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屬于建筑物保溫工程【技術領域】,以解決現有的墻面保溫系統存在的消防隱患問題,在滿足保溫隔熱要求的前提下,達到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該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在墻面上依次形成界面層和混合砂漿層;步驟二:在一部分混合砂漿層上鋪設龍骨;步驟三:在另一部分混合砂漿層上形成一保溫層,保溫層為STP板;步驟四:在保溫層和龍骨上形成一中間層;步驟五:在中間層上形成一飾面層。本發明提供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因為保溫層采用STP板,保溫層質量輕、厚度薄,從而使得由STP板作為保溫層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
【專利說明】 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物保溫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背景技術】
[0002]墻面保溫系統作為建設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的一項主導性的節能技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目前,墻面保溫系統有兩種:一種是膨脹聚苯板墻面保溫系統(簡稱EPS系統),另一種是擠塑聚苯板墻面保溫系統(簡稱XPS系統),膨脹聚苯板與擠塑聚苯板都屬于阻燃型的材料,其燃燒性能只能達到BI級的難燃標準,未能達到A級不燃標準,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引發明火的可能,使得施工現場存在消防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的墻面保溫系統存在的消防隱患問題,在滿足保溫隔熱要求的前提下,達到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6]步驟一:在所述墻面上依次形成界面層和混合砂漿層;
[0007]步驟二:在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鋪設龍骨;
[0008]步驟三:在另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形成一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為STP板;
[0009]步驟四:在所述保溫層和所述龍骨上形成一中間層;以及
[0010]步驟五:在所述中間層上形成一飾面層。
[0011 ] 優選地,所述步驟三包括:
[0012]在另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形成粘結層;以及
[0013]在所述粘結層上形成所述保溫層,使所述保溫層附著在所述混合砂漿層上。
[0014]優選地,所述粘結層的材料為砂漿或者石膏。
[0015]優選地,所述粘結層的厚度為2mm?3mm。
[0016]優選地,所述中間層為石膏板。
[0017]優選地,所述石膏板厚度為IOmm?14mm。
[0018]優選地,所述飾面層為涂料飾面層或瓷磚飾面層。
[001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20]1、在本發明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中,因為保溫層采用STP板,STP板除了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外,并且其燃燒性能能夠達到A級不燃標準,避免了因為保溫層而引發明火的可能,從而消除了施工現場存在火災的安全隱患。
[0021]2、在本發明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中,因為STP材料具有無毒、綠色環保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使得由STP板組成的保溫層質量輕、厚度薄,并且其使用壽命可以達到與建筑物同等壽命,從而使得由STP板作為保溫層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圖;
[0023]圖2至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的各步驟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墻面保溫系統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提出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0026]如【背景技術】中所介紹,傳統墻面保溫系統中的保溫層都屬于難燃級的材料,并未達到不燃標準,從而導致火災安全隱患問題的存在。
[0027]發明人發現,STP (超薄真空絕熱材料)材料具有優異的保溫性能,其導熱系數能夠達到小于0.008w/(m.Κ),而傳統的EPS材料的導熱系數則要高于0.022w/ (m-K);此外,STP材料還具有非常優異的阻燃效果,其燃燒性能能夠達到A級不燃標準。而且,STP材料還具有密度低、無毒、綠色環保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發明人巧妙的利用了 STP材料的上述優點,在墻面保溫系統中使用STP材料作為保溫層,既提高了保溫效果又避免了引起明火而導致的火災安全隱患。
[0028]下面結合圖1至圖5,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
[0029]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30]步驟一:在墻面上依次形成界面層和混合砂漿層;
[0031]具體來說,如圖2所示,首先在所述墻面上形成界面層,用于改善不同墻面的表面粘結性,所述界面層可以選擇界面砂漿或者界面劑;然后在界面層上形成一混合砂漿層1,用于固定后續步驟中的龍骨。可選的,所述混合砂衆層I厚度為15_?20_。
[0032]步驟二:在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鋪設龍骨;
[0033]繼續參考圖2,在一部分混合砂漿層I上固定安裝龍骨6,使另外一部分混合砂漿層I暴露出來。
[0034]步驟三:在另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形成一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為STP板;
[0035]保溫層3選擇由STP材料制成的STP板,因為STP材料具有保溫、不燃、密度低、無毒、綠色環保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因此采用STP板做成的保溫層可以達到保溫阻燃的效果,從而采用STP板制成的墻面保溫系統既提高了保溫效果又避免了引起明火而導致的火災安全隱患。
[0036]具體來說,繼續參考圖2,在暴露出來的另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I上形成保溫層3,保溫層3的表面與龍骨6的表面齊平。圖5為步驟三完成后的平面示意圖,結合圖2和圖5,龍骨6的存在可以承載保溫層3的部分負荷,從而改善保溫層3的表面機械性能。
[0037]為了提高保溫層3與墻面上的混合砂漿層I的粘結強度,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可以選擇先在另一部分混合砂漿層I上形成一粘結層2,然后在粘結層2上再形成保溫層3,從而使保溫層3牢固地附著在混合砂漿層I上。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對于在潮濕環境下使用的墻面保溫系統來說,粘結層2可以選擇為具有防潮效果的砂漿材料;而對于在普通環境下使用的墻面保溫系統來說,粘結層2可以選擇價格更低的石膏材料。優選地,粘結層的厚度為2mm?3mm。
[0038]步驟四:在所述保溫層和所述龍骨上形成一中間層;
[0039]如圖3所示,在保溫層3和龍骨6上形成中間層4。由于龍骨有比較好的強度,因此中間層4可以選擇比較廉價的石膏板,可選的,中間層4的厚度為IOmm?14mm。
[0040]步驟五:在所述中間層上形成一飾面層。
[0041 ] 接著,如圖4所示,在中間層4上形成一飾面層5,所述飾面層5通過中間層4與保溫層3粘結在一起,至此形成了墻面保溫系統。
[0042]通常,飾面層5可以根據建筑物的實際使用場合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材料,例如:涂料飾面層或瓷磚飾面層。
[0043]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墻面保溫系統包括:依次形成于墻面上的一界面層和一混合砂衆層I ;形成于一部分混合砂衆層I上的龍骨6 ;形成于另一部分混合砂衆層I上的一保溫層3,保溫層3為STP板;形成于保溫層3與龍骨6上的中間層4 ;以及形成于中間層4上的一飾面層5。
[0044]在本發明提供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中,因為保溫層采用STP板,STP板除了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外,并且其燃燒性能能夠達到A級不燃標準,避免了因為保溫層而引發明火的可能,從而消除了施工現場存在火災的安全隱患。而且,由于STP材料具有無毒、綠色環保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使得由STP板組成的保溫層質量輕、厚度薄,并且其使用壽命可以達到與建筑物同等壽命,從而使得由STP板作為保溫層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
[0045]上述描述僅是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描述,并非對本發明范圍的任何限定,本發明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揭示內容做的任何變更、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所述墻面上依次形成界面層和混合砂漿層; 步驟二:在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鋪設龍骨; 步驟三:在另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形成一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為STP板; 步驟四:在所述保溫層和所述龍骨上形成一中間層;以及 步驟五:在所述中間層上形成一飾面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包括: 在另一部分所述混合砂漿層上形成粘結層;以及 在所述粘結層上形成所述保溫層,使所述保溫層附著在所述混合砂漿層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層的材料為砂漿或石膏。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層的厚度為2mm ?3mm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為石膏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厚度為IOmm ?14mm0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墻面保溫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飾面層為涂料飾面層或瓷磚飾面層。
【文檔編號】E04B1/80GK103510630SQ201310451566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7日
【發明者】王海龍, 谷志旺, 周君, 邢文杰 申請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青島科瑞新型環保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