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護墻板轉角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飾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墻面護墻板轉角連接的結構。
背景技術:
護墻板的裝飾廣泛用于辦公室、家居室等室內裝飾中。目前常見的墻面護墻板轉角連接的結構如圖I所示,護墻板連接處采用45度倒角拼接,拼接處先涂上膠水,然后用槍釘固定。這種結構由于受到生產設備以及技術人員的操作限制,以及安裝過程中操作不當,常常容易出現拼接處的裂縫,油漆漆面掉落。另外膠水材料容易對裝飾場地造成污染,出現
環保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護墻板轉角的連接結構,結構簡單,不需要槍釘和膠水固定連接,連接緊密,操作方便,成本低,不產生膠水的污染現象。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護墻板轉角的連接結構,包括橫護墻板和豎護墻板,其特征是豎護墻板的連接處的板面上設有凹槽,與豎護墻板的側沿間形成凸臺,橫護墻板的連接處的側沿上設有連接凹槽,與橫護墻板的板面間形成連接凸臺,凹槽與連接凸臺匹配,凸臺與連接凹槽匹配。使用時,橫護墻板和豎護墻板之間的轉角處采用凹凸的榫槽連接,連接緊密牢靠,就可以實現橫護墻板和豎護墻板可靠連接。該結構不需要槍釘和膠水固定,護板的凹槽采用專用設備加工,標準化程度高,沒有膠水的污染,施工中安裝方便,不容易產生拼接裂縫和油漆漆面脫落,產生效率高,成本相對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凹凸的榫槽連接,連接緊密牢靠,結構簡單,不需要槍釘和膠水固定連接,沒有膠水的污染,施工中安裝方便,不容易產生拼接裂縫和油漆漆面脫落,產生效率高,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體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1、豎護墻板2、橫護墻板11、凹槽12、凸臺21、連接凸臺22、連接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圖2中,一種護墻板轉角的連接結構,包括橫護墻板2和豎護墻板I,豎護墻板I的連接處的板面上設有凹槽11,與豎護墻板I的側沿間形成凸臺12,橫護墻板2的連接處的側沿上設有連接凹槽22,與橫護墻板2的板面間形成連接凸臺21,凹槽11與連接凸臺21匹配,凸臺12與連接凹槽22匹配。使用時,橫護墻板2和豎護墻板I之間的轉角處采用凹凸的榫槽連接,連接緊密牢靠,就可以實現橫護墻板2和豎護墻板I可靠連接。該結構不需要槍釘和膠水固定,護板的凹槽采用專用設備加工,標準化程度高,沒有膠水的污染,施工中安裝方便,不容易產生拼接裂縫和油漆漆面脫落,產生效率高,成本相對低。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
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護墻板轉角的連接結構,包括橫護墻板和豎護墻板,其特征是豎護墻板的連接 處的板面上設有凹槽,與豎護墻板的側沿間形成凸臺,橫護墻板的連接處的側沿上設有連接凹槽,與橫護墻板的板面間形成連接凸臺,凹槽與連接凸臺匹配,凸臺與連接凹槽匹配。
專利摘要一種護墻板轉角的連接結構,包括橫護墻板和豎護墻板,豎護墻板的連接處的板面上設有凹槽,與豎護墻板的側沿間形成凸臺,橫護墻板的連接處的側沿上設有連接凹槽,與橫護墻板的板面間形成連接凸臺,凹槽與連接凸臺匹配,凸臺與連接凹槽匹配。本實用新型采用凹凸的榫槽連接,連接緊密牢靠,結構簡單,不需要槍釘和膠水固定連接,沒有膠水的污染,施工中安裝方便,不容易產生拼接裂縫和油漆漆面脫落,產生效率高,成本低。
文檔編號E04F13/076GK202577839SQ20122018428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陳江富, 潘為民 申請人:浙江金凱門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