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臨時支撐支座,特別地,涉及一種鋼桁架滑移時使用的臨時支撐支座。
背景技術:
目前的大跨度鋼桁架的累積滑移中需要對桁架端部設置臨時支撐體系。普遍的做法是桁架端部的支撐體系通過焊接連接于桁架端部,頂推過程中為保證鋼桁架的穩定性,通常在臨時支撐體系與滑移裝置連接處設置擋塊,或進行焊接處理等。鋼桁架頂推滑移到位后頂升,拆除臨時支撐體系、將整榀桁架安裝就位。這些做法其連接非常繁瑣,臨時支撐體系不能重復利用,施工速度慢,滑移過程以及頂升卸載時可能會造成桁架中部分構件的力學性能變化和構件的變形,大大影響施工質量和進度。因此,現有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
(I)臨時支撐體系不能重復利用,與桁架及滑移裝置間的連接和拆除較為繁瑣,影響施工速度;
(2)鋼桁架滑移過程中會引起桁架中部分構件的力學性能變化和構件的變形。
現有的技術工作量大,臨時支撐體系的無法重復利用將造成材料的浪費,且難以保證鋼桁架滑移過程中的安全性,容易造成原設計構件的力學性能和幾何性能的變化。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
本發明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包括一底板及兩側板,兩側板垂直于底板同向設置,兩側板間距大于鋼桁架的鋼管直徑,底板上開設有復數個螺栓孔用以穿設螺栓,配合螺母連接滑移裝置,兩側板上設有位置對應的缺口,兩側板上另設有位置對應的圓孔,配合銷軸及螺母以臨時固定鋼桁架。
較佳地,所述底板上開設有4個螺栓孔。
較佳地,所述底板與兩側板一次彎折成型。
較佳地,所述底板與兩側板通過端部焊接成型。
較佳地,兩側板上的缺口為U型缺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支座可重復利用,節約了材料,保證了施工質量和進度。
圖1是 本發明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與鋼桁架端部連接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拆除掉銷軸和螺栓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的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3所示,本發明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I包括一底板10及兩側板20,兩側板20垂直于底板10同向設置,端部焊接于該底板10的兩條側邊上,兩側板間距大于鋼桁架2的鋼管直徑。
底板上開設有復數個螺栓孔101以穿設螺栓11,螺栓11穿過螺栓孔101連接滑移裝置(圖中未示),并通過螺母11與滑移裝置緊固。兩側板20上分別設有缺口 202和圓孔201,所述U型缺口 202在兩側板20上的位置相對應,用于支設千斤頂頂桿60,所述圓孔201在兩側板20上的位置也相對應,且與鋼桁架2耳板50穿孔的位置相對應。鋼桁架2放置于該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I上時,鋼桁架千斤頂頂桿60嵌入缺口 202內,鋼桁架2的耳板50位于兩側板20之間,通過銷軸21依次穿過一側板20的圓孔201,耳板50及另一側板20的圓孔201,再用螺母22固定,即將鋼桁架2臨時固定于該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I上。
固定于該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I上的鋼桁架2滑移到位后,采用千斤頂頂住千斤頂頂桿60,擰開螺母22和螺母12,拆除銷軸21和螺栓11,即可完成本發明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及可拆卸支座I的拆卸。
較佳地,底板10上開設4個螺栓孔101以穿設螺栓11。
較佳地,所述底板10與兩側板20也可一次彎折成型。
較佳地,側板20上的缺口 202為U型缺口。
雖然本發明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以上的實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在沒有脫離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效的變化和修改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及兩側板,兩側板垂直于底板同向設置,兩側板間距大于鋼桁架的鋼管直徑,底板上開設有復數個螺栓孔用以穿設螺栓,配合螺母連接滑移裝置,兩側板上設有位置對應的缺口,兩側板上另設有位置對應的圓孔,配合銷軸及螺母以臨時固定鋼桁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開設有4個螺栓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與兩側板一次彎折成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與兩側板通過端部焊接成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其特征在于,兩側板上的缺口為U型缺口 。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一種鋼桁架空間滑移臨時支撐支座,包括一底板及兩側板,兩側板垂直于底板同向設置,兩側板間距大于鋼桁架的鋼管直徑,底板上開設有復數個螺栓孔用以穿設螺栓,配合螺母連接滑移裝置,兩側板上設有位置對應的缺口,兩側板上另設有位置對應的圓孔,配合銷軸及螺母以臨時固定鋼桁架。
文檔編號E04B1/36GK103243812SQ2013102023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7日
發明者葛杰, 王玉嶺, 王桂玲, 苗冬梅, 馬榮全, 張曉勇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