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邊緣構件采用大直徑金屬波紋圓管留孔和孔內鋼筋搭接連接構造,屬于建筑工程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剪カ墻邊緣構件一般設置在比較重要的受カ較大結構部位,其豎向鋼筋配筋率及配箍特征值要求更為嚴格。因此,邊緣構件的承載能力、變形能力及延性性能是保證剪カ墻乃至整體結構抗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一般按樓層分層預制,豎向鋼筋及混凝土均在水平拼縫處斷開。鑒于邊緣構件的重要性,應首先解決邊緣構件范圍內的豎向鋼筋連接問題、混凝土約束和拼接縫面抗剪能力提高問題。 公知的連接構造,主要通過漿錨搭接連接或漿錨套筒連接解決豎向鋼筋的連接問題,而對混凝土的約束方面如配箍率、水平鋼筋等,仍然采用傳統的現澆設計構造,該構造對豎向鋼筋連續的現澆結構是足夠的,但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豎向鋼筋在該部位斷開,豎向鋼筋在該部位內的搭接或錨固,將使該部位混凝土 (或灌漿料)處于更為復雜的應カ狀態下;上、下邊緣構件拼接縫也采用水泥砂漿坐漿的干接縫連接方式,水平縫的抗剪能力并不高。因此,對于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邊緣構件的連接,應在保證豎向鋼筋受カ連續性的同時,采取措施改善該部位混凝土 (或灌漿料)的約束條件,増加水平拼接縫的“濕”連接面積,増加水平拼縫的抗剪能力,保證剪カ墻邊緣構件混凝土 (或灌漿料)變形能力以及延性性能的充分發揮,從而改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的抗震能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在保證豎向鋼筋的可靠錨固、連續受力的同時,通過相關構造措施,妥善解決混凝土 (或灌漿料)的有效約束問題和有效增加水平拼接縫的濕連接接觸面積提高抗剪能力,同時該連接方法具有制作簡單、施工便利的特點,便于實際工程應用。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包括下層預制剪カ墻板邊緣構件、上層預制剪カ墻板邊緣構件、豎向連接鋼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連續圓形螺旋箍筋、預制剪カ墻板設計箍筋、預制剪カ墻板設計豎向鋼筋、端頭封堵板、后灌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水平鉤頭拉筋、水平鋼筋、接縫周邊坐漿層、進料口和出料ロ,所述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和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內設有預制剪力墻板設計箍筋、預制剪カ墻板設計豎向鋼筋、水平鉤頭拉筋、水平鋼筋,所述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下端設有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大直徑金屬波紋管的上端設有端頭封堵板,大直徑金屬波紋管的側面設有進料ロ,端頭封堵板上設有出料ロ,所述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設有伸出其頂面的豎向連接鋼筋,豎向連接鋼筋設在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內,豎向連接鋼筋外周設有連續圓形螺旋箍筋,所述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內部設有后灌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所述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和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之間設有接縫周邊坐漿層。本實用新型利用豎向連接鋼筋的可靠錨固及其直徑、數量、平面布置的優化,獲得最大截面抵抗矩,充分發揮豎向連接鋼筋的強度,保證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的承載能力;通過剪カ墻板設計箍筋、水平鉤頭拉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及連續圓形螺旋箍筋,對邊緣構件后灌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形成多重約束,顯著提高其受壓變形能力,保證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的延性性能,并可進一歩改善豎向連接鋼筋的錨固性能;通過設置大直徑金屬波紋,有效增加了上、下層預制剪カ墻板邊緣構件間水平拼縫的濕接縫面積,提高其接縫面的抗剪能力。作為優選,根據剪カ墻厚度、箍筋保護層厚度及邊緣構件形狀和尺寸,可靈活設置多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當靠近剪カ墻中性軸的豎向連接鋼筋的強度無需充分發揮時,可適當降低金屬波紋管的高度,在保證剪カ墻承載能力的前提下,進ー步節省材料。作為優選,所述豎向連接鋼筋可采用帶鐓頭形式,可提高其錨固性能,減少錨固長度,從而減少灌注物料,降低材料用量,減少現場施工量。 作為優選,所述大直徑金屬波紋管長度相對豎向連接鋼筋伸出下層預制剪カ墻板長度大50mm。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分層預制,邊緣構件范圍內的連接方法詳述如下下層剪カ墻板邊緣構件預留豎向連接鋼筋,其直徑、數量及平面布置應保證豎向連接鋼筋具有最大的截面抵抗矩,同時,伸出一定長度以滿足錨固要求,為減少其伸出長度,可在鋼筋端頭設置鐓頭;上層剪カ墻板邊緣構件在相應位置預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其直徑應根據剪カ墻厚度、箍筋保護層厚度及邊緣構件尺寸設置為最大尺寸;上、下層剪カ墻板安裝就位時,首先在預留豎向連接鋼筋外周套上連續圓形螺旋箍筋,連續圓形螺旋箍筋外周尺寸應略小于波紋管內徑,然后坐漿、就位,最后灌注細石混凝土或無收縮灌漿料,形成裝配式剪カ墻邊緣構件在大直徑金屬波紋圓管內的受連續螺旋箍筋有效約束的鐓頭鋼筋搭接連接,并以水平拼縫有較大濕接縫面積的裝配整體連接式連接構造。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層預制墻板邊緣構件豎向連接鋼筋通過直徑、數量及平面布置的優化設置,可使豎向連接鋼筋獲得最大截面抵抗矩,在確保剪力墻承載能力的同時,盡量減少鋼筋用量,降低造價;(2)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層預制墻板邊緣構件豎向連接鋼筋可設置鐓頭,改善其錨固條件以減少其伸出長度,進ー步節省鋼筋及金屬波紋管,減少后灌細石混凝土 (或灌漿料)量,降低造價并提高施工速度;(3)本實用新型的預制墻板邊緣構件豎向連接鋼筋錨固范圍內,設置了連續圓形螺旋箍筋,外周采用大直徑金屬波紋管成孔,加上邊緣構件的設計箍筋,對后灌注細石混凝土 (或灌漿料)形成了多重有效約束,充分改善混凝土 (或灌漿料)的變形能力及延性性能;(4)本實用新型的預制墻板邊緣構件豎向連接鋼筋外周設置連續圓形螺旋箍筋直接約束后灌細石混凝土 (或灌漿料),改善其錨固條件,保證豎向搭接連接鋼筋強度的充分發揮,從而保證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承載能力;(5)邊緣構件部位設置了大直徑的金屬波紋管,上、下層預制墻板邊緣構件的水平拼縫在金屬波紋管直徑范圍形成較大面積的濕接縫,有效提高了水平拼接縫的抗剪能力
(6)本實用新型采用金屬波紋管留孔,簡化制作エ藝,保證預制剪カ墻板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波紋管特有的波紋肋形成的凹凸面,可保證后灌細石混凝土 (或灌漿料)與剪カ墻板預制部分混凝土更有效的協同工作。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構造用于暗柱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連接構造用于暗柱的平面不意圖;圖3為圖I的1-1剖面圖;圖4為圖I的2-2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1、2、3、4所示一種裝配式混凝土剪カ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I除設計箍筋6、設計豎向鋼筋7、水平鉤頭拉筋10、水平鋼筋11タト,預留伸出一定長度的豎向連接鋼筋3 ;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2除設計箍筋6、設計豎向鋼筋7、水平鉤頭拉筋10、水平鋼筋11タト,通過預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4成孔,并設置端頭封堵板8、進料ロ 13及出料ロ 14 ;圖I為ー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4內設有四根豎向連接鋼筋3的示意圖,圖2為ー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4內設有三根豎向連接鋼筋3的示意圖;預制剪カ墻板吊裝就位時,在豎向連接鋼筋3外周套上連續圓形螺旋箍筋5,設置接縫周邊坐漿層12,將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2安裝于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I的正確對ロ位置,從進料ロ 13壓カ灌注后灌細石混凝土9,待出料ロ 14冒漿,并穩壓一段時間后停止灌注,最終完成裝配式剪カ墻邊緣構件的連接施工。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豎向連接鋼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連續圓形螺旋箍筋、預制剪力墻板設計箍筋、預制剪力墻板設計豎向鋼筋、端頭封堵板、后灌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水平鉤頭拉筋、水平鋼筋、接縫周邊坐漿層、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和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內設有預制剪力墻板設計箍筋、預制剪力墻板設計豎向鋼筋、水平鉤頭拉筋、水平鋼筋,所述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下端設有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大直徑金屬波紋管的上端設有端頭封堵板,大直徑金屬波紋管的側面設有進料口,端頭封堵板上設有出料口,所述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設有伸出其頂面的豎向連接鋼筋,豎向連接鋼筋設在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內,豎向連接鋼筋外周設有連續圓形螺旋箍筋,所述大直徑金屬波紋管內部設有后灌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所述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和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之間設有接縫周邊坐漿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預制剪力墻板邊緣構件下端設有多個大直徑金屬波紋管。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連接鋼筋采用帶鐓頭形式。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徑金屬波紋管長度相對豎向連接鋼筋伸出下層預制剪力墻板長度大5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邊緣構件連接構造,通過大直徑金屬波紋管留孔,預留豎向連接鋼筋(可帶鐓頭),外套連續圓形螺旋箍筋,后共同插入金屬波紋管內,灌注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實現邊緣構件的可靠連接。豎向連接鋼筋的可靠錨固及其直徑、數量、平面布置的優化,拼接面增加濕接縫面積,保證剪力墻承載能力的充分發揮;剪力墻箍筋及水平拉筋、金屬波紋管、連續圓形螺旋箍筋對后灌細石混凝土(或灌漿料)形成多重有效約束,顯著提高該部位整體性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邊緣構件連接方法,保證了豎向鋼筋的受力連續性,顯著提高了其變形能力和延性性能,提高了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的抗震能力。同時,該方法制作工藝簡單,便于實踐應用。
文檔編號E04B2/00GK202611012SQ20122025576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劉家彬, 郭正興, 朱張峰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