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一種花釉,具體地說,是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本發明還公開該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其制備方法,屬于陶瓷釉料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花釉是指瓷器釉面上同時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色彩自然交匯融合,顯現各種各樣的色調和質感的復色釉,是一種具有特殊裝飾效果的釉。傳統的生產工藝是在瓷器坯體上施以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熔點的釉,在釉燒過程中由于不同釉料熔點不同而相對流動,使釉面產生豐富多彩的流紋和底面釉之間的過渡顏色。但是這種施釉的工藝方法煩瑣 復雜,存在著生產成本高,成品率低等問題,難以適應大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成品率高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及其制備方法,該工藝方法簡單,生產成本低。本發明的提供前一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0 15%,大埔雙溪滑石5 8%,石英10 20%,大埔銀江漿石10 15%,氧化鋅3 5%,氧化鐵8 15%,鈦白粉5 10%,碳酸鋇3 5%,玻璃粉20 30%ο進一步的,上述的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0 15%,大埔雙溪滑石5 8%,石英12 18%,大埔銀江衆石10 15%,氧化鋅3 5%,氧化鐵10 13%,鈦白粉5 10%,碳酸鋇3 5%,玻璃粉23 28%。本發明提供的后一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驟1)將大埔洋子湖高嶺土、大埔雙溪滑石、石英、大埔銀江漿石分類篩選,除去雜質并粉碎備用;2)稱取下述質量比的組分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0 15%,大埔雙溪滑石5 8%,石英10 20%,大埔銀江漿石10 15%,氧化鋅3 5%,氧化鐵8 15%,鈦白粉5 10%,碳酸鋇3 5%,玻璃粉20 30% ;3)將步驟2)的配料通過濕法球磨磨細、過篩、陳腐工序后得到一種新型分相單層棕紅花釉釉料;4)在胚體上施釉;5)在1220 1250°C煅燒坯體20 23小時,即得。進一步的,上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所述的施釉采用浸釉法或者淋釉法。進一步的,上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所述的煅燒用75米隧道窯中氧化煅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形成釉面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和釉面不均勻的乳濁性;配料中引入玻璃粉、氧化鋅、大埔銀江漿石、碳酸鋇等原料,降低了釉料溫度,富鋅高硅低鋁的釉熔體易具分相作用;同時配方中加入大埔銀江漿石和碳酸鋇,高溫氧化分解產生的氣體對釉面有攪動作用,使釉中原料成份分布不均勻,而形成流紋和斑塊,產生明顯的花釉效果,配方中使用鈦白粉作乳濁劑,在高溫下由于釉面的流動性和某些原料成分的分解,產生微小氣泡,以攪動釉面而造成釉內部的不均勻作用,同時與氧化鈦的分相作用,帶來明顯花釉效果,該方法簡單,所得的產品質量高,適合普遍推廣使用。本發明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在實際使用中具有成品率高,產品質量好的優點,其技術指標如下①吸水率O. 7 ;②抗熱震性從160°C 20°C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③抗折強度> 150Mpa ;④抗沖擊性> 3. 37KJ/m2 ;并且工藝方法簡單,生產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步驟一將大埔洋子湖高嶺土、大埔雙溪滑石、大埔銀江漿石及石英分類篩選,除去雜質并粉碎備用;
步驟二 各組分按照以下配方準確配料
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3%,大埔雙溪滑石5%,石英20%,大埔銀江漿石15%,氧化鋅3%,氧化鐵13%,鈦白粉6%,碳酸鋇4%,玻璃粉21%。 步驟三將按照配方配好的原料,通過濕法球磨磨細、過篩、陳腐工序后得到一種新型分相單層棕紅花釉釉料,釉料主要工藝參數
釉料細度釉料過380目標準篩,篩余O. 05% ;
出磨釉漿調制水份48 51% ;
釉料陳腐時間7天。步驟四施釉采用浸釉法或淋釉法,一次性施釉,要求坯體釉層厚度約為0. 8 Imm ;
步驟五坯體煅燒成采用75米隧道窯中氧化燒成。燒成溫度為1220 1250°C,燒成周期為21小時。步驟六煅燒后得到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瓷器成品。根據本發明制得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瓷器,具有如下技術指標
①吸水率<O. 7 ;
②抗熱震性從160°C 20°C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
③抗折強度>150Mpa ;
④抗沖擊性:>3. 37KJ/m2。實施例2
步驟一將大埔洋子湖高嶺土、大埔雙溪滑石、石英、大埔銀江漿石分類篩選,除去雜質并粉碎備用;
步驟二 各組分按照以下配方準確配料
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5%,大埔雙溪滑石5%,石英20%,大埔銀江漿石10%,氧化鋅4%,氧化鐵8%,鈦白粉10%,碳酸鋇3%,玻璃粉25%。
步驟三將按照配方配好的原料,通過濕法球磨磨細、過篩、陳腐工序后得到一種新型分相單層棕紅花釉釉料,釉料主要工藝參數
釉料細度釉料過380目標準篩,篩余O. 05% ;
出磨釉漿調制水份48 51% ;
釉料陳腐時間7天。步驟四施釉采用浸釉法或淋釉法,一次性施釉,要求坯體釉層厚度約為0. 8 Imm ;
步驟五坯體煅燒成采用75米隧道窯中氧化燒成。燒成溫度為1220 1250°C,燒成周期為21小時。 步驟六煅燒后得到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瓷器成品。根據本發明制得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瓷器,具有如下技術指標
①吸水率<O. 7 ;
②抗熱震性從160°C 20°C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
③抗折強度>150Mpa ;
④抗沖擊性:>3. 37KJ/m2。實施例3
步驟一將大埔洋子湖高嶺土、大埔雙溪滑石、石英、大埔銀江漿石分類篩選,除去雜質并粉碎備用;
步驟二 各組分按照以下配方準確配料
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0%,大埔雙溪滑石8%,石英18%,大埔銀江漿石12%,氧化鋅3%,氧化鐵12%,鈦白粉7%,碳酸鋇3%,玻璃粉27%。步驟三將按照配方配好的原料,通過濕法球磨磨細、過篩、陳腐工序后得到一種新型分相單層棕紅花釉釉料,釉料主要工藝參數
釉料細度釉料過380目標準篩,篩余O. 05% ;
出磨釉漿調制水份48 51% ;
釉料陳腐時間7天。步驟四施釉采用浸釉法或淋釉法,一次性施釉,要求坯體釉層厚度約為0. 8 Imm ;
步驟五坯體煅燒成采用75米隧道窯中氧化燒成。燒成溫度為1220 1250°C,燒成周期為21小時。步驟六煅燒后得到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瓷器成品。根據本發明制得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瓷器,具有如下技術指標
①吸水率<O. 7 ;
②抗熱震性從160°C 20°C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
③抗折強度>150Mpa ;
④抗沖擊性:>3. 37KJ/m2。本發明所用組分的詳細說明
大埔銀江漿石產于廣東大埔縣銀江鎮,原礦是長英巖,是半風化產物,巖礦內不規則期的裂隙分布較密,沿裂隙有水錳鐵礦的夾雜物,呈色灰白,自然成份接近釉果。
化學成分
權利要求
1.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0 15%,大埔雙溪滑石5 8%,石英10 20%,大埔銀江衆石10 15%,氧化鋅3 5%,氧化鐵8 15%,鈦白粉5 10%,碳酸鋇3 5%,玻璃粉20 3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 10 15%,大埔雙溪滑石5 8%,石英12 18%,大埔銀江漿石10 15%,氧化鋅3 5%,氧化鐵10 13%,鈦白粉5 10%,碳酸鋇3 5%,玻璃粉23 28%。
3.權利要求I所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其特在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驟 1)將大埔洋子湖高嶺土、大埔雙溪滑石、石英、大埔銀江漿石分類篩選,除去雜質并粉碎備用;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重量百分比稱取各個原來配料; 3)將步驟2)的配料通過濕法球磨磨細、過篩、陳腐工序后得到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軸料; 4)在胚體上施釉; 5)在1220 1250°C煅燒坯體20 23小時,即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釉采用浸釉法。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釉采用淋釉法。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燒用75米隧道窯中氧化煅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及其制備方法,旨在公開一種工藝方法簡單、生產成本低、成品率高分相單層棕紅花釉及其制備方法;其技術要點是該分相單層棕紅花釉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大埔洋子湖高嶺土10~15%,大埔雙溪滑石5~8%,石英10~20%,大埔銀江漿石10~15%,氧化鋅3~5%,氧化鐵8~15%,鈦白粉5~10%,碳酸鋇3~5%,玻璃粉20~30%;屬于陶瓷釉料制備技術領域。
文檔編號C04B41/86GK102898183SQ20121040667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楊勤富, 楊勤安, 楊云山, 賀珊娜, 羅文旺 申請人:梅州新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