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瓷器的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瓷器的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用高溫顏料在已經高溫燒結成型的瓷器釉面上繪制裝飾后,再進行1200℃—1350℃的第二次高溫復燒,復燒后冷卻至室溫,復燒及冷卻的時間為20至30個小時,該方法使得顏料與釉面更加密實融合,且色彩更加艷麗、表面更加細潤光亮。
【專利說明】一種瓷器的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陶瓷的顏料裝飾【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瓷器的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
【背景技術】
[0003]在數千年的陶瓷發展過程中,分別形成了無釉、釉下、釉中、釉上及低溫釉面用顏料裝飾的技術,
傳統意義上的陶瓷,一般都是上釉的,形成一層玻璃質釉層。因此也就產生了諸如“釉上” “釉中”和“釉下”的工藝技法,而陶瓷彩繪,基本使用的是耐高溫的化工原料。 所謂“釉下”,指的是將陶瓷胎體在施釉高溫燒成前,就進行陶瓷彩繪(典型的代表就是“青花瓷”)彩繪之后再上釉燒成,此時的圖案是被覆蓋于陶瓷釉藥之下的,因此被稱為“釉下裝飾”,簡稱“釉下”。
所謂“釉中”,則是一個比較新的叫法,在陶瓷坯體上先施釉,然后在施完釉藥的坯體表面進行彩繪裝飾,有時在繪制結束后,再罩一遍釉,以防顏料被擦傷,最后再進行燒成,此時,彩繪顏料是懸浮于釉藥之中的,被稱為“釉中彩”,簡稱“釉中”,事實上,釉中和釉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將彩繪的工藝與燒制結合在一起,讓色彩熔于胎體,起到絕對的保護,持久恒定,只要陶瓷存在,彩繪就存在。 所謂“釉上”,指的是在陶瓷經過高溫煅燒之后,成為陶瓷成品,此時,表面的釉層已經形成,在此基礎上以低溫顏料繪制圖案,再經過800°C前后的烤燒,此時 的圖案是附于陶瓷釉層表面的,如此的裝飾工藝,叫做“釉上彩裝飾”,也簡稱“釉上”。釉上彩繪,由于是附在釉層表面,在強烈的物理摩擦下或者數百年長期的風化作用下,可能會受到磨蝕。
[0004]而“無釉”,則指在未燒結的泥坯上用顏料裝飾后窯燒成形。
[0005]低溫釉面顏料裝飾:是指在成型的瓷器上用顏料裝飾后,只需用700°C — IOOO0C的窯爐復燒后的成形技術;然而,低溫釉面顏料裝飾存在顏料與釉面不能很好的密實融合的問題,由于是在低溫區(比如780°C左右)完成復燒,顏料和釉面僅僅是淺淺的熔合,這就是 申請人:們常見到許多釉上彩的瓷器時間長了或保護不好就會褪色脫落的原因。這種釉上彩裝飾技術的優點主要體現在省時省工省錢,因為窯爐溫度越高,所耗的能源越多,所費的時間越長。而溫度越高,對瓷器的破壞性越大,容易變形且色彩更容易褪變,所以相比12000C -1350°C高溫復燒技術,低溫復燒的成品率是很高的,應該傳承下去。
[0006]瓷器從泥坯到成瓷至少要經過幾十道工序,各種制備參數成千上萬,無法一一列舉。而在成瓷釉面上用顏料繪制后再復燒的裝飾技術,長期以來只有一種,即釆用熔點在7000C -1000°C之間的低溫顏料在溫度控制在700°C _1000°C之間的窯爐中復燒20至30個小時(這個時間包括冷卻過程,最主要是溫度要達到所需要的度數),讓顏料里所含的熔劑鉛與釉面中所含的鉛相熔合后得以完成。這就是 申請人:們通常所說的“釉上彩”瓷器。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低溫釉面顏料裝飾存在顏料與釉面不能很好的密實融合的問題,提供一種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該方法使得顏料與釉面更加密實融合,且色彩更加艷麗、表面更加細潤光亮。
[0008]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瓷器的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用高溫顏料在已經高溫燒結成型的瓷器釉面上繪制裝飾后,再進行1200°C — 1350°C的第二次高溫復燒,復燒后冷卻至室溫,復燒及冷卻的時間為20至30個小時。
[0009]本發明與無釉、釉下、釉中、釉上的傳統顏料裝飾技術的不同之處是必須進行第二次高溫復燒。即必須用1200 0C- 1350°C的高溫復燒20至30個小時(這個時間包括冷卻過程,最主要是溫度要達到所需要的度數),讓顏料里所含的熔劑鉛與釉面中所含的鉛相熔合后得以完成。
[0010]本發明燒制出的瓷器具有以下特點:
1、顏料與釉面更加密實融合;
2、色彩更加艷麗經久;
3、整個表面更加細潤光亮。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發明的工藝與現有技術區別在于,在已經高溫燒結成型的瓷器基礎上,再用高溫顏料在釉面上繪制裝飾,進行1200°C — 1350°C的第二次高溫復燒,復燒后冷卻至室溫,復燒及冷卻的時間為20至30個小時。
[0012]本發明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選用經的住二次高溫復燒的高溫顏料。如果錯用了低溫顏料,經高溫復燒后就會出現顏色減弱、褪色甚至裝飾顏料色彩燒的完全消失。
[0013]2、必須選用高溫燒結成型的瓷器,并對瓷器的釉面硬度要求較高,有些釉面較軟的瓷器,經二次高溫復燒后,會出現顏料裝飾面流淌、變形、和消退的現象。
[0014]3、復燒的窯溫必須達到1200 ° — 1350°,否則所用的高溫顏料就不會很好的融合到已成型的瓷器釉面中去。
[0015]本發明的釉面高溫顏料、高溫瓷器、高溫復燒的裝飾技術,雖沒有低溫釉上彩裝飾技術那樣省時、省工、省錢和成品率高的優勢,但由于是在1200°C至1350°C的高溫窯爐里,被燒的瓷器如同燒紅的鐵塊一樣軟化,這時顏料和釉面是深層次的熔化聚合,等慢慢冷卻出窯后,瓷器的裝飾釉面更加密實細潤,光彩明亮,保存的時間也會更長,尤其對釆用中國書法和水墨畫來繪制裝飾的瓷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
[0016]本發明源于一次重大失誤, 申請人:有幾位幾位友人來景德鎮,其中一位知名書畫家在 申請人:的工作室為大家繪制了十幾只書法瓷瓶。等他們走后, 申請人:象往常一樣,把這批瓷瓶放進低溫電爐(780° C)進行復燒,第二天出爐后,發現復燒后的顏料與釉面完全不融合,一碰就掉,細想原來是 申請人:拿錯了顏料,把高溫顏料當作低溫顏料給他書寫造成的。此時這位書畫家已離開景德鎮,無奈之下,只能試著送到高溫液化氣窯(1270° C )再次復燒,但不敢一次燒完,每次只燒一二只試驗,發現其中有好幾只因釉面較軟,出現流淌而報廢,而成功的幾只釉面都比較硬,鑒此,為了進一步證明這一現象, 申請人:另選了三只釉面較硬的瓷瓶,特地用高溫顏料親自書畫裝飾后,再用1270° C高溫復燒成形,結果這三只瓷瓶的書畫裝飾面特別的光亮細潤,顏料與釉面也融合的更加密實,試驗后的作品經幾位專業人士的細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賞,一致認為: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人專門用高溫顏料在高溫瓷器上裝飾后,再用高溫復燒成形這一新的技術用于瓷器制作。
[0017]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個偶然發現而已,但試想一下,如果這位書畫家沒有離開景德鎮,在發現用錯顏料之后,只會把高溫顏料擦掉,用低溫顏料再寫一遍即可,完全沒有必要再用高溫一次次的去復燒。因為大家都知道高溫復燒的成品率極低,費用又高,根本就沒人去做。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瓷器的高溫釉面顏料裝飾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高溫顏料在已經高溫燒結成型的瓷器釉面上繪制裝飾后,再進行1200°c — 1350°C的第二次高溫復燒,復燒后冷卻至室溫,復燒及冷卻的時間為20至.30個小時。
【文檔編號】C04B41/89GK103467141SQ201310394056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張次緒 申請人:張次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