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00-360份、水泥125-160份、煤矸石30-50份、礦粉45-60份、石子50-80份、細沙100-150份、硅粉25-45份、增塑劑5-8份、減水劑7.5-10.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25-0.45,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低成本混凝土制作簡單、產品合格率高、成本較低、節約能源、吸水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去除異味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防霉、防蟲功能。
【專利說明】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及其制作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混凝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煤炭被廣泛地用作工業生產的燃料,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推動了工業的向前發展,煤炭燃燒熱量高,廣泛應用于鋼鐵、化工、采礦、冶金等工業,但是,煤炭燃燒后也會產生大量的粉煤灰,粉煤灰也是燃煤電廠排出的主要固體廢物,據了解,目前可吸入顆粒物造成的空氣環境污染已成為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形成的揚塵就是其中很重要的“貢獻者”。并且,粉煤灰長期堆積占用土地,嚴重影響周邊村民的生產和生活,大量的粉煤灰給環境帶來了較大的隱患,因此,如何將粉煤灰應用于建材工業是利國利民,擺在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較低、吸水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去除異味功能的低成本混凝土及其制作工藝。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00-360份、水泥125-160份、煤矸石30-50份、礦粉45-60份、石子50-80份、細沙100-150份、硅粉25-45份、增塑劑5_8份、減水劑7.5-10.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25-0.45,所述粉煤灰直徑小于等于8微米,所述煤矸石直徑小于等于15微米,且所述煤矸石中不含有石子,所述石子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細沙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減水劑為亞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鈉聚合物。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低成本混凝土還包括4-6份的起泡劑,所述起泡劑為烷基苯橫酸酷和烷基釀硫酸酷的混`合物。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60份、水泥130-150份、煤矸石30-50份、礦粉50-60份、石子50-65份、細沙100-120份、硅粉30-40份、增塑劑5-8份、減水劑7.5-10.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35-0.4。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50份、水泥135份、煤矸石40份、礦粉55份、石子60份、細沙100份、硅粉40份、增塑劑6份、減水劑8份、起泡劑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38-0.4。
[0008]一種低成本混凝土的制作工藝,所述低成本混凝土為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低成本混凝土,其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組分進行篩選,稱取篩選后的上述組分備用,
(2)將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礦粉、石子、細沙、硅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體備用,
(3)將水分為兩份,第一份為80%的水量,第二份為20%的水量,
(4)在第一份水中加入增塑劑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將水溶液與步驟(2)中的混合粉體充分混合攪拌,靜置20-40分鐘,(5)在第二份水中加入減水劑充分攪拌,并且將攪拌均勻的水溶液倒入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再次進行混合攪拌,完成混凝土的制作。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低成本混凝土成本較低、節約能源、吸水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去除異味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防霉、防蟲功能,本發明低成本混凝土的制作工藝操作簡單、操作過程易于控制,產品合格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1]實施例1
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05份、水泥125份、煤矸石32份、礦粉45份、石子50份、細沙101份、硅粉25份、增塑劑5.5份、減水劑7.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3,通過篩子進行篩選過濾,使得所述粉煤灰直徑小于等于8微米,所述煤矸石直徑小于等于15微米,且所述煤矸石中不含有石子,所述石子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細沙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減水劑為亞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鈉聚合物。
[0012]其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組分進行篩選,稱取篩選后的上述組分備用,
(2)將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礦粉、石子、細沙、硅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體備用,
(3)將水分為兩份,第一份為80%的水量,第二份為20%的水量,
(4)在第一份水中加入增塑劑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將水溶液與步驟(2)中的混合粉體充分混合攪拌,靜置20-40分鐘,
(5)在第二份水中加入減水劑充分攪拌,并且將攪拌均勻的水溶液倒入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再次進行混合攪拌,完成混凝土的制作。如若是用來鋪設地面、墻壁,即可使用濕態的上述混凝土進行鋪設,待其自然凝固,即在鋪設后的前3-5天,每5-8小時澆水一次,澆水量為混凝土重量的30-50%,鋪設6天之后,停止澆水,若是用來制作樓板、磚瓦,即可使用上述濕態的混凝土在模型中制備預成型體,10-15分鐘后,待其初步凝固后,將其放置在受控的潮濕環境中硬化,所述受控的潮濕環境濕度保持在50-60%,并且在其上覆上濕草氈,避免太陽光直射,自然硬化2-3天,即可得到所需成品。
[0013]使用這種混凝土鋪設的地面吸水率更高,吸水率達到6.5%,并且具有去除異味的作用,非常適用于養殖區,即能保持地面的干燥,又能去除一定的異味,在室溫條件下,在濕度為30-45%的條件下,5.5小時能夠去除80%的異味,而增加環境濕度,當濕度達到60-65%時,3.5個小時即可去除掉80%的異味,即保證了粉煤灰的二次利用,節約了資源,又能達到使用需求,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4]實施例2
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60份、水泥150份、煤矸石45份、礦粉55份、石子60份、細沙125份、硅粉30份、增塑劑7.5份、減水劑10.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4,同樣的通過篩子篩選過濾上述組分,使得所述粉煤灰直徑小于等于8微米,所述煤矸石直徑小于等于15微米,且所述煤矸石中不含有石子,所述石子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細沙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減水劑為亞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鈉聚合物。
[0015]其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組分進行篩選,稱取篩選后的上述組分備用,
(2)將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礦粉、石子、細沙、硅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體備用,
(3)將水分為兩份,第一份為80%的水量,第二份為20%的水量,
(4)在第一份水中加入增塑劑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將水溶液與步驟(2)中的混合粉體充分混合攪拌,靜置40分鐘,
(5)在第二份水中加入減水劑充分攪拌,并且將攪拌均勻的水溶液倒入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再次進行混合攪拌,完成混凝土的制作。
[0016]使用這種混凝土鋪設的地面吸水率達到8.8%,并且具有去除異味的作用,在室溫條件下,在濕度為30-45%的條件下,4-5小時能夠去除80%的異味,而增加環境濕度,當濕度達到60-65%時,3-4小時即可去除掉75%的異味,非常適用于養殖區,即保證了粉煤灰的二次利用,節約了資源,又能達到使用需求,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7]實施例3
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55份、水泥152份、煤矸石50份、礦粉48份、石子76份、細沙105份、硅粉30份、增塑劑8份、減水劑7.8份、所述低成本混凝土還包括4份的起泡劑,所述起泡劑為烷基苯磺酸酯和烷基醚硫酸酯的混合物,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32,所`述粉煤灰直徑小于等于8微米,所述煤矸石直徑小于等于15微米,且所述煤矸石中不含有石子,所述石子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細沙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減水劑為亞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鈉聚合物。
[0018]其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組分進行篩選,稱取篩選后的上述組分備用,
(2)將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礦粉、石子、細沙、硅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體備用,
(3)將水分為兩份,第一份為80%的水量,第二份為20%的水量,
(4)在第一份水中加入增塑劑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將水溶液與步驟(2)中的混合粉體充分混合攪拌,靜置20分鐘,
(5)在第二份水中加入減水劑充分攪拌,并且將攪拌均勻的水溶液倒入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再次進行混合攪拌,完成混凝土的制作。若是用來制作樓板、磚瓦,即可使用上述濕態的混凝土在模型中制備預成型體,10-15分鐘后,待其初步凝固后,將其放置在受控的潮濕環境中硬化,所述受控的潮濕環境濕度保持在50-60%,并且在其上覆上濕草氈,避免太陽光直射,自然硬化2-3天,即可得到所需成品,這種樓板或磚瓦,坍落度保持在170-185_,適宜使用在承受壓力不大的畜牧養殖業中,或者用于制作儲存糧草的倉庫,成本比普通的混凝土減少20-35%,在完全不影響使用的條件下,吸水率高,吸水率能夠達到9.5%,并且具有防霉、防蟲功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混凝土還具有吸附異味的作用。
[0019]實施例4
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55份、水泥158份、煤矸石45份、礦粉57份、石子78份、細沙149份、硅粉42份、增塑劑5.5份、減水劑8份、所述低成本混凝土還包括6份的起泡劑,所述起泡劑為烷基苯磺酸酯和烷基醚硫酸酯的混合物,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45,所述粉煤灰直徑小于等于8微米,所述煤矸石直徑小于等于
15微米,且所述煤矸石中不含有石子,所述石子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細沙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減水劑為亞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鈉聚合物。
[0020]其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組分進行篩選,稱取篩選后的上述組分備用,
(2)將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礦粉、石子、細沙、硅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體備用,
(3)將水分為兩份,第一份為80%的水量,第二份為20%的水量,
(4)在第一份水中加入增塑劑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將水溶液與步驟(2)中的混合粉體充分混合攪拌,靜置30分鐘,
(5)在第二份水中加入減水劑充分攪拌,并且將攪拌均勻的水溶液倒入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再次進行混合攪拌,完成混凝土的制作。如若是用來鋪設地面、墻壁,即可使用濕態的上述混凝土進行鋪設,待其自然凝固,即在鋪設后的前3天,每5小時澆水一次,澆水量為混凝土重量的35%,鋪設6天之后,停止澆水,若是用來制作樓板、磚瓦,即可使用上述濕態的混凝土在模型中制備預成型體,15分鐘后,待其初步凝固后,將其放置在受控的潮濕環境中硬化,所述受控的潮濕環境濕度保持在55%,并且在其上覆上濕草氈,避免太陽光直射,自然硬化2-3天,即可得到所需成品。這種混凝土成品,適宜使用在承受壓力不大的畜牧養殖業中的地面或者墻體,或者用于制作儲存糧草的倉庫,成本比普通的混凝土減少20%,在完全不影響使用的條件下,吸水率高,吸水率能夠達到6%,并且具有防霉、防蟲功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混凝土還具有吸附異味的作用,在室溫條件下,即使在25%以下的濕度下,6-10小時也能去除掉55%以上的異味,`并且節約了能源,成本較低。
[0021]本發明低成本混凝土通過二次利用粉煤灰,節約能源,即降低了混凝土的材料成本,又提高了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并且具有去除異味的性能,非常適用于畜牧養殖領域或者糧草儲備領域,本發明低成本混凝土的制作工藝操作簡單、操作過程易于控制,產品合格率聞。
[0022]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低成本混凝土制作簡單、產品合格率高、成本較低、節約能源、吸水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去除異味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防霉、防蟲功能。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成本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00-360份、水泥125-160份、煤矸石30-50份、礦粉45-60份、石子50-80份、細沙100-150份、硅粉25-45份、增塑劑5-8份、減水劑7.5-10.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25-0.45,所述粉煤灰直徑小于等于8微米,所述煤矸石直徑小于等于15微米,且所述煤矸石中不含有石子,所述石子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細沙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所述減水劑為亞甲基二甲基二萘磺酸鈉聚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混凝土還包括4-6份的起泡劑,所述起泡劑為烷基苯橫酸酷和烷基釀硫酸酷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60份、水泥130-150份、煤矸石30-50份、礦粉50-60份、石子50-65份、細沙100-120份、硅粉30-40份、增塑劑5-8份、減水劑7.5-10.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35-0.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混凝土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粉煤灰350份、水泥135份、煤矸石40份、礦粉55份、石子60份、細沙100份、硅粉40份、增塑劑6份、減水劑8份、起泡劑5份,其余為水,并且水膠比保持在0.38-0.4。
5.一種低成本混凝土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混凝土為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低成本混凝土,其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組分進行篩選,稱取篩選后的上述組分備用, (2)將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礦粉、石子、細沙、硅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體備用, (3)將水分為兩份,第一份為80%的水量,第二份為20%的水量, (4)在第一份水中加入增塑劑充分攪拌,攪拌均勻后將水溶液與步驟(2)中的混合粉體充分混合攪拌,靜置20-40分鐘, (5)在第二份水中加入減水劑充分攪拌,并且將攪拌均勻的水溶液倒入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再次進行混合攪拌,完成混凝土的制作。
【文檔編號】C04B18/08GK103803878SQ201310734266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毛榮良 申請人:蘇州市興邦化學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