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樁基施工領域,具體為一種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樁基礎為公路橋梁和鐵路橋梁的基礎工程,適用于各類等級公路和鐵路工程的基 礎工程。公知,橋梁樁基礎所用鋼筋籠一般由鋼筋加工廠集中加工制作,但是以往加工鋼筋 籠的胎具使用起來繁瑣,并且一個胎具只能用于一個鋼筋籠的加工,施工工序繁瑣,鋼筋籠 的主筋和箍筋間距不易控制,而且影響施工進度鋼筋籠施工質量又不易控制。如要保證施 工進度和施工質量需要投入較大人力和物力,這樣既耽誤工期,又嚴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 力,工程施工質量又得不到保證。隨著該領域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采用半圓形專用胎具進 行鋼筋籠的加工和制作,此胎具的最大缺點是只是適用于鋼筋籠的主筋間距和順直度的控 制,施工鋼筋籠的箍筋時需要把鋼筋籠主骨架從胎具上轉移至平地上再進行箍筋的施工作 業,并且在鋼筋籠加工的胎具上無法進行箍筋間距的控制,整個鋼筋籠加工不能形成流水 作業,既浪費人力物力,又占用較大場地,且施工工序仍然比較繁瑣,工作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鋼筋籠加工與制作時施工工序繁瑣、工作效率低等問 題,提供一種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包括胎具、鋼筋 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以及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所述胎具包含若干間隔排列在水平地 面上、且平行設置的一組長條形鋼筋籠主筋排放底座,每個底座上間隔固定有定位凸柱,相 鄰定位凸柱之間的距離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相等,相鄰底座上的定位凸柱位置一一對應;所 述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由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等長的第一直桿和位于第一直桿兩端、并 分別與相鄰鋼筋籠主筋勾接的卡柱構成;所述的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包含手柄、固定 于手柄末端并且用于鋼筋籠箍筋與主筋緊貼的分叉式卡桿,卡桿與手柄的連接處固定有位 于手柄一側的第二直桿,第二直桿兩端固定有分別與相鄰鋼筋籠箍筋間距相等的定位柱。所述的底座由砌筑在水平地面上的基礎底座和固定在基礎底座上的角鋼構成。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該加工工具由可拆卸的胎具、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 卡具以及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三部分共同構成了鋼筋籠加工裝置,其中胎具主要作用 是用于控制鋼筋籠主筋間距,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主要作用是在鋼筋籠加工過程中檢 查主筋間距是否符合要求,而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主要作用是控制箍筋間距和便于箍 筋與主筋焊接的,最重要的是胎具是可以拆卸重復利用的,當本工程結束后至需要稍加修 改或不需修改即可用于下一個工程的施工使用,而且胎具適用于各類橋梁樁基礎鋼筋籠的 加工和制作,工序簡單,加工鋼筋籠所用時間可以大大節省,并且可以達到多個鋼筋籠平行 和流水作業,鋼筋籠加工與制作的質量可以得到保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制作簡單、設計巧妙、使用簡便,使鋼筋籠加工的工序簡單、時間縮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時鋼筋 加工的質量可以得到較好控制,可廣泛應用于所有樁基礎鋼筋籠加工領域。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胎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結構示意圖;圖中1_底座;2-定位凸柱;3-第一直桿;4-卡柱;5-手柄;6-卡桿;7_第二直 桿;8-定位柱;9-基礎底座;10-角鋼。
具體實施方式
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包括胎具、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以及鋼筋籠箍筋間 距控制卡具,如圖1所示,所述胎具包含若干間隔排列在水平地面上、且平行設置的一組長 條形鋼筋籠主筋排放底座1,單個底座尺寸可視鋼筋籠大小、重量和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底 座的橫向長度可視工作面大小確定,縱向間距及底座數量可視工作面大小確定以及實際需 要制作鋼筋籠的長度確定,如圖2、3所示,每個底座上間隔固定有定位凸柱2,相鄰定位凸 柱之間的距離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相等,相鄰底座1上的定位凸柱2位置一一對應,底座1由 砌筑在水平地面上的基礎底座9和固定在基礎底座9上的角鋼10構成,定位凸柱2固定在 角鋼10上方,基礎底座可采用混凝土或磚砌結構;如圖4所示,所述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 具由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等長的第一直桿3和位于第一直桿3兩端、并分別與相鄰鋼筋籠主 筋勾接的卡柱4構成;如圖5所示,所述的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包含手柄5、固定于手 柄5末端并且用于鋼筋籠箍筋與主筋緊貼的分叉式卡桿6,卡桿6與手柄5的連接處固定有 位于手柄一側的第二直桿7,第二直桿7兩端焊接有分別與相鄰鋼筋籠箍筋間距相等的定 位柱8,手柄長度視舒適程度決定,卡桿的作用是在焊接主筋與箍筋時,通過該手柄施力使 得主筋與箍筋緊貼在一起,便于焊接。
權利要求一種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胎具、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以及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所述胎具包含若干間隔排列在水平地面上、且平行設置的一組長條形鋼筋籠主筋排放底座(1),每個底座上間隔固定有定位凸柱(2),相鄰定位凸柱之間的距離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相等,相鄰底座(1)上的定位凸柱(2)位置一一對應;所述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由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等長的第一直桿(3)和位于第一直桿(3)兩端、并分別與相鄰鋼筋籠主筋勾接的卡柱(4)構成;所述的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包含手柄(5)、固定于手柄(5)末端并且用于鋼筋籠箍筋與主筋緊貼的分叉式卡桿(6),卡桿(6)與手柄(5)的連接處固定有位于手柄一側的第二直桿(7),第二直桿(7)兩端固定有分別與相鄰鋼筋籠箍筋間距相等的定位柱(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其特征是底座(1)由砌筑在水平地 面上的基礎底座(9)和固定在基礎底座(9)上的角鋼(10)構成,定位凸柱(2)固定在角鋼 (10)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樁基施工領域,具體為一種樁基礎鋼筋籠加工裝置,解決現有鋼筋籠加工與制作時施工工序繁瑣、工效低等問題,包括胎具、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胎具包含一組長條形鋼筋籠主筋排放底座,底座上間隔固定有定位凸柱,相鄰定位凸柱間距與鋼筋籠主筋間距相等,相鄰底座上定位凸柱位置一一對應;鋼筋籠主筋間距控制卡具由第一直桿和位于第一直桿兩端的卡柱構成;鋼筋籠箍筋間距控制卡具包含手柄、分叉式卡桿,卡桿與手柄連接處固定有第二直桿,第二直桿兩端固定有定位柱。制作簡單、設計巧妙、使用簡便,鋼筋籠加工工序簡單,節省了人力、物力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可廣泛應用于所有樁基礎鋼筋籠加工領域。
文檔編號B21F31/00GK201644679SQ20102017091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2日
發明者田永鑄, 袁振洪, 郭靖 申請人: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