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轎廂以及采用該種轎廂的智能泊車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轎廂以及采用該種轎廂的智能泊車系統,所述智能轎廂沿外設的軌道運行,包括車輪、固定底板、升降平臺、伸縮托條、控制器以及托放板;所述智能泊車系統,包括多層結構的立體式車庫、控制系統,以及由控制系統控制的在車庫中運行的一臺以上的智能轎廂。本發明無需采用大型升降機進行運送,采用小型電機帶動索帶和伸縮桿協調運行,無需無人駕駛技術,就可以精確控制轎廂的運行,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控制精度高且易于實現;多個單元入口和出口保證了停車取車時,各單元可以同時工作,提高了停車取車效率;采用多層設計,使同樣面積停車場的泊車位成倍增加。
【專利說明】一種智能轎廂以及采用該種轎廂的智能泊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轎廂以及采用該種轎廂的智能泊車系統,用于智能泊車、停車、取車。
【背景技術】
[0002]傳統停車場的停車方式,主要是司機將車開到傳統泊車位;取車方式,主要是司機走到泊車位,將車開出停車場,整個過程全部人工,無智能可言。傳統停車場的使用面積利用率過低。
[0003]現有的智能停車場一般入口、出口較少,當出現很多汽車需要同時停車或取車時,其停車、取車的速度緩慢;且工作中,均需用到大型升降機升降車輛,不僅效率低,且制造成本聞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傳統停車場的使用面積利用率不高;以及現有的智能停車場無法進行較多汽車的同時停車或取車,高峰期停車、取車耗時過長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轎廂,包括車輪、固定底板、升降平臺、伸縮托條、控制器以及托放板;車輪固定在固定底板的底部且沿外設的軌道運行,升降平臺設置在固定底板上,伸縮托條設置在升降平臺的上表面;控制器控制升降平臺升降以及伸縮托條的伸縮;伸縮托條兩端處于伸展狀態時與托放板連為一體,伸縮托條兩端處于收縮狀態時與托放板分離。
[0006]送車時,空轎廂收到泊車指令后,首先運行到某一空置的泊車位上,伸縮托條由收縮狀態變為伸展狀態,將放置在泊車墩上的托放板取走,此時,伸縮托條處于伸展狀態,托放板與轎廂連為一體,并運行至入口處,將需要泊車的車輛載入,所述托放板用于托放汽車輪胎,此時,車主便可離開;轎廂沿軌道運行到前述空置的泊車位泊車時,升降平臺下降,托放板被擱置在外設的泊車墩上并被壓在汽車輪胎下,伸縮托條兩端收縮,伸縮托條與托放板分離;取車時,伸縮托條兩端伸展,托放板與轎廂連為一體,升降平臺上升后,轎廂通過托放板將汽車托起,離開泊車墩,再沿軌道運行至出口處,車主即可將車開走,在車輛開走后,有托放板的空轎廂再次開回前述空泊車位,將托放板重新放置在泊車墩上。該種智能轎廂可以滿足將車輛運送至任何空置的泊車位的目的,且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本發明中托放板與伸縮托條的連接關系可以是直接托起,例如:托放板底部設置半圓形托槽,伸縮托條直接伸入托槽將托放板整個托起;或者伸縮托條與托放板為插入式連接,例如:托放板上開設有連接通孔,供伸縮托條直接插入連接。升降平臺的升降距離在I飛厘米之間,例如2厘米。
[0007]—種智能泊車系統,包括立體式車庫、控制系統,以及在車庫中運行的一臺以上的智能轎廂;所述立體式車庫為多層結構,每一層包括一個以上的并排設置的泊車單元,所述泊車單元包括一條主車軌道和一條以上的從車軌道,從車軌道可設置在主車軌道的同一側或者設置在主車軌道的兩側,同一側的從車軌道之間平行設置,主車軌道的兩端可分別設置為入口、出口,也可選用任意一端同時作為入口和出口,從車軌道一端與主車軌道連通,另一端連通泊車位;所述泊車位上設置泊車墩,泊車墩設置于從車軌道的兩側,用于托放前述托放板;所述立體式車庫中,相鄰的層之間通過車輛坡道和一個以上的行走道連通;每一個泊車單元配置一臺智能轎廂,智能轎廂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沿主車軌道、從車軌道、泊車位往復運動。本發明通過智能轎廂沿主車軌道、從車軌道、泊車位往復運動,實現停車取車,達到將車輛自動送入、送出泊車位的目的,簡單易行,且每個泊車單元獨立設置,多個泊車單元可同時泊車取車,加快了泊車取車速度,而多層結構的設置,使得同樣的停車面積內,停車的量能成倍加大。前述主車軌道和從車軌道的連接處均呈斷點狀,以方便智能轎廂在兩軌道之間切換行車方向,其設置仿照現有的火車車軌拐彎處設計。
[0008]為提高智能轎廂在軌道轉彎處運行的穩定度,所述從車軌道與主車軌道的連接處的傾斜角在30°飛0°之間,且為弧形連接過渡。
[0009]為便于控制、提高智能轎廂的運行精確性,所述控制系統包括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包括主車軌道牽引索帶、泊車位牽引伸縮桿,所述主車軌道兩端各設一個電機,電機與智能轎廂之間均通過主車軌道牽引索帶連接;所述主車軌道牽引索帶與電機連接的一端可收放的繞接電機輸出軸;所述泊車位牽引伸縮桿一端連接控制電機,另一端設置鉤子用于鉤住智能轎廂。智能轎廂在主車軌道上運行時,兩臺電機同步運轉,一收一放,且轉速相同,準確控制智能轎廂在主車軌道上的位置,主車軌道牽引索帶將智能轎廂牽引到有空位的從車軌道的入口處;泊車時,位于泊車位內的泊車位牽引伸縮桿伸出并鉤住智能轎廂并將其拖入泊車位內,通過電機精確控制伸縮桿的縮放距離,可以非常精確的控制智能轎廂在從車軌道上的位置,此時,控制主車軌道牽引索帶放長,并跟隨智能轎廂一起進入泊車位;取車時,泊車位牽引伸縮桿將泊車位上的智能轎廂推到主車軌道上,通過主軌道上的兩臺電機和泊車位上控制牽引伸縮桿的電機的協調運行,使得整個過程中,索帶一直處于繃緊的狀態。由于智能轎廂的運行通過上述牽引裝置牽引,有效的克服了轎廂運行中的慣性影響,保證了控制的精確度,起到了無人駕駛轎廂技術同樣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建立智能車庫的成本。
[0010]為提高車主進出停車場的安全和舒適度,汽車從前述車輛坡道與各層的交匯處,分別進入各層的各單元入口 ;前述行走道包括一個以上的旋轉式樓梯,上下層之間位置對應的各單元的入口或出口處通過前述旋轉式樓梯到達車庫的頂部或底部,旋轉式樓梯的頂部可通過天橋安全到達人行道,旋轉式樓梯的底部可通過隧道到達人行道。當運用于地下車庫時,可設置隧道;當運用于地面車庫時,可設置天橋;此外,通過車輛坡道連接各層,使車輛能直接開至各層的各單元入口,或從各層的各單元出口直接開出,大大加快了停車、取車的效率。
[0011]本發明的優點是:無需采用大型升降機進行運送,采用小型電機帶動索帶和伸縮桿協調運行,無需無人駕駛技術,就可以精確控制轎廂的運行,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控制精度高且易于實現;多個單元入口和出口保證了停車取車時,各單元可以同時工作,提高了停車取車效率;采用多層設計,使同樣面積停車場的泊車位成倍增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2]圖1是本發明軌道的結構示意圖(智能轎廂在主軌道上運行)。
[0013]圖2是本發明軌道的結構示意圖(智能轎廂在從軌道上運行)。
[0014]圖3是本發明智能泊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連接狀態)。
[0015]圖4是本發明智能泊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分離狀態)。
[0016]圖5是本發明立體車庫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發明智能泊車系統,包括立體式車庫、控制系統,以及在車庫中運行的一臺以上的智能轎廂。
[0018]如圖1和圖2所示,與智能轎廂3配合的運行軌道包括主車軌道1、與主車軌道I連通的一條以上的從車軌道2,從車軌道2可設置在主車軌道I的同一側或者設置在主車軌道I的兩側,同一側的從車軌道2之間平行設置,本實施例中,從車軌道2均設置于主車軌道I的一側,主車軌道I的兩端分別設置為入口、出口,從車軌道2 —端與主車軌道I連通,另一端連通泊車位;所述泊車位上設置泊車墩4,泊車墩4設置于從車軌道2的兩側;從車軌道2與主車軌道I呈45度夾角連接,且連接處呈弧形連接以便智能轎廂3能較好的在兩軌道之間來回運行,所述主車軌道I的兩端各設置一個電機1-1,電機1-1與智能轎廂3之間通過主車軌道牽引索帶連接,所述主車軌道牽引索帶與電機1-1連接的一端可收放的繞接電機1-1輸出軸;所述從車軌道2的端頭為泊車位,泊車位上設置泊車位牽引伸縮桿2-1,所述泊車位牽引伸縮桿2-1 —端連接控制電機,另一端設置鉤子用于鉤住智能轎廂3,前述泊車位的軌道兩邊還各設置兩個木質泊車墩4。
[0019]泊車時,泊車位牽引伸縮桿2-1將位于從車軌道2與主車軌道I交叉口處的智能轎廂3鉤入空置的泊車位,
取車時,泊車位牽引伸縮桿2-1將泊車位上的智能轎廂3推到主車軌道I上。
[0020]智能轎廂3在主車軌道上運行時,兩臺電機1-1同步運轉,一收一放,且轉速相同,準確控制智能轎廂3在主車軌道I上的位置,主車軌道牽引索帶將智能轎廂3牽引到有空位的從車軌道2的入口處,位于泊車位內的泊車位牽引伸縮桿2-1伸出并鉤住智能轎廂3并將其拖入泊車位內,通過電機精確控制伸縮桿2-1的縮放距離,可以非常精確的控制智能轎廂3在從車軌道2上的位置;此時,控制主車軌道牽引索帶放松,并跟隨智能轎廂3 —起進入泊車位,待取出或放置完汽車后,再由泊車位牽引伸縮桿2-1將智能轎廂3推出泊車位至主車軌道I,此時,主車軌道牽弓I索帶收緊,并重新根據需要向出口處或者入口處運行。
[0021]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智能轎廂3包括車輪3-1、固定底板3-2、升降平臺3-3、伸縮托條3-4、控制器以及托放板3-5 ;車輪3-1固定在固定底板3-2的底部且沿前述軌道運行,升降平臺3-3設置在固定底板3-2上,伸縮托條3-4設置在升降平臺3-3的上表面;控制器控制升降平臺3-3升降以及伸縮托條3-4的伸縮;伸縮托條3-4兩端處于伸展狀態時與托放板3-5連為一體,伸縮托條3-4兩端處于收縮狀態時與托放板3-5分離。
[0022]送車時,伸縮托條3-4處于伸展狀態,托放板3-5與轎廂連為一體,所述托放板3_5用于托放汽車輪胎;轎廂運行到泊車位,泊車時,升降平臺3-3下降,托放板3-5被擱置在外設的泊車墩4上并被壓在汽車輪胎下,伸縮托條3-4兩端收縮,伸縮托條3-4與托放板3-5分離;取車時,伸縮托條3-4兩端伸展,托放板3-5與轎廂連為一體,升降平臺3-3上升后,轎廂通過托放板3-5將汽車托起,離開泊車墩。
[0023]如圖5所示,所述立體式車庫為多層結構,本實施例以三層為例,且以入口和出口合一為例,每一層包括二十個并排設置的泊車單元,每單元有二十個泊車位,相鄰的層之間通過一個車輛坡道5和一個以上的行走道6連通;汽車從前述車輛坡道5與各層的交匯處,分別進入各層的各單元入口 ;取車時的過程正好相反;前述行走道6包括一個以上的旋轉式樓梯,上下層之間位置對應的各單元的入口或出口處通過前述旋轉式樓梯到達車庫的頂部或底部,旋轉式樓梯的頂部可通過天橋安全到達人行道,旋轉式樓梯的底部可通過隧道到達人行道。當運用于地下車庫時,可設置隧道;當運用于地面車庫時,可設置天橋;此外,通過車輛坡道連接各層,使車輛能直接開至各層的各單元入口,大大加快了停車和取車的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轎廂,其特征是,包括車輪、固定底板、升降平臺、伸縮托條、控制器以及托放板;車輪固定在固定底板的底部且沿外設的軌道運行,升降平臺設置在固定底板上,伸縮托條設置在升降平臺的上表面;控制器控制升降平臺升降以及伸縮托條的伸縮;伸縮托條兩端處于伸展狀態時與托放板連為一體,伸縮托條兩端處于收縮狀態時與托放板分離。
2.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轎廂構成的智能泊車系統,其特征是:包括立體式車庫、控制系統,以及在車庫中運行的一臺以上的智能轎廂; 所述立體式車庫為多層結構,每一層包括一個以上的并排設置的泊車單元,所述泊車單元包括一條主車軌道和一條以上的從車軌道,從車軌道可設置在主車軌道的同一側或者設置在主車軌道的兩側,同一側的從車軌道之間平行設置,主車軌道的兩端可分別設置為入口、出口,也可選用任意一端同時作為入口和出口,從車軌道一端與主車軌道連通,另一端連通泊車位;所述泊車位上設置泊車墩,泊車墩設置于從車軌道的兩側,用于托放前述托放板; 所述立體式車庫中,相鄰的層之間通過車輛坡道和一個以上的行走道連通; 每一個泊車單元配置一臺智能轎廂,智能轎廂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沿主車軌道、從車軌道、泊車位往復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泊車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從車軌道與主車軌道的連接處的傾斜角在30°飛0°之間,且為弧形連接過渡。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泊車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統包括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包括主車軌道牽引索帶、泊車位牽引伸縮桿,所述主車軌道兩端各設一個電機,電機與智能轎廂之間均通過主車軌道牽引索帶連接;所述主車軌道牽引索帶與電機連接的一端可收放的繞接電機輸出軸;所述泊車位牽引伸縮桿一端連接控制電機,另一端設置鉤子用于鉤住智能轎廂。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泊車系統,其特征是,汽車從前述車輛坡道與各層的交匯處,分別進入各層的各單元入口 ;前述行走道包括一個以上的旋轉式樓梯,上下層之間位置對應的各單元的入口或出口處通過前述旋轉式樓梯到達車庫的頂部或底部,旋轉式樓梯的頂部可通過天橋安全到達人行道,旋轉式樓梯的底部可通過隧道到達人行道。
【文檔編號】E04H6/18GK103590637SQ201310657599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張政山 申請人:張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