面的粘著力也更大,如果強行移動坯體就會使大而薄的
坯體折損。為此,有人提出用吸盤將整個磚坯提起后再移動的方案,但這樣難以保證吸盤吸
力的均勻性,在吸盤提起磚坯的過程中容易導致磚坯局部碎爛,成品率很低。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磚坯制備方法。該方法將陶瓷粉料灑落到一條牽引帶上,
牽引帶從模具的模框與模芯之間穿過,由牽引帶運載粉料到達模具內,在壓制過程中牽引
帶與粉料一起承受壓制力,待粉料壓制成磚坯后,模具的模框向上提起,由牽引帶運載磚坯
離開模具,至此完成布料、壓制、轉移的過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粉料與牽引帶之間,以及磚
坯與牽引帶之間由始至終不發生相對移動,克服了傳統磚坯制備方法的缺點。但是該方法
的缺點是模框與模芯不能完全吻合,在模框與模芯之間必然夾著粉料,因此該方法只能用
于制備薄磚坯,不能用于制備厚度較大的普通陶瓷磚坯,設備利用率低,增加了生產成本,
而且該方法最大的缺點是牽引帶必須承受液壓機的壓制力,使用壽命短,需要經常更換,降
低了生產效率,增加了生產成本。再者,牽引帶從模框與模芯之間穿過,增加了液壓機結構
的復雜性。再有,由于受到牽引帶的阻擋,壓制完成后只能向上提起模框,這樣很容易使磚
坯的邊緣發生破損,降低了成品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制備陶瓷薄磚磚坯的制備方法及設備。 為此,本發明所述的磚坯制備方法依次包括將陶瓷粉料布設到磚坯成型模具內的
布料步驟,將模具內的陶瓷粉料壓制成磚坯的壓制步驟,以及將磚坯從模具中轉移出去的
轉移步驟,其特別之處在于 在所述布料步驟中,由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直接將粉料以均勻的流量灑落在磚 坯成型模具的模芯工作面上,在灑落粉料的同時,沿著平行于模芯工作面的方向勻速地移 動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使粉料將整個模芯工作面完全覆蓋; 在所述轉移步驟中,先令磚坯成型模具的模框相對于模芯向下移動,使磚坯暴露 在模具外,之后再用移送裝置移動磚坯,在移動磚坯的同時,用吸附裝置向上吸附磚坯,但 是吸附裝置對磚坯的吸力并不使磚坯懸離其支撐面,使得磚坯在轉移過程中始終被支撐面 支撐。 本發明所述的磚坯制備設備包括以均勻的流量灑落粉料的粉料輸出裝置,將模具
內的陶瓷粉料壓制成磚坯的液壓機,水平移動磚坯的移送裝置,其特別之處在于 所述的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位于磚坯成型模具的模芯的上方,而且粉料輸出裝
置與一個平移機構連接,平移機構帶動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移動,移動的方向平行于模
芯的工作面; 還包括一個向上吸附磚坯的吸附裝置,吸附裝置與移送裝置連接,或者吸附裝置 與另一個平移機構連接,在吸附裝置對磚坯產生吸力的時候,移送裝置或者平移機構帶動 吸附裝置運動的方向僅限于平行于磚坯平面的方向。
采用本發明設備可實現本發明方法。 與傳統的磚坯制備方法相比,本發明在粉料輸出裝置鋪設好一層厚度均勻的粉料 后不再需要移動粉料,使得鋪設在模芯工作面上的粉料能夠達到較高的均勻性,滿足制造 陶瓷薄磚坯體的要求。另一方面,本發明在轉移磚坯的過程中利用吸附裝置減小磚坯與模 芯表面之間的粘著力,使得磚坯更容易被移動,避免磚坯折損,但本發明并不用吸盤將磚坯 提起,使得磚坯在轉移過程中始終受到支撐面的支撐,避免了因吸盤吸力不均勻造成的磚 還破損。 本發明的優點是從布料和磚坯轉移兩方面對磚坯制備方法作了改進,不但滿足 了制備陶瓷薄磚坯體的要求,而且與采用牽引帶穿過模具的現有技術相比,避免了牽引帶 承受壓制力而帶來的牽引帶使用壽命短等諸多問題,而且無需對液壓機的內部結構進行改 造,更易于實施。再有,本發明既適用于制備厚度較小的薄磚坯,也適用于制備厚度較大的 普通磚坯,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是本發明所述磚坯制備設備的實施例的結構簡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動作過程示意圖;
圖3是粉料輸出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吸附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所示的磚坯制備設備包括一個以均勻的流量灑落粉料的粉料輸出裝置1 (圖 中僅用一個虛線框概括表示),以及水平移動磚坯的移送裝置2(圖中僅用一個虛線框概括 表示)。圖l省去了將模具內的陶瓷粉料壓制成磚坯的液壓機。該磚坯制備設備的特點在 于粉料輸出裝置1的輸出端位于磚坯成型模具的模芯3的上方,而且粉料輸出裝置1與一 個平移機構4連接,平移機構4帶動粉料輸出裝置1的輸出端移動,移動的方向平行于模芯 3的工作面;還包括一個向上吸附磚坯的吸附裝置7,吸附裝置7與另一個平移機構8 (圖中 僅用一個虛線框概括表示)連接,在吸附裝置7對磚坯產生吸力的時候,平移機構8帶動吸 附裝置7運動的方向僅限于平行于磚坯平面的方向。圖1中的粉料輸出裝置1既可以整體 位于模芯3的上方,也可以僅局部位于模芯3的上方。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發明方法的動作過程。首先由粉料輸出裝置1的輸出 端直接將粉料9以均勻的流量灑落在磚坯成型模具的模芯3的工作面上,在灑落粉料的同 時,平移機構4沿著平行于模芯3工作面的方向,即圖1中的箭頭方向,勻速地移動粉料輸 出裝置1的輸出端,使粉料9將整個模芯3的工作面完全覆蓋;為了精確地控制所鋪設的粉 料厚度,可在布完料后用一塊刮板將模芯上的粉料刮平。刮板既可以由移動磚坯的移送裝 置2帶動,也可以由一個專門的裝置來帶動;接著由液壓機將粉料9壓制成磚坯,再由液壓 機帶動模框5相對于模芯3向下移動,使磚坯10暴露在模具外,如圖2所示;接著由另一個 平移機構8帶動吸附裝置7移動到磚坯10的上方,吸附裝置7開始吸氣,使磚坯10受到向 上的吸力但并不懸離模芯3的表面,與此同時,移送裝置2移動磚坯10,使磚坯10從模芯3 的表面經過過渡板11轉移到下一工位的牽引帶12上,實現磚坯的轉移。在磚坯轉移的過 程中,另一個平移機構8帶動吸附裝置7跟隨磚坯10同步移動,磚坯10先后由模芯3、過渡 板11、牽引帶12支撐,磚坯IO始終受到支撐面的支撐。 圖1中的以虛線框概括表示的兩個平移機構4、8,以及移送裝置2、粉料輸出裝置 1都可以從現有的機械機構中選用。例如兩個平移機構4、8以及移送裝置2都可以采用由 油馬達和連桿構成的平移機構,通過油馬達驅動連桿來帶動相應的裝置勻速移動,此外還 可以采用以電機、氣缸作為動力的平移機構;粉料輸出裝置1可采用圖3所示的由料斗13、 滾筒14和循環輸送帶15構成的粉料輸出裝置,這種粉料輸出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勻速 轉動的滾筒14將料斗13內的粉料以均勻的流量灑落到勻速行走的輸送帶15上,再利用勻 速行走的輸送帶15將粉料9以均勻的流量向下鋪灑,每當完成一次布料,整個粉料輸出裝 置暫停運行。用平移機構驅動圖3所示的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勻速移動的方式,既可以 是由平移機構驅動整個粉料輸出裝置(包括料斗13、滾筒14和循環輸送帶15) —起移動, 也可以僅驅動其中的循環輸送帶15整體平移。 本發明所述的吸附裝置可以采用與現有技術相同的裝置,但是其吸附力應較小, 以避免將整個磚坯提起。 圖4示出了吸附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在圖4中,用于吸附磚坯的吸附裝置16是 一個可將整個磚坯10罩住的盒體,盒體頂部帶有多個吸盤17。吸附裝置16直接與移動磚 坯的移送裝置2連接,這樣就省去了圖1中的專門與吸附裝置連接的另一個平移機構8。由 移送裝置2推動吸附裝置16移動,再由吸附裝置16帶動磚坯10移動。與圖1所示實施例一樣,在吸附裝置16對磚坯IO產生吸力的時候,吸附裝置16運動的方向僅限于平行于磚 坯平面的方向。移送裝置2和吸附裝置16可由另一套升降機構(圖中未示出)驅動上下 運動,以便于將吸附裝置16罩在磚坯上,以及使吸附裝置16脫離磚坯。
本發明所述的"令磚坯成型模具的模框相對于模芯向下移動,使磚坯暴露在模具 外"的方式,既可以是模芯靜止、模框向下運動,也可以是模框靜止、模芯向上運動。但是作 為最佳實施方式,應如圖1所示,液壓機具有一個驅動模具的模框5上下運動的升降裝置 6(圖中僅用一個虛線框概括表示)。在液壓機將粉料壓制成磚坯后,模芯3不動,由升降裝 置6驅動模框5向下運動,以此使得磚坯10暴露在模具外。相對于模框靜止而模芯向上運 動的脫模方式,采用模芯靜止而模框向下運動的脫模方式更有利于保護薄磚坯免受破損。 升降裝置6可采用液壓油缸。在圖2中,當磚坯10暴露在模具外之后,可由液壓機的頂出 裝置(圖中未示出)調整模芯3的高度,以使磚坯10的高度適應下一步操作的要求。
權利要求
陶瓷薄磚的磚坯制備方法,依次包括將陶瓷粉料布設到磚坯成型模具內的布料步驟,將模具內的陶瓷粉料壓制成磚坯的壓制步驟,以及將磚坯從模具中轉移出去的轉移步驟,其特征是在所述布料步驟中,由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直接將粉料以均勻的流量灑落在磚坯成型模具的模芯工作面上,在灑落粉料的同時,沿著平行于模芯工作面的方向勻速地移動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使粉料將整個模芯工作面完全覆蓋;在所述轉移步驟中,先令磚坯成型模具的模框相對于模芯向下移動,使磚坯暴露在模具外,之后再用移送裝置移動磚坯,在移動磚坯的同時,用吸附裝置向上吸附磚坯,但是吸附裝置對磚坯的吸力并不使磚坯懸離其支撐面,使得磚坯在轉移過程中始終被支撐面支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薄磚的磚坯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將粉料壓制成磚坯后,磚坯成型模具的模芯不動,模框向下運動,以此使得磚坯暴露在模具外。
3. 陶瓷薄磚的磚坯制備設備,包括以均勻的流量灑落粉料的粉料輸出裝置,將模具內的陶瓷粉料壓制成磚坯的液壓機,水平移動磚坯的移送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位于磚坯成型模具的模芯的上方,而且粉料輸出裝置與一個平移機構連接,平移機構帶動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移動,移動的方向平行于模芯的工作面;還包括一個向上吸附磚坯的吸附裝置,吸附裝置與移送裝置連接,或者吸附裝置與另一個平移機構連接,在吸附裝置對磚坯產生吸力的時候,移送裝置或者平移機構帶動吸附裝置運動的方向僅限于平行于磚坯平面的方向。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薄磚的磚坯制備設備,其特征是所述液壓機具有一個驅動模具的模框上下運動的升降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從布料和磚坯轉移兩方面對磚坯制備方法及設備作了改進。在布料方面,由粉料輸出裝置以均勻的流量將粉料直接灑落在模芯工作面上,在灑落粉料的同時,沿著平行于模芯工作面的方向勻速地移動粉料輸出裝置的輸出端;在磚坯轉移方面,用吸附裝置向上吸附磚坯,但是并不使磚坯懸離其支撐面,使得磚坯在轉移過程中始終被支撐面支撐。本發明不但滿足了制備陶瓷薄磚坯體的要求,而且與采用牽引帶穿過模具的現有技術相比,避免了牽引帶使用壽命短等諸多問題,而且無需對液壓機的內部結構進行改造,更易于實施。再有,本發明既適用于制備厚度較小的薄磚坯,也適用于制備厚度較大的普通磚坯,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8B13/02GK101791819SQ20101013896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6日
發明者王立志, 陳保偉, 韋發彬 申請人:佛山市恒力泰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