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是一種輕質復合墻板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輕質墻板的一般是在大型的成型機上制作,成型機包括有底模板、側模板、 端封板、液壓開合模機構,液壓開合模機構通過將底模板、側模板拉開或拼合來實施開合模動作。合模后,先將水泥薄板層置于模腔內兩側,然后在兩水泥薄板層之間灌注輕質混凝土,使其充實填滿。待機靜置若干小時候,輕質混凝土層與水泥薄板層結合硬化成為板材, 又通過液壓開合模機構將底模板、側模板來開,再用起吊設備將板材吊離成型機。這種墻板生產技術存在一下不足
I.成型機一般做得較大,可一次成型12塊或更多塊墻板,但設備笨重,不能移動;開模、清潔模具、合模等操作需要在原地分批完成,工作效率低。2.開合模機構結構復雜,加工制造困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成型機體積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配料配置和計量制造所述輕質墻板的原材料,先在攪拌機的吊斗中倒入沙和水泥,再倒入水和其它材料,最后加入添加劑,由所述攪拌機進行攪拌,并進行發泡處理,形成澆灌的漿料;所述其它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和珍珠巖,所述添加劑包括外加劑;
步驟2 :澆灌將處理后的漿料灌入可拆解的墻板模具中,并經過震動和捅漿后凝固成型,形成所述輕質墻板;
步驟3 :拆模將所述墻板模具自凝固成型的輕質墻板上拆下;
步驟4 :養護對成型后的輕質墻板進行蒸汽養護處理;
若干個所述可拆解的墻板模具均設置在移動車上,每個墻板模具的兩面為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側面和底面為鋁合金片;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和鋁合金片圍成上端開口的墻板模具的模腔;在所述移動車上依次垂直地插設有網片,且所述網片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緊靠在該網片上;
所述配料中的部分成分的重量配比為沙50-250 kg /斗,水泥100-300 kg /斗、珍珠巖-/斗,其中每斗為1000/L。所述其它材料中的聚苯乙烯是為了使制作出的墻板具有保溫、隔熱和隔音的效果,珍珠巖是為了增加墻板的強度,外加劑用于改善墻板的性能,可根據墻板的使用場合和條件選配。同時,本發明還包括一個捅漿步驟在所述步驟2中,在震動所述墻板模具的同時,進行捅漿;所述捅漿為電動控制,將一電動捅漿器插入所述墻板模具的底部后,攪拌所述模腔內的漿料;在模腔的下部攪拌時,所述捅漿器上下抽動的次數不少于六次。該步驟是為了使倒入墻板模具中的配料混合更均勻,避免由于沉淀或攪拌不夠而造成的發泡不均勻問題。當輕質墻板在墻板模具中凝固后,再將墻板模具拆解,取出輕質墻板成品。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不需采用大型的成型機成型,只需采用攪拌機和模具車即可快速方便的生產輕質墻板,而且模具車可以自由移動,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用地。同時,模具車采用可組裝拆卸的結構,可加工多種不同規格的產品,減小了制造專用墻板模具的成本,也避免了專用墻板模具在使用中的磨損問題。
附圖I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流程示意附圖2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移動車和墻板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圖I所示,本發明的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I:配料配置和計量制造所述輕質墻板的原材料,先在攪拌機的吊斗中倒入沙和水泥,再倒入水和其它材料,最后加入添加劑,由所述攪拌機進行攪拌,并進行發泡處理,形成澆灌的漿料;所述其它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和珍珠巖,所述添加劑包括外加劑;
步驟2 :澆灌將處理后的漿料灌入可拆解的墻板模具中,并經過震動和捅漿后凝固成型,形成所述輕質墻板;
步驟3 :拆模將所述墻板模具自凝固成型的輕質墻板上拆下;
步驟4 :養護對成型后的輕質墻板進行蒸汽養護處理;
如圖2所示,所述若干個可拆解的墻板模具9均設置在移動車6上,每個墻板模具的兩面為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側面和底面為鋁合金片;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和鋁合金片圍成上端開口的墻板模具的模腔;在所述移動車上依次垂直地插設有網片2,且所述網片2 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緊靠在該網片2上。所述配料中的部分成分的重量配比為沙50-250 kg /斗,水泥100-300 kg /斗、珍珠巖-/斗,其中每斗為1000/L。所述其它材料中的聚苯乙烯是為了使制作出的墻板具有保溫、隔熱和隔音的效果,珍珠巖是為了增加墻板的強度。外加劑是在漿料的攪拌過程中摻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質,其用量一般不超過水泥質量的5%。用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用于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用于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銹劑等;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有加氣劑、膨脹劑、防凍劑、著色劑、防水劑和泵送劑等。 本發明的外加劑可根據墻板的具體使用場合和條件酌情選配,與現有技術相同。在本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步驟I中的計量采用電子稱重計,攪拌機為電腦控制的自動攪拌機,攪拌機的吊斗置于墻板模具的上方,漿料攪拌完成后,自動由出料口灌入所述墻板模具中。漿料灌入墻板模具中后,本發明還包括一個電動捅漿步驟所述步驟2中,在震動所述墻板模具的同時,進行捅漿;所述捅漿為電動控制,即將一電動捅漿器插入所述墻板模具的底部后,開啟捅漿器的開關,攪拌所述模腔內的漿料;在模腔的下部攪拌時,所述捅漿器上下抽動的次數不少于六次。漿料經過震動和捅漿后凝固成型。捅漿的目的是為了使倒入墻板模具中的配料混合更均勻,避免由于沉淀或攪拌不夠而造成強度不均的問題。澆灌前,應先將墻板模具組裝好,并推入攪拌機的吊斗出料口的下方。移動車6上設有插槽,裝模時,先將網片2插入相應的插槽,再在網片2的兩側插入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在兩個網片2之間會有兩個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在該兩個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之間及底部插入鋁合金片,圍成墻板模具的模腔。具體的裝模的步驟為先清理移動車6、網片2、鋁合金片、面板等組件,并保證使用部分平整;再用噴槍或刷子將組件的使用面上油,以防生銹;第一次使用的模具除噴油外,還需在模具表面撒上一層滑石粉或脫模粉,以防粘模;最后插入網片2、面板以及鋁合金片,安裝時鋁合金片需完全鑲入網片2和移動車6中,不能高低不平或左右倒斜不正,且鋁合金片的表面應整無變形,否則會影響加工出的墻板的接縫精度。該移動車6和墻板模具組合后的外觀可參考申請號為CN201020577995. 5的墻體模具車結構,在此不再詳細贅述。下料時,先將沙、水泥倒入攪拌車的吊斗中均勻攪拌。澆灌時,將攪拌均勻的漿料倒出,均勻地灌入墻板模具中;同時,在墻板模具的模腔內用振搗器均勻上下左右搗動,即進行捅漿操作。在澆灌的同時,還需要啟動振動器進行振動攪拌,每斗漿料振動器開啟2分鐘為宜。澆灌后,將墻板模具上部多余的漿料涂抹平整。待漿料在墻板模具中常溫凝固后,進行脫模。脫模時,解開緊固墻板模具的固緊件,脫下鋁合金片和網片2,然后將墻板移出,制好的墻板外形即與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和鋁合金片圍成的模腔形狀相對應。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墻板之間需要相互對接,所以最好在墻板上設置對接槽,該對接槽可由鋁合金片上對應的凸起或凹槽實現。例如在圍成墻板模具的模腔時,才將模腔兩側的鋁合金片設置為一對相互配合的、設置有凸起和凹槽的鋁合金片,以使澆灌出的墻板兩側具有相同形狀的接縫槽。該接縫槽可以為波浪形或梯形等。最后所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配料配置和計量制造所述輕質墻板的原材料,先在攪拌機的吊斗中倒入沙和水泥,再倒入水和其它材料,最后加入添加劑,由所述攪拌機進行攪拌,并進行發泡處理,形成澆灌的漿料;所述其它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和珍珠巖,所述添加劑包括外加劑;步驟2 :澆灌將處理后的漿料灌入可拆解的墻板模具中,并經過震動和捅漿后凝固成型,形成所述輕質墻板;步驟3 :拆模將所述墻板模具自凝固成型的輕質墻板上拆下;步驟4 :養護對成型后的輕質墻板進行蒸汽養護處理;若干個所述可拆解的墻板模具均設置在移動車上,每個墻板模具的兩面為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側面和底面為鋁合金片;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和鋁合金片圍成上端開口的墻板模具的模腔;在所述移動車上依次垂直地插設有網片,且所述網片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緊靠在該網片上;所述配料中的部分成分的重量配比為沙50-250 kg /斗,水泥100-300 kg /斗、珍珠巖-/斗,其中每斗為1000/L。
2.如權利要求I所述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計量采用電子稱重計,攪拌機為電腦控制的自動攪拌機,攪拌完成后將漿料自動由出料口灌入所述墻板模具中。
3.如權利要求I所述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在震動所述墻板模具的同時,進行捅漿;所述捅漿為電動控制,將一電動捅漿器插入所述墻板模具的底部后,攪拌所述模腔內的漿料;在模腔的下部攪拌時,所述捅漿器上下抽動的次數不少于六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輕質墻板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配置和計量原材料,并進行攪拌和發泡處理;步驟2將處理后的漿料灌入可拆解的墻板模具中,并經過震動和捅漿后凝固成型;步驟3將墻板模具自凝固成型的墻板上拆下;步驟4養護;墻板模具設置在移動車上,每個墻板模具的兩面為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側面和底面為鋁合金片;所述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和鋁合金片圍成上端開口的墻板模具的模腔;網片垂直插在移動車上,且相互平行設置,纖維水泥硅酸鈣面板緊靠在該網片上。本發明不需采用大型成型機,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用地;同時,模具車采用可組裝拆卸的結構,可加工多種不同規格的產品,減小了墻板的成本。
文檔編號B28B1/08GK102581920SQ20121007612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鐘清海, 陳成章 申請人:福建奧邦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