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
背景技術:
建筑節能的程度一般在于選用合適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性能,降低使用期間的能耗,還有ー個重要的方面是采用合適的建造方式,降低施工中的能耗。鋼結構被譽為“綠色建筑”,是最符合預制裝配建造的結構形式,具有抗震性能好,自重輕等眾多優點。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是實現國家既定的建筑節能減排目標的ー個有效途徑。在多層鋼結構建筑中,裝配式樓蓋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樓蓋系統的發展是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是否可以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現有技術中,常用于鋼結構的樓蓋系統為壓型鋼板澆筑混凝土,該方法施工簡單,但是造價偏高且現場濕作業比例仍偏高;疊合板由于其施工快速且不需要支模板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混凝土結構中,鋼結構中應用較少。并且在應用于鋼結構 中的疊合板普遍采用的是小跨度、單跨,從而導致吊裝次數較多,施工復雜,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ー種施工方便的鋼結構用
連續疊合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干,包括主梁和次梁,主梁數目為兩根以上,兩根以上的主梁平行排列;每兩根主梁之間設置有次梁;次梁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梁上;次梁數目為兩根以上,平行間隔排列。優選地是,所述的次梁上設置有兩根以上的疊合板,所述兩根以上疊合板平行間隔排列。優選地是,所述的疊合板與次梁通過抗剪栓釘連接。優選地是,次梁設置有抗剪栓釘。優選地是,疊合板設置有通孔,通孔與抗剪栓釘位置相對應。優選地是,所述抗剪栓釘焊接于次梁上。優選地是,所述的主梁、次梁及疊合板預制構件上設置有混凝土層。優選地是,所述主梁與次梁均為鋼梁。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樓蓋,尤其是鋼結構樓蓋。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樓蓋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鋼梁與疊合板的施工エ藝,連接節點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多層立體交叉施工,能夠大大加快施工速度。2、解決了鋼梁-壓型鋼板樓蓋系統造價偏高的問題。3、節省了高空支模エ序和模板,減少了現場混凝土濕作業量。
[0015]圖I是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結構示意圖。圖2是使用本實用新型制造的樓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I所示,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包括主梁I和次梁2。主梁I數目為兩根,兩根主梁I平行排列。兩根主梁I之間設置有次梁2 ;次梁2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梁I上,次梁2數目為兩根以上,平行間隔排列。次梁2設置有多個抗剪栓釘5。主梁I和次梁2均為鋼梁。次梁2上設置有兩根以上的疊合板4,兩根以上疊合板4平行間隔排列。疊合板4上設置有通孔(圖中未示出),至少ー個通孔與其中ー個抗剪栓釘5位置相對應。抗剪栓釘5穿過通孔,將疊合板4與次梁2連接。 圖2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制造的樓蓋的剖視圖。如圖2所示,在疊合板4上鋪設鋼筋,再澆筑混凝土層6,即成為樓蓋。本實用新型中,主梁I、次梁2及疊合板4均可預先制造好后再運輸至エ地安裝,節省了建筑施工時間,減少了施工現場的混凝土濕作業量。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僅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并不構成對權利要求范圍的限制,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其他實質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干,包括主梁和次梁,主梁數目為兩根以上,兩根以上的主梁平行排列;每兩根主梁之間設置有次梁;次梁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梁上;次梁數目為兩根以上,平行間隔排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梁上設置有兩根以上的疊合板,所述兩根以上疊合板平行間隔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疊合板與次梁通過抗剪栓釘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次梁設置有抗剪栓釘。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疊合板設置有通孔,通孔與抗剪栓釘位置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栓釘焊接于次梁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次梁及疊合板預制構件上設置有混凝土層。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與次梁均為鋼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結構用連續疊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和次梁,主梁數目為兩根以上,兩根以上的主梁平行排列;每兩根主梁之間設置有次梁;次梁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根主梁上;次梁數目為兩根以上,平行間隔排列。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樓蓋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鋼梁與疊合板的施工工藝,連接節點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多層立體交叉施工,能夠大大加快施工速度。2、解決了鋼梁-壓型鋼板樓蓋系統造價偏高的問題。3、節省了高空支模工序和模板,減少了現場混凝土濕作業量。
文檔編號E04B5/28GK202430877SQ20112048386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劉承宗, 葉桂花, 羅曉強 申請人:美建建筑系統(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