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90163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包括位于模具的中間下部的底模,模具前后側的側模板;模板左右側的端模板;模具頂部的蓋板,以及側模板與端模板上的連接緊固裝置,側模板與端模板通過定位銷定位,通過螺栓栓接緊固,同時端模板與側模板緊靠在底模上,上面蓋有蓋板,共同圍城模具的型腔;側模板設置有側模板開合裝置,端模板設置有端模板開合裝置;蓋板設置有蓋板開合裝置;側模板包括前側模板和后側模板;所述的端模板包括左端模板和右端模板;蓋板包括左蓋板和右蓋板。本實用新型將鋼筋混凝土管片生產工藝流程簡化,開合模具不再依靠人力,而是采用液壓油缸開合,本實用新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操作工人的使用量,并且可以避免人為誤操作。
【專利說明】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專用機械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鋼筋混凝土管片自動開合式模具,用于生產鋼筋混凝土管片,依靠其內部型腔澆筑混凝土成型管片。
【背景技術】
[0002]隧道采用隧道掘進機進行施工時,需要鋼筋混凝土管片為掘進機提供掘進反力和對開挖過的斷面進行及時支護,鋼筋混凝土管片是由管片模具生產的。
[0003]現在常用的鋼筋混凝土管片模具不論是水平平移開合還是旋轉開合,都是靠操作工人人力操作實現。對于水平平移開合式模具,開模時,首先由工人用扳手松開各個模板上的緊固螺栓,然后用撬杠等工具輕輕撬動模具端、側模,待模具端、側模與管片之間露出一定的縫隙之后再由工人將其拉開,從而實現開模過程;合模時,首先由工人將端、側模模板推到靠在底模上,然后再用扳手緊固各模板上的緊固螺栓,從而實現合模過程。對于旋轉開合式模具,開模時,首先由工人用扳手松開各個模板間的緊固螺栓,然后用扳手轉動開合模雙向牙螺栓,使端側模板與管片漸漸分離,直至完成開模過程;合模時,首先由工人用扳手反向旋轉開合模雙向牙螺栓,直至模板靠緊底模,然后由工人將各個模板之間的緊固螺栓上緊,從而完成合模過程。
[0004]由于上述的模具開合過程都需要人工來進行操作,依附人力,大量的管片生產時,增加了人工的工作操作量,同時因為人工各人的力量等有差別,容易造成人為的誤操作。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將鋼筋混凝土管片生產工藝流程簡化,開合模具不再依靠人力,而是采用液壓油缸開合,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操作工人的使用量,并且可以避免人為誤操作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7]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包括位于模具的中間下部的底模1,位于模具前后側的側模板;位于模板左右側的端模板;位于模具頂部的蓋板,以及位于側模板與端模板上的連接緊固裝置14,其特征在于:側模板與端模板之間通過定位銷定位,通過螺栓栓接緊固,同時端模板與側模板緊靠在底模I上,上面蓋有蓋板,共同圍城模具的型腔;所述的側模板設置有側模板開合裝置,端模板設置有端模板開合裝置;蓋板設置有蓋板開合裝置;所述的側模板包括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 ;所述的端模板包括左端模板4和右端模板5 ;所述的蓋板包括左蓋板6和右蓋板7 ;
[0008]所述的側模開合裝置的側模板與底模之間設置有側模開合油缸,側模開合油缸包括前側模開合油缸8和后側模開合油缸9 ;所述的前側模開合油缸8的液壓油缸缸桿通過前側模板2上設有的銷軸孔與前側模板2鉸接,前側模開合油缸8的缸筒與底模I上設有的銷軸孔鉸接;所述的后側模板開合油缸9的液壓油缸缸桿通過后側模板3上設有的銷軸孔與后側模板3鉸接,后側模開合油缸9的缸筒與底模I上設有的銷軸孔鉸接;[0009]所述的側模開合裝置一種為滾輪導軌開合裝置,前側模開合油缸8和后側模開合油缸9 一端與底模I鉸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連接,前側模板2在前側模開合油缸8、后側模板3在后側模開合油缸9的驅動下,分別相對底模I進行水平平動開合;
[0010]所述的側模開合裝置另一種為旋轉開合裝置,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的底部耳板分別于底模I上對應的耳板鉸接,前側模開合油缸8和后側模開合油缸9 一端與底模I鉸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鉸接,前側模板2在前側模開合油缸8、后側模板3在后側模開合油缸9的驅動下,分別以相對底模I旋轉的方式進行開合;
[0011]所述的與前側模板2鉸接的前模板開合油缸8和與后側模板3鉸接的后側模板開合油缸9均屬于側模板開合裝置的部件;
[0012]所述的端模板開合裝置為旋轉開合裝置,端模板上設置有銷軸孔,底模I相對應的部位設置有與端模板相配合的銷軸孔,端模板鉸接在底模I上,端模板以相對底模I旋轉的方式實現開合;端模板與底模I之間設置有端模板開合油缸;所述的端模板開合油缸的缸桿與端模板鉸接,缸筒與底模鉸接;
[0013]所述的與左端模板4鉸接的左端模板開合油缸10和與右端模板5鉸接的右端模板開合油缸11均屬于端模板開合裝置的部件;
[0014]所述的蓋板開合裝置為旋轉開合裝置,蓋板與底模I之間鉸接有蓋板開合油缸,通過蓋板開合油缸的伸縮實現蓋板的打開或關閉;蓋板開合油缸的缸桿與蓋板鉸接,缸筒與底模鉸接;
[0015]所述的左蓋板6鉸接的左蓋板開合油缸12和與右蓋板7鉸接的右蓋板開合油缸
13均屬于蓋板開合裝置的部件。
[0016]積極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鋼筋混凝土管片生產工藝流程簡化,開合模具不再依靠人力,而是采用液壓油缸開合,本發明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操作工人的使用量,并且可以避免人為誤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側模板開合裝置示意圖。
[0019]圖3是端模板開合裝置示意圖。
[0020]圖4是蓋板開合裝置示意圖。
[0021]圖中為:底模1、前側模板2、后側模板3、左端模板4、右端模板5、左蓋板6、右蓋板
7、前側模板開合油缸8、后側模板開合油缸9、左端模板開合油缸10、右端模板開合油缸11、左蓋板開合油缸12、右蓋板開合油缸13、連接緊固裝置14。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3]如圖1所示,底模是模具的基礎,位于模具的中間下部;前、后側模板分別位于模具的前、后側,;左、右端模板分別位于模具的左右側;左右蓋板位于模具的頂部;側模板與端模板之間通過定位銷定位,通過螺栓栓接緊固,端模板與側模板緊靠在底模上,上面蓋上蓋板,他們共同圍成模具的型腔。
[0024]如圖2所示,側模板開合裝置有兩種:一種是滾輪導軌開合裝置,以平移的方式實現前、后側模板的開合,開合模時,在側模板開合模裝置驅動下,前、后側模板相對底模水平平動,實現開合模;另一種是旋轉開合裝置,前、后側模板上都留有銷軸孔,底模的前、后相對應的部位有與側模板相配合的銷軸孔,將前、后側模板分別鉸接在底模上,前、后側模板以相對底模旋轉的方式實現各自的開合;以上兩種模具開合方式的動力均來自于側模液壓油缸的伸縮,液壓油缸缸桿與側模板鉸接,缸筒與底模鉸接。
[0025]如圖3所示,端模板的開合裝置是旋轉開合裝置,左、右端模板上都留有銷軸孔,底模左、右相對應的部位有與端模板相配合的銷軸孔,將左、右端模板分別鉸接在底模上,左、右端模板以相對底模旋轉的方式實現各自的開合;端模板開合的動力來自于模板液壓油缸的伸縮,液壓油缸缸桿與端模板鉸接,缸筒與底模鉸接。
[0026]如圖4所示,蓋板開合裝置是旋轉開合裝置,蓋板通過蓋板開合裝置打開或關閉;蓋板開合的動力來自于液壓油缸的伸縮,蓋板液壓油缸缸桿與蓋板鉸接,缸筒與底模鉸接;
[0027]本實用新型將鋼筋混凝土管片生產工藝流程簡化,開合模具不再依靠人力,而是采用液壓油缸開合,本發明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操作工人的使用量,并且可以避免人為誤操作。
[0028]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進等,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包括位于模具的中間下部的底模(1),位于模具前后側的側模板;位于模板左右側的端模板;位于模具頂部的蓋板,以及位于側模板與端模板上的連接緊固裝置(14),其特征在于:側模板與端模板之間通過定位銷定位,通過螺栓栓接緊固,同時端模板與側模板緊靠在底模(I)上,上面蓋有蓋板,共同圍城模具的型腔;所述的側模板設置有側模板開合裝置,端模板設置有端模板開合裝置;蓋板設置有蓋板開合裝置;所述的側模板包括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所述的端模板包括左端模板(4)和右端模板(5);所述的蓋板包括左蓋板(6)和右蓋板(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模開合裝置的側模板與底模之間設置有側模開合油缸,側模開合油缸包括前側模開合油缸(8)和后側模開合油缸(9);所述的前側模開合油缸(8)的液壓油缸缸桿通過前側模板(2)上設有的銷軸孔與前側模板(2)鉸接,前側模開合油缸(8)的缸筒與底模(I)上設有的銷軸孔鉸接;所述的后側模板開合油缸(9)的液壓油缸缸桿通過后側模板(3)上設有的銷軸孔與后側模板(3)鉸接,后側模開合油缸(9)的缸筒與底模(I)上設有的銷軸孔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模開合裝置一種為滾輪導軌開合裝置,前側模開合油缸(8)和后側模開合油缸(9) 一端與底模(I)鉸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連接,前側模板(2)在前側模開合油缸(8)、后側模板(3)在后側模開合油缸(9)的驅動下,分別相對底模(I)進行水平平動開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模開合裝置另一種為旋轉開合裝置,前側模板(2 )和后側模板(3 )的底部耳板分別于底模(I)上對應的耳板鉸接,前側模開合油缸(8)和后側模開合油缸(9) 一端與底模(I)鉸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前側模板(2)和后側模板(3)鉸接,前側模板(2)在前側模開合油缸(8)、后側模板(3)在后側模開合油缸(9)的驅動下,分別以相對底模(I)旋轉的方式進行開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與前側模板(2)鉸接的前模板開合油缸(8)和與后側模板(3)鉸接的后側模板開合油缸(9)均屬于側模板開合裝置的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模板開合裝置為旋轉開合裝置,端模板上設置有銷軸孔,底模(I)相對應的部位設置有與端模板相配合的銷軸孔,端模板鉸接在底模(I)上,端模板以相對底模(I)旋轉的方式實現開合;端模板與底模(I)之間設置有端模板開合油缸;所述的端模板開合油缸的缸桿與端模板鉸接,缸筒與底模(I)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與左端模板(4)鉸接的左端模板開合油缸(10)和與右端模板(5)鉸接的右端模板開合油缸(11)均屬于端模板開合裝置的部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板開合裝置為旋轉開合裝置,蓋板與底模(I)之間鉸接有蓋板開合油缸,通過蓋板開合油缸的伸縮實現蓋板開合裝置的打開或關閉;蓋板開合油缸的杠桿與蓋板鉸接,缸筒與底模(I)鉸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開合式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蓋板(6)鉸接的左蓋板開合油缸(12)和與右蓋板(7)鉸接的右蓋板開合油缸(13)均屬于蓋板開合裝置的部件。
【文檔編號】B28B21/82GK203391093SQ201320505511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于鵬, 王柏松, 邢泊 申請人:中鐵隧道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