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涉及橋梁工程領域,具體涉及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鋼筋下料,所加工的鋼筋應先調直后再下料,切口端面與鋼筋軸線垂直;第二步,機械加工,加工絲扣的牙形,螺紋必須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絲扣內的禿牙部分累計長度小于一扣周長的1/2,嚴格控制絲頭長度,絲頭加工后護套防護,護套應有足夠的長度;第三步,套絲頭保護套;第四步,工地連接。本發明施工簡便、工藝性能良好、接頭質量可靠、不受鋼筋焊接性的制約、可全候施工、節約鋼材和能源、且無環境污染。
【專利說明】公路橋梁工程粧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領域,具體涉及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
技術背景
[0002]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高速公路得到了大力發展,因地質情況特殊等原因,在某些路段需要采用樁基礎,此時多種連接技術供選擇,但是,這些連接技術有的產生的效果不能達到所需要求,部分能達到要求的但是成本很高,同時會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鋼筋機械連接方法是通過連接件的機械咬合作用或鋼筋端面的承壓作用,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方法,具有施工簡便、工藝性能良好、接頭質量可靠、不受鋼筋焊接性的制約、可全候施工、節約鋼材和能源、且無環境污染。
[0004]本發明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鋼筋下料,所加工的鋼筋應先調直后再下料,切口端面與鋼筋軸線垂直,不能有馬蹄形或撓曲,下料時,用砂輪切割機或專用切割設備下料,不得采用氣割下料;
第二步,機械加工,鋼筋絲頭要在鋼筋滾壓機上進行,各類絲頭的螺紋加工長度應符合技術提供的基本技術參數要求,加工絲扣的牙形,螺紋必須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絲扣內的禿牙部分累計長度小于一扣周長的1/2,嚴格控制絲頭長度,不能隨意過長或過短,絲頭加工后護套防護,護套應有足夠的長度,直徑32mm的鋼筋標準絲頭為32±3mm,力口長型絲頭長度大于80mm ;
第三步,套絲頭保護套,已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的絲頭要加以保護,鋼筋一端絲頭戴上保護帽,另一端擰上連接套,并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待用;
第四步,工地連接,鋼筋連接時,鋼筋的規格和連接套的規格一致,并確保絲頭和連接套的絲扣干凈、無損,連接接頭使用管鉗或專用扳手擰緊,使兩個鋼筋絲頭在套筒中間頂緊,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露,加長型接頭的外露絲扣數不受限制,但應有明顯標記,現場安裝時,要在安裝完畢后,擰開螺母進行檢查鋼筋實際間隙,兩鋼筋之間的間隙應盡量小,最大不能大于6mm。
[0005]本發明施工簡便、工藝性能良好、接頭質量可靠、不受鋼筋焊接性的制約、可全候施工、節約鋼材和能源、且無環境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0006]本發明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鋼筋下料,所加工的鋼筋應先調直后再下料,切口端面與鋼筋軸線垂直,不能有馬蹄形或撓曲,下料時,用砂輪切割機或專用切割設備下料,不得采用氣割下料;
第二步,機械加工,鋼筋絲頭要在鋼筋滾壓機上進行,各類絲頭的螺紋加工長度應符合技術提供的基本技術參數要求,加工絲扣的牙形,螺紋必須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絲扣內的禿牙部分累計長度小于一扣周長的1/2,嚴格控制絲頭長度,不能隨意過長或過短,絲頭加工后護套防護,護套應有足夠的長度,直徑32mm的鋼筋標準絲頭為32±3mm,力口長型絲頭長度大于80mm ;
第三步,套絲頭保護套,已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的絲頭要加以保護,鋼筋一端絲頭戴上保護帽,另一端擰上連接套,并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待用;
第四步,工地連接,鋼筋連接時,鋼筋的規格和連接套的規格一致,并確保絲頭和連接套的絲扣干凈、無損,連接接頭使用管鉗或專用扳手擰緊,使兩個鋼筋絲頭在套筒中間頂緊,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露,加長型接頭的外露絲扣數不受限制,但應有明顯標記,現場安裝時,要在安裝完畢后,擰開螺母進行檢查鋼筋實際間隙,兩鋼筋之間的間隙應盡量小,最大不能大于6mm。
[0007]本發明施工簡便、工藝性能良好、接頭質量可靠、不受鋼筋焊接性的制約、可全候施工、節約鋼材和能源、且無環境污染。
【權利要求】
1.公路橋梁工程樁基礎鋼筋機械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鋼筋下料,所加工的鋼筋應先調直后再下料,切口端面與鋼筋軸線垂直,不能有馬蹄形或撓曲,下料時,用砂輪切割機或專用切割設備下料,不得采用氣割下料; 第二步,機械加工,鋼筋絲頭要在鋼筋滾壓機上進行,加工絲扣的牙形,螺紋必須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絲扣內的禿牙部分累計長度小于一扣周長的1/2,嚴格控制絲頭長度,不能隨意過長或過短,絲頭加工后護套防護,護套應有足夠的長度; 第三步,套絲頭保護套,已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的絲頭要加以保護,鋼筋一端絲頭戴上保護帽,另一端擰上連接套,并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待用; 第四步,工地連接,鋼筋連接時,鋼筋的規格和連接套的規格一致,并確保絲頭和連接套的絲扣干凈、無損,連接接頭使用管鉗或專用扳手擰緊,使兩個鋼筋絲頭在套筒中間頂緊,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露,加長型接頭的外露絲扣數不受限制,但應有明顯標記,現場安裝時,要在安裝完畢后,擰開螺母進行檢查鋼筋實際間隙,兩鋼筋之間的間隙應盡量小,最大不能大于6mm。
【文檔編號】E04G21/12GK104196243SQ201410385971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張淑芬 申請人:陜西啟源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