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制構件用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張拉預應力的錨板。
背景技術:
傳統先張法預應張拉錨板,由于擱置于跨度較小的梁間,常采用厚度特別大的厚鋼板,而當跨度特別大時,常采用帶穿鋼筋孔的錨柱或錨梁,錨柱造價高,易生銹,通用性差,使用效率較低。一種鋼筋砼錨柱配合梁式錨板的預應力錨具體系未見報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方便制作、通用性好、且成本低的預應力張拉錨板。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包括面板、腹板和底板,所述面板上設有多個穿鋼筋的通孔,孔兩側垂直于面板至少設有二塊腹板。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還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征所述底板呈工字形、矩形,板中心對應于面板設有多個穿鋼筋通孔或設置至少一個大矩形孔。所述面板通孔兩側的腹板間垂直焊有加勁板。所述面板與底板間在端部焊接有梯形加強板,外側腹板與底板間垂直焊有加強板。所述面板的鋼板厚大于20mm,腹板與底板鋼板厚8_16mm,錨板總高度200-500mm,長度 500-800mm。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梁式錨板剛性好、變形小,鋼絞線張拉應力損失小,所以用鋼量省,造價低;其次,本實用新型因擱置于鋼筋砼錨柱上的錨板其承壓面較大,所以能滿足局部抗壓要求;再次,本實用新型制作不同的預應力梁時錨板更換方便,攤銷費用低;最后本實用新型自重輕,安裝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面板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腹板剖面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底板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底板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底板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7,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張拉鋼板包括面板1、腹板2和底板3,所述面板I上設有多個穿鋼筋的通孔4,孔兩側垂直于面板I至少設有二塊腹板2由面板1、腹板2和底板3組成的梁式錨板,其抗彎能力和抗剪能力大大加強,使錨板自重更輕,撓度更小,造價降低。參見圖4到圖7,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底板3呈工字形或矩形,板中心對應于面板I設有多個穿鋼筋通孔4或設置至少一個大矩形孔7。大于面板尺寸的底板3或兩端尺寸擴大的工字形底板31,其作用是擴大錨板作用于鋼筋砼錨柱的承壓面積,避免預應力鋼筋張拉時,錨柱產生局部承壓破壞而工字形的底板31是為承壓面積不變的前提下減少底板31自重。參見圖2至圖7,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面板I通孔4兩側的腹板間垂直焊有加勁板8,此加勁板8使面板I的受力變單向受力為雙向受力,從而減少面板I
厚度減輕自重。參見圖1至圖7,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面板I與底板3間焊接有梯形加強板5,外側腹板2與底板3間垂直焊有加強板6,此二塊加強板6能使底板3上的反力均勻傳遞到錨板上,避免底板3變形。
權利要求1.一種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包括面板、腹板和底板,其特征是面板上設有多個穿鋼筋的通孔,孔兩側垂直于面板至少設有二塊腹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呈工字形、矩形,板中心對應于面板設有多個穿鋼筋通孔或設置至少一個大矩形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通孔兩側的腹板間垂直焊有加勁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與底板間在端部焊接有梯形加強板,外側腹板與底板間垂直焊有加強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的鋼板厚大于20mm,腹板與底板鋼板厚8_16mm,錨板總高度200-500mm,長度500-800mm。
專利摘要一種先張法預應力張拉錨板,包括面板、腹板和底板,其特征是面板上設有多個穿鋼筋的通孔,孔兩側垂直于面板至少設有二塊腹板。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梁式錨板剛性好、變形小,鋼絞線張拉應力損失小,所以用鋼量省,造價低,同時,本實用新型因擱置于鋼筋砼錨柱上的錨板其承壓面較大,所以能滿足局部抗壓要求。
文檔編號E04C5/12GK202831408SQ20122040174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
發明者楊峰, 蔣興兒, 蔣少洋 申請人:楊眾, 楊峰, 蔣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