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暖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
背景技術:
地暖是地板輻射采暖的簡稱,是以整個地面為散熱器,通過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均勻加熱整個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來達到取暖的目的。與傳統供暖方式相比,地暖具有散熱均勻、舒適,清潔健康,環保節能,美觀大方,安全可罪,超長壽命和聞效隔首等優點。目前的地暖分為水地暖與電地暖兩種。按照目前的行業施工標準來看水地暖是以溫度不高于60°C的熱水為熱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層中的加熱管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電地暖是將外表面允許工作溫度上限為65°C的發熱電纜埋設在地板中,以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實現地面輻射供暖的方式。傳統水地暖/電地暖的缺點是耗能,無論水地暖與電地暖,都須將20公分左右地板加熱后才將溫度輻射進室內,不但等待時間久而且消耗大量能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以改善現有電地暖耗能及升溫慢的缺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包括若干個相互拼接的基本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單元包括外殼本體、碳晶發熱片和低導熱絕熱層,所述低導熱絕熱層填充于所述外殼本體內,所述碳晶發熱片設置于所述外殼本體與低導熱絕熱層之間。優選的,所述外殼本體的材質可采用玻璃鋼、ABS塑料、PP塑料、PE塑料或PS塑料。優選的,所述玻璃鋼內在玻璃鋼成型工藝時添加或不添加高導熱材料。優選的,所述高導熱材料可采用為氧化鋁粉末、石墨、氮化硼、碳化矽或氧化鋅氮化鋁粉末。優選的,所述低導熱絕熱層為聚氨酯泡沫。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最終產品為拼鋪地暖,采用特殊工藝,利用高導熱材料表面散熱,低導熱材料背板設計形成絕熱層,避免能量向下傳遞,單面向上發熱,升溫速度快,減少熱損耗。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包括若干個相互拼接的基本單元,基本單元包括外殼本體2、碳晶發熱片I和低導熱絕熱層3,低導熱絕熱層3填充于外殼本體2內,碳晶發熱片I設置于外殼本體2與低導熱絕熱層3之間。本實施例中,低導熱絕熱層3為聚氨酯粉末。本實施例中,外殼本體2的材質為玻璃鋼,當然也可以采用ABS塑料、PP塑料、PE塑料或PS塑料。為了提高升溫速度,減少熱損耗,玻璃鋼內在玻璃鋼成型工藝時添加有高導熱材料,本實施例中,高導熱材料為氧化鋁粉末,當然也可以采用高導熱材料可采用石墨、氮化硼、碳化矽或氧化鋅氮化鋁粉末。本實用新型采用特殊工藝,利用高導熱材料表面散熱,低導熱材料背板設計形成絕熱層,避免能量向下傳遞,單面向上發熱,升溫速度快,減少熱損耗。本實用新型可置于地板表面,輻射快速且節能(傳統地暖設計于地板結構內,熱能大量被地板吸收后才輻射入室內);而且收納方便,可實現冬天地暖,夏天收納的需求;表面飾材多樣化,可與地毯、木材、地磚結合;采用碳晶板作為供熱源,具遠紅外線熱幅射,有保健作用;可鋪滿房間地面,或局部鋪設使用。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 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相互拼接的基本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單元包括外殼本體、碳晶發熱片和低導熱絕熱層,所述低導熱絕熱層填充于所述外殼本體內,所述碳晶發熱片設置于所述外殼本體與低導熱絕熱層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本體的材質可采用玻璃鋼、ABS塑料、PP塑料、PE塑料或PS塑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鋼內在玻璃鋼成型工藝時添加或不添加高導熱材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導熱材料可采用為氧化鋁粉末、石墨、氮化硼、碳化矽或氧化鋅氮化鋁粉末。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導熱絕熱層為聚氨酯泡沫。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包括若干個相互拼接的基本單元,所述基本單元包括外殼本體、碳晶發熱片和低導熱絕熱層,所述低導熱絕熱層填充于所述外殼本體內,所述碳晶發熱片設置于所述外殼本體與低導熱絕熱層之間。該表面散熱與背面絕熱的拼鋪地暖結構,以改善現有電地暖耗能及升溫慢的缺點。
文檔編號E04F15/02GK202915450SQ201220635519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秦秀芬 申請人:昆山桑德勒電子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