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89390閱讀:10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屬于結構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據中國鋼協統計,2011年我國鋼產量突破7億噸大關,連續16年穩居世界各國鋼產量首位,中國雖然作為世界上建筑規模、鋼材產量最大的國家,但房屋(包括住宅)鋼結構的發展卻嚴重滯后。目前發達國家,如美國和歐洲國家鋼結構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50%以上,日本占到80%,而我國不到4%。并且傳統建筑存在建設周期長、材料浪費嚴重、施工過程污染大等缺點,無法滿足震災后快速重建的需要。因此在吸取汶川地震的慘烈教訓后,工業化裝配式高層鋼結構體系創新勢在必行。相關研究不僅符合國家推廣使用鋼結構和推行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戰略,而且符合節能減排的需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價值。傳統的鋼框架結構體系,結構的側向剛度較小,在風與地震荷載作用下層間位移較大,難以滿足舒適度要求。新型多高層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在鋼框架的基礎上增加了橫向和縱向型鋼支撐,提高了結構的側向剛度,改善了結構的變形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屬于結構工程技術領域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目的在于實現多高層鋼結構體系的設計標準化、生產工業化、安裝機械化,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發展。并且解決傳統建筑中存在的建設周期長、材料浪費嚴重、施工過程污染大等缺點,顯著地減少工期,降低工程造價。引入斜支撐作為抗側力構件,提高結構的側向剛度,改善結構在高烈度地震和強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性能。本發明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包括裝配式梁板、裝配式立柱和型鋼斜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梁板包括配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柱座節點和樓板,所述空腹式鋼梁通過梁端封板,與其他空腹式鋼梁或者柱座節點連接,形成梁板底部框架,再將樓板支撐于所述梁板底部框架上并進行連接,形成裝配式梁板;所述裝配式梁板在工廠預制,在施工現場通過其梁端封板或者柱座節點相互拼接,作為框架結構梁板層;所述框架結構梁板層再通過裝配式立柱進行上下連接,形成多層鋼框架結構,所述的裝配式立柱位于裝配式梁板上的柱座節點上;在所述鋼框架結構的基礎上,將型鋼斜支撐連接到框架結構梁板層中的鋼梁或柱底作為抗側力構件;所述的裝配式梁板、裝配式立柱和型鋼斜支撐均在工廠預制,施工現場通過螺栓進行裝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配式梁板包括三種規格,分別為A板,B板與C板;所述A板包括柱座節點10、雙角鋼橫向主梁11、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115、連接板1116和樓板17 ;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雙角鋼橫向主梁11相互垂直,且均通過梁端封板,與雙向柱座節點10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并且連接處的上下端面處分別焊接有一連接板1116,連接板1116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雙角鋼橫向主梁11的上下弦桿和雙向柱座節點10的上下法蘭板上;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與雙角鋼橫向主梁11平行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115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雙角鋼橫向主梁11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平行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115連接;所述的雙角鋼橫向主梁11、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兩根雙角鋼橫向主梁11位于一條直線上,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雙角鋼橫向主梁11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三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所述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與所述兩個方向垂直的槽鋼連板上;所述A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所述B板包括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115、連接板1116和樓板17 ;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相互垂直,雙角鋼縱向主梁12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再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115焊接相連;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有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水平的另一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這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16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Π16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兩根雙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水平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連接形式和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連接形式相同;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一個長方形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另一個長方向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分別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所述B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所述C板包括柱座節點10、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115、連接板1116和樓板17 ;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相互垂直,且均通過梁端封板,與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兩個相鄰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并且連接處的上下端面處分別焊接有一連接板1116,連接板1116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上;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有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水平的另一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端部與這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再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115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水平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 一端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另一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再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115連接;單角鋼縱向次梁14另一端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1116連接;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一個長方形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另一個長方向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分別位于一條直線上;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四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所述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與所述兩個方向垂直的槽鋼連板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所述C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A板和B板,將A板和B板水平對齊,將A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B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梁端封板用螺栓進行拼接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B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螺栓將梁端封板進行拼接;A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B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A板和B板板的拼接;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B板和C板,將B板和C板水平對齊,將B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有連接板1116的一端和C板的三向柱座節點10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1116的一端和C板的四向柱座節點10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四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分別通過梁端封板與C板的三向柱座節點10上與所述槽鋼連板垂直方向的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在B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C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節點板處通過螺栓將單梁每隔一段固定距離進行拼接,使得兩片單梁連接成為雙梁;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B板和C板板的拼接;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C板和A板,將C板和A板水平對齊,將C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A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梁端封板用螺栓進行拼接;將C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A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螺栓將梁端封板進行拼接;C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A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C板和A板的拼接;本發明所述的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梁板在柱座節點處上下分別與裝配式立柱通過螺栓相連接,形成框架結構;所述型鋼支撐構件由型鋼斜桿18和懸臂端組成,懸臂端在工廠通過焊接連接于鋼框架結構的柱底部或者通過焊接和螺栓連接于鋼框架結構鋼梁上下弦桿處,斜撐18和每層樓上端和下端的懸臂端在施工現場通過蓋板用螺栓相連接;中心支撐可采用人字型、V字型、交叉型或單斜桿式;斜撐截面形式為H型鋼,或者使用工字型鋼、雙槽鋼組合截面、雙角鋼組合截面;所述斜撐為普通高強度鋼板帶,或者使用防屈曲耗能支撐或耗能阻尼器支撐;本發明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梁板中所使用的梁是配置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可以使用配置槽鋼腹桿的空腹式角鋼梁,包括角鋼上下弦桿1、槽鋼腹桿2,槽鋼腹桿與弦桿垂直,且腹桿上下端部和上下弦桿的角鋼肢根處焊接;所有角鋼梁在上下弦桿上和槽鋼腹桿上都每隔一段固定距離設置連接孔,在裝配式梁板組裝時可用螺栓將兩根單角鋼梁組成雙角鋼梁。或者使用配置T型鋼腹桿的空腹式角鋼梁,包括角鋼上下弦桿1、T型鋼腹桿3,T型鋼腹桿與弦桿垂直,且T型鋼腹桿上下端部和上下弦桿的角鋼肢根處焊接;所有角鋼梁在上下弦桿上和T型鋼腹桿上都每隔一段固定距離設置連接孔,在裝配式梁板組裝時可用螺栓將兩根單角鋼梁組成雙角鋼梁。所述的配置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其上下弦桿可使用角鋼或者槽鋼或者箱形鋼,其腹桿可使用槽鋼或者T型鋼,腹桿均與弦桿垂直,且腹桿上下端部與上下弦桿焊接,并且在弦桿和腹桿上設置連接孔;本發明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其特征在于:其柱座節點由箱形柱、槽鋼連板和法蘭板焊接而成,按照焊接槽鋼連板的數目不同為二向柱座、三向柱座和四向柱座;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14,然后把兩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相鄰兩側從而形成二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角柱的連接;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14,然后把三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三邊從而形成三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邊柱的連接;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14,然后把四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四邊從而形成四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中柱的連接;其中槽鋼連板6腹板上都有螺栓孔,方便與角鋼梁的梁端封板用螺栓連接成所述裝配式梁板。本發明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其特征在于:裝配式立柱由箱型柱5與法蘭板117或法蘭板III8或法蘭板IV9焊接而成,根據法蘭板的形狀不同可分為法蘭板角柱,法蘭板邊柱和法蘭板中柱;將法蘭板III8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角柱;將法蘭板117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邊柱;將法蘭板IV9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中柱;所述三種裝配式立柱均在工廠預制,施工現場采用螺栓,將所述立柱的法蘭板與所述裝配式梁板中柱座節點的法蘭板進行連接,實現立柱與梁板的裝配,從而形成鋼框架結構。本發明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樓板17可以使用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樓板、預制整體混凝土樓板、疊合板組合樓板、密肋OSB板、輕鋼樓板、鋼筋桁架疊合板、纖維水泥壓力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上述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采用的梁都是由角鋼和槽鋼或者T型鋼焊接組成的空腹式預制鋼梁,由于梁的腹部空隙較大,便于管線穿過,有效的增加了房間的凈高。
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完全采用螺栓進行現場裝配,取消了傳統的現場焊接方式和混凝土澆筑方式,有效的保證了施工質量,完全避免了混凝土澆筑和鋼材焊接造成的環境污染,實現現場施工的“無水、無火、無塵”的三無標準,減少了火災等危害事故的發生。并且抗側力體系能有效提高結構的側向剛度,改善結構的變形性能,使結構有更大的安全貯備。本發明在構件拆除時,可以高效的回收利用,減少了建筑垃圾,真正的實現了綠色環保的理念,是一種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剛結構體系。本發明提出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是多高層建筑鋼結構體系中的創新型結構體系。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拼接后平面布置2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配槽鋼腹桿的空腹式單角鋼梁示意3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配T型鋼腹桿的空腹式單角鋼梁示意4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配槽鋼腹桿的空腹式雙角鋼梁示意5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配T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雙角鋼梁示意6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二向柱座示意7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三向柱座示意8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中四向柱座示意9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立柱示意10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A板分解11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A板拼裝完成12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B板分解13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B板拼裝完成14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C板分解15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C板拼裝完成16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A、B和C板拼裝完成17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I分解18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2分解19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3分解20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4分解21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5分解22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6分解23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7分解24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8分解25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9分解26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10分解27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11分解28是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12分解圖
圖29是本發明的法蘭板角柱與節點的連接形式分解30是本發明的法蘭板邊柱與節點的連接形式分解31是本發明的法蘭板中柱與節點的連接形式分解32是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人字型中心支撐體系示意33是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單斜桿式中心支撐體系示意34是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交叉型中心支撐體系示意35是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V字型中心支撐體系示意36是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節點13連接詳37是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節點14連接詳中1.上下弦桿,2.槽鋼腹桿,3.T型鋼腹桿,4.法蘭板I,5.箱型柱,6.槽鋼,
7.法蘭板II,8.法蘭板III,9.法蘭板IV,10.柱座節點,11.雙角鋼橫向主梁,12.雙角鋼縱向主梁,13.單角鋼橫向主梁,14.單角鋼縱向次梁,15.連接板I,16.連接板II,17.樓板,18.型鋼斜桿,19.懸臂端I,20.懸臂端II。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發明的新型裝配式梁板的拼接位置設置在主梁的中部,此部位剪力和彎矩相對較小,從結構力學的角度講,拼接位置的設置非常合理。如附圖2和附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涉及的梁配置槽鋼腹桿的空腹式角鋼梁,包括角鋼上下弦桿1、槽鋼腹桿2,槽鋼腹桿與弦桿垂直,且腹桿上下端部和上下弦桿的角鋼肢根處焊接;所有角鋼梁在上下弦桿上和槽鋼腹桿上都每隔一段固定距離設置連接孔,在裝配式梁板組裝時可用螺栓將兩根單角鋼梁組成雙角鋼梁。如附圖3和附圖5所示,或者使用配置T型鋼腹桿的空腹式角鋼梁,包括角鋼上下弦桿1、T型鋼腹桿3,T型鋼腹桿與弦桿垂直,且T型鋼腹桿上下端部和上下弦桿的角鋼肢根處焊接;所有角鋼梁在上下弦桿上和T型鋼腹桿上都每隔一段固定距離設置連接孔,在裝配式梁板組裝時可用螺栓將兩根單角鋼梁組成雙角鋼梁;所述的配置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其上下弦桿可使用角鋼或者槽鋼或者箱形鋼,其腹桿可使用槽鋼或者T型鋼,腹桿均與弦桿垂直,且腹桿上下端部與上下弦桿焊接,并且在弦桿和腹桿上設置連接孔。本發明所述的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6-8所示,其柱座節點由箱形柱、槽鋼連板和法蘭板焊接而成,按照焊接槽鋼連板的數目不同為二向柱座、三向柱座和四向柱座;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14,然后把兩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相鄰兩側從而形成二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角柱的連接;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14,然后把三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三邊從而形成三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邊柱的連接;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14,然后把四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四邊從而形成四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中柱的連接;其中槽鋼連板6腹板上都有螺栓孔,方便與角鋼梁的梁端封板用螺栓連接成所述裝配式梁板。 本發明所述的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9所示,裝配式立柱由箱型柱5與法蘭板117或法蘭板III8或法蘭板IV9焊接而成,根據法蘭板的形狀不同可分為法蘭板角柱,法蘭板邊柱和法蘭板中柱;將法蘭板III8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角柱;將法蘭板Π7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邊柱;將法蘭板IV9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中柱;所述三種裝配式立柱均在工廠預制,施工現場采用螺栓,將所述立柱的法蘭板與所述裝配式梁板中柱座節點的法蘭板進行連接,實現立柱與梁板的裝配,從而形成鋼框架結構。在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10-11所示,所述A板包括柱座節點10、雙角鋼橫向主梁11、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115、連接板II16和樓板17,其特征在于: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雙角鋼橫向主梁11相互垂直,且均通過梁端封板,與雙向柱座節點10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并且連接處的上下端面處分別焊接有一連接板1116,連接板1116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雙角鋼橫向主梁11的上下弦桿和雙向柱座節點10的上下法蘭板上;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與雙角鋼橫向主梁11平行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115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雙角鋼橫向主梁11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平行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115連接;所述的雙角鋼橫向主梁11、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兩根雙角鋼橫向主梁11位于一條直線上,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雙角鋼橫向主梁11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三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所述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與所述兩個方向垂直的槽鋼連板上;所述A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在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12-13所示,所述B板包括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115、連接板1116和樓板17,其特征在于: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相互垂直,雙角鋼縱向主梁12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再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115焊接相連;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有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水平的另一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這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Π16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Π16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兩根雙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水平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連接形式和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連接形式相同;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一個長方形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另一個長方向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分別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所述B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在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14-15所示,所述C板包括柱座節點10、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115、連接板1116和樓板17,其特征在于: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相互垂直,且均通過梁端封板,與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兩個相鄰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并且連接處的上下端面處分別焊接有一連接板Π16,連接板1116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上;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有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水平的另一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端部與這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再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1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115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水平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 一端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另一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再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115連接;單角鋼縱向次梁14另一端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1116連接;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一個長方形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另一個長方向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分別位于一條直線上;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四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所述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與所述兩個方向垂直的槽鋼連板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所述C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A板和B板,將A板和B板水平對齊,將A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B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梁端封板用螺栓進行拼接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B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螺栓將梁端封板進行拼接;A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B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A板和B板板的拼接;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B板和C板,將B板和C板水平對齊,將B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有連接板1116的一端和C板的三向柱座節點10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1116的一端和C板的四向柱座節點10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四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分別通過梁端封板與C板的三向柱座節點10上與所述槽鋼連板垂直方向的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在B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C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節點板處通過螺栓將單梁每隔一段固定距離進行拼接,使得兩片單梁連接成為雙梁;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B板和C板板的拼接;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C板和A板,將C板和A板水平對齊,將C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A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梁端封板用螺栓進行拼接;將(: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A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115的一端通過螺栓將梁端封板進行拼接;C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A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C板和A板的拼接;在上述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17-24所示,分別作出了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1-8的分解詳圖;如附圖25-28所示,分別作出了新型裝配式梁板節點9-12的分解詳圖;附圖29-31為三種不同的裝配式立柱與其對應節點的連接形式分解詳圖;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型鋼支撐構件由型鋼斜桿18和懸臂端組成,懸臂端在工廠通過焊接連接于鋼框架結構的柱底部或者通過焊接和螺栓連接于鋼框架結構鋼梁上下弦桿處,型鋼斜桿18和每層樓上端和下端的懸臂端在施工現場通過蓋板用螺栓相連接;中心支撐可采用人字型、V字型、交叉型或單斜桿式;斜撐截面形式為H型鋼,或者使用工字型鋼、雙槽鋼組合截面、雙角鋼組合截面;所述斜撐為普通高強度鋼板帶,或者使用防屈曲耗能支撐或耗能阻尼器支撐;如附圖32-35所示,分別作出了斜支撐的不同布置形式。當水平力作用于結構時,所述型鋼斜桿18的水平力分量減小甚至抵消作用于結構的水平力,使結構的層間位移值較小,滿足規范的要求,結構處于安全狀態。 在上述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如附圖36-37所示,分別作出了懸臂端和型鋼斜桿連接節點處的分解詳圖。本發明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完全采用螺栓進行現場裝配,取消了傳統的現場焊接方式和混凝土澆筑方式,有效的保證了施工質量,完全避免了混凝土澆筑和鋼材焊接造成的環境污染,實現現場施工的“無水、無火、無塵”的三無標準,減少了火災等危害事故的發生。本發明在構件拆除時,可以高效的回收利用,減少了建筑垃圾,真正的實現了綠色環保的理念,是一種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鋼結構體系。并且將支撐運用到高層鋼結構框架支撐體系之中,提高了結構的抗側剛度,改善了結構的變形性能,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的作用。本發明提出的新型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是對傳統的鋼結構住宅建筑的顛覆,真正的實現了鋼結構住宅的工廠化,模塊化,裝配化和標準化,充分發揮了鋼結構住宅和結構的優勢。與傳統的鋼結構建筑相比,它具有安全性能高,施工速度快,環境污染小,安全事故少和工程造價低等諸多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包括裝配式梁板、裝配式立柱和型鋼斜支撐,其特征在于: 所述裝配式梁板包括配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柱座節點和樓板,所述空腹式鋼梁通過梁端封板,與其他空腹式鋼梁或者柱座節點連接,形成梁板底部框架,再將樓板支撐于所述梁板底部框架上并進行連接,形成裝配式梁板;所述裝配式梁板在工廠預制,在施工現場通過其梁端封板或者柱座節點相互拼接,作為框架結構梁板層;所述框架結構梁板層再通過裝配式立柱進行上下連接,形成多層鋼框架結構,所述的裝配式立柱位于裝配式梁板上的柱座節點上;在所述鋼框架結構的基礎上,將型鋼斜支撐連接到框架結構梁板層中的鋼梁或柱底作為抗側力構件;所述的裝配式梁板、裝配式立柱和型鋼斜支撐均在工廠預制,施工現場通過螺栓進行裝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配式梁板包括三種規格,分別為A板,B板與C板; 所述A板包括柱座節點(10)、雙角鋼橫向主梁(11)、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I (15)、連接板II (16)和樓板(17);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雙角鋼橫向主梁(11)相互垂直,且均通過梁端封板,與雙向柱座節點(10)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并且連接處的上下端面處分別焊接有一連接板II (16),連接板II (16)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雙角鋼橫向主梁(11)的上下弦桿和雙向柱座節點(10)的上下法蘭板上;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連接與雙角鋼橫向主梁(11)平行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I (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I (15)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雙角鋼橫向主梁(11)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平行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I (15)連接;所述的雙角鋼橫向主梁(11)、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兩根雙角鋼橫向主梁(11)位于一條直線上,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雙角鋼橫向主梁(11)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三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所述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與所述兩個方向垂直的槽鋼連板上;所述A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 所述B板包括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I (15)、連接板II (16)和樓板(17);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相互垂直,雙角鋼縱向主梁(12)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再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I (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I (15)焊接相連;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II (16)連接有與所述單角鋼橫向主梁(13)水平的另一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II (16)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兩根雙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水平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連接形式和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連接形式相同;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一個長方形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另一個長方向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分別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所述B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 所述C板包括柱座節點(10)、雙角鋼縱向主梁(12)、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板I (15)、連接板II (16)和樓板(17);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相互垂直,且均通過梁端封板,與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兩個相鄰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并且連接處的上下端面處分別焊接有一連接板II (16),連接板II (16)的兩端分別連接在雙角鋼縱向主梁(12)和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上;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另一端通過焊接連接有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水平的另一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雙角鋼縱向主梁(12)端部與這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再通過上下兩個斷面的連接板I (15)相連,并且雙角鋼縱向主梁(12)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弦桿均與兩塊連接板I (15)焊接相連;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所述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與雙角鋼縱向主梁(12)水平相對,單角鋼縱向次梁(14) 一端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另一端部的上下弦桿和梁端封板分別焊接相連,且單角鋼縱向次梁(14)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再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I (15)連接;單角鋼縱向次梁(14)另一端端部與單角鋼橫向主梁(13)之間通過連接在上下弦桿處的兩個連接板II(16)連接;所述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單角鋼縱向次梁(14)構成一長方形框架;所述的兩個長方形框架進行連接構成一個拼接的底部框架;兩個長方形框架中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并且一個長方形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另一個長方向框架水平相對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分別位于一條直線上;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四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所述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連接在三向柱座節點(10)上的與所述兩個方向垂直的槽鋼連板上;所述底部框架通過角鋼梁上弦桿上部栓釘與兩塊樓板(17)相連;所述C板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中預制和組裝; 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A板和B板,將A板和B板水平對齊,將A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 )有連接板1(15)的一端和B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 )有連接板I (15)的一端通過梁端封板用螺栓進行拼接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有連接板I (15)的一端和B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I (15)的一端通過螺栓將梁端封板進行拼接;A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B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A板和B板板的拼接; 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B板和C板,將B板和C板水平對齊,將B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的有連接板II (16)的一端和C板的三向柱座節點(10)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II (16)的一端和C板的四向柱座節點(10)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兩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上下端均通過梁端封板與四向柱座節點(10)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槽鋼連板采用螺栓相連,將B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的另一端分別通過梁端封板與C板的三向柱座節點(10)上與所述槽鋼連板垂直方向的槽鋼連板通過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連;在B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C板的單角鋼橫向主梁(13)節點板處通過螺栓將單梁每隔一段固定距離進行拼接,使得兩片單梁連接成為雙梁;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B板和C板板的拼接; 在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C板和A板,將C板和A板水平對齊,將C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 )有連接板I (15 )的一端和A板的雙角鋼縱向主梁(12 )有連接板I (15)的一端通過梁端封板用螺栓進行拼接;將C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有連接板I (15)的一端和A板的兩根單角鋼縱向次梁(14)的有連接板I (15)的一端通過螺栓將梁端封板進行拼接;C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和A板的二根單角鋼橫向主梁(13)對齊并通過螺栓進行連接;然后在拼接節點上下兩面用螺栓加蓋板;從而完成C板和A板的拼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梁板在柱座節點處上下分別與裝配式立柱通過螺栓相連接,形成框架結構;所述型鋼斜支撐構件由型鋼斜桿(18)和懸臂端組成,懸臂端在工廠通過焊接連接于鋼框架結構的柱底部或者通過焊接和螺栓連接于鋼框架結構鋼梁上下弦桿處,斜撐(18)和每層樓上端和下端的懸臂端在施工現場通過蓋板用螺栓相連接;中心支撐可采用人字型、V字型、交叉型或單斜桿式;斜撐截面形式為H型鋼,或者使用工字型鋼、雙槽鋼組合截面、雙角鋼組合截面;所述斜撐為普通高強度鋼板帶,或者使用防屈曲耗能支撐或耗能阻尼器支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梁板中所使用的梁是配置 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 可以使用配置槽鋼腹桿的空腹式角鋼梁,包括角鋼上下弦桿(I)、槽鋼腹桿(2),槽鋼腹桿與弦桿垂直,且腹桿上下端部和上下弦桿的角鋼肢根處焊接;所有角鋼梁在上下弦桿上和槽鋼腹桿上都每隔一段固定距離設置連接孔,在裝配式梁板組裝時可用螺栓將兩根單角鋼梁組成雙角鋼梁; 或者使用配置T型鋼腹桿的空腹式角鋼梁,包括角鋼上下弦桿(I)、T型鋼腹桿(3),T型鋼腹桿與弦桿垂直,且T型鋼腹桿上下端部和上下弦桿的角鋼肢根處焊接;所有角鋼梁在上下弦桿上和T型鋼腹桿上都每隔一段固定距離設置連接孔,在裝配式梁板組裝時可用螺栓將兩根單角鋼梁組成雙角鋼梁; 所述的配置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其上下弦桿可使用角鋼或者槽鋼或者箱形鋼,其腹桿可使用槽鋼或者T型鋼,腹桿均與弦桿垂直,且腹桿上下端部與上下弦桿焊接,并且在弦桿和腹桿上設置連接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其特征在于:其柱座節點由箱形柱、槽鋼連板和法蘭板焊接而成,按照焊接槽鋼連板的數目不同為二向柱座、三向柱座和四向柱座;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I (4),然后把兩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相鄰兩側從而形成二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角柱的連接;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I (4),然后把三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三邊從而形成三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邊柱的連接;在箱型柱(5)上下端焊接兩塊法蘭板I (4),然后把四片槽鋼連板(6)焊接于箱型柱(5)四邊從而形成四向柱座,用于與法蘭板中柱的連接;其中槽鋼連板(6)腹板上都有螺栓孔,方便與角鋼梁的梁端封板用螺栓連接成所述裝配式梁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其特征在于:裝配式立柱由箱型柱(5)與法蘭板II (7)或法蘭板III (8)或法蘭板IV (9)焊接而成,根據法蘭板的形狀不同可分為法蘭板角柱,法蘭板邊柱和法蘭板中柱;將法蘭板III (8)在箱型柱(5 )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角柱;將法蘭板11(7)在箱型柱(5 )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邊柱;將法蘭板IV (9)在箱型柱(5)上下處焊接,從而形成法蘭板中柱;所述三種裝配式立柱均在工廠預制,施工現場采用螺栓,將所述立柱的法蘭板與所述裝配式梁板中柱座節點的法蘭板進行連接,實現立柱與梁板的裝配,從而形成鋼框架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中,所述樓板(17)可以使用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樓板、預制整體混凝土樓板、疊合板組合樓板、密肋OSB板、輕鋼樓板、鋼筋桁 架疊合板、纖維水泥壓力板。
全文摘要
一種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框架-中心支撐體系,屬于結構工程技術領域,包括裝配式梁板、裝配式立柱和型鋼斜支撐。該體系中裝配式梁板由樓板、柱座節點和配型鋼腹桿的空腹式鋼梁組成,空腹式鋼梁與柱座節點相連,樓板支撐于空腹式鋼梁上;裝配式立柱由箱型柱和法蘭板組成。施工時可將裝配式梁板與裝配式立柱拼接為框架結構,并在此鋼框架的基礎上布置型鋼斜支撐,提高了結構的抗側剛度。本新型結構體系的所有構件均在工廠預制,施工現場通過螺栓快速裝配從而形成結構體系。無混凝土澆筑和焊接作業,改善了傳統建筑存在的建設周期長、材料浪費嚴重、施工過程污染大等缺點,并可實現建筑的工廠一體化生產。
文檔編號E04B1/19GK103114648SQ20121048660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張愛林, 孫超, 劉學春, 徐阿新 申請人:北京工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