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及墻體砌筑方法

文檔序號:1913040閱讀:942來源:國知局
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及墻體砌筑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及墻體砌筑方法,主要由混凝土底腳、混凝土肩、混凝土凸緣、凹口、保溫板和混凝土肋等組成。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底腳、混凝土肩和混凝土凸緣,三者高度相等,使砌塊側面整體形成人字型。本發明的效果和優點是砌筑過程采用干作業施工,施工簡單方便經濟,能夠適用于不同的自保溫墻體的要求。
【專利說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及墻體砌筑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及墻體砌筑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砌塊的生產和應用與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及居住狀況有密切的關系。我國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產品結構調整、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的提高、施工應用技術的完善,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建材與建筑節能事業的發展,并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產生積極地作用。砌塊建筑作為一種適合我國國情的建筑形式,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抗震性能較為突出;施工技術方便、速度快;減輕建筑物自重;提高砌筑效率;節約材料;減少運輸量;降低工程造價。這無疑有著廣闊的前景,但在砌體結構中,砌塊的熱工性能一直是建筑節能中最大的問題,單一的砌塊墻體在砌塊的非保溫部位、砌筑的接縫等部位存在熱橋,使保溫效果不理想,節能效果不突出。因此,隔斷單一保溫砌塊材料的熱橋,提高砌塊的外墻保溫性能,對建筑物的保溫節能和綠色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0003]目前研究開發的自保溫砌塊有中國專利號201110107200.3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復合自保溫砌塊”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247051.6公開了一種名稱為“X形自保溫砌塊”的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020920.9公開了一種名稱為“外墻自保溫砌塊”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210598.9公開了一種名稱為“泡沫混凝土夾心自保溫砌塊”的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185178.7公開了一種名稱為“非同質混凝土復合自保溫砌塊”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 201010555170.8公開了一種名稱為“無熱橋格構式自保溫砌塊”的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110277104.3公開了一種名稱為“輕質粉煤灰多排孔自保溫砌塊”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110364481.0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混凝土自保溫砌塊”的發明專利。然而一些自保溫砌塊的接縫處的熱橋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另外一些簡易墻體砌筑較復雜,砌塊很難重復使用。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及墻體砌筑方法。它提高了外墻的保溫效果,有效地解決了建筑節能的問題,并且砌筑過程采用干作業,施工簡單方便經濟,能夠適用于不同的自保溫墻體的要求。
[0005]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一種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分為標準砌塊和封頂配塊,所述標準砌塊側面整體形成人字型結構,即截面為底面帶有凹口的凸字型,內部澆注混凝土,分為混凝土底腳、混凝土肩、混凝土凸緣和混凝土肋幾部分,所述凹口兩側為混凝土底腳,混凝土底腳上端為混凝土肩,在混凝土底腳和混凝土肩部位上下貫通間隔設置有保溫板,且保溫板位于混凝土底腳的中間,兩排保溫板交錯設置,同排相鄰保溫板間形成混凝土肋,保溫板的厚度為混凝土底腳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凹口與混凝土凸緣相配合,且混凝土底腳、混凝土肩和混凝土凸緣,三者高度相等,兩個混凝土底腳和凹口的寬度均相等,且寬度與高度相等;混凝土凸緣的寬度為砌塊厚度的三分之一,混凝土凸緣和兩側的混凝土肩將砌塊沿厚度方向三等分;混凝土凸緣的長寬相等,長度為砌塊長度的六分之一,三個混凝土凸緣和混凝土肩將砌塊沿長度方向六等分。
[0006]進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凸緣為正方體。
[0007]進一步地,所述封頂配塊側面整體為凹字型結構,與標準砌塊相應結構尺寸相同,配合標準砌塊封頂。
[0008]本發明所述保溫砌塊的砌筑方法為:L型墻體的墻角砌塊端部為混凝土肩(2)的一側向外,另一側墻體砌塊端部為混凝土凸緣(3)的一側與該砌塊相接,不同行砌塊豎向縫相錯開三分之一砌塊長度,既豎向每隔兩行砌塊豎向投影重合;不同行砌塊的混凝土凸緣(3)與凹口(4)相互插接,頂層砌塊采用封頂砌塊。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最大的優點是砌筑過程采用干作業施工,施工簡單方便經濟,能夠適用于不同的自保溫墻體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側立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正立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封頂砌塊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一字型墻體砌筑方法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不同行砌塊壓縫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L型墻體砌筑方法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砌筑墻體的端面示意圖。
[0011]圖中,I為混凝土底腳;2為混凝土肩;3為混凝土凸緣;4為凹口 ;5為保溫板;6為混凝土肋,為I層豎向縫;8為2層豎向縫;9為3層豎向縫。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砌塊分為標準砌塊和封頂配塊,所述標準砌塊側面整體形成人字型結構,即截面為底面帶有凹口 4的凸字型,內部澆注混凝土,分為混凝土底腳1、混凝土肩2、混凝土凸緣3和混凝土肋6幾部分,所述凹口 4兩側為混凝土底腳1,混凝土底腳I上端為混凝土肩2,在混凝土底腳I和混凝土肩2部位上下貫通間隔設置有保溫板5,且保溫板5位于混凝土底腳I的中間,兩排保溫板交錯設置,同排相鄰保溫板5間形成混凝土肋6,保溫板5的厚度為混凝土底腳I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凹口 4與混凝土凸緣3相配合,且混凝土底腳1、混凝土肩2和混凝土凸緣3,三者高度相等,即:hl=h2=h3,兩個混凝土底腳I和凹口 4的寬度均相等,且寬度與高度相等,S卩:Wl=W2=h3 ;混凝土凸緣3的寬度為砌塊厚度的三分之一,即W4=W1=W2,混凝土凸緣3和兩側的混凝土肩2將砌塊沿厚度方向三等分;混凝土凸緣3的長寬相等,長度為砌塊長度的六分之一,S卩:L1=1/6L,3個混凝土凸緣3和混凝土肩2將砌塊沿長度方向六等分。
[0013]所述混凝土凸緣3為正方體。所述封頂配塊側面整體為凹字型結構,與標準砌塊相應結構尺寸相同,配合標準砌塊封頂。
[0014]本發明保溫砌塊的砌筑方法,砌筑L型墻體的墻角砌塊端部為混凝土肩2的一側向外,另一側墻體砌塊端部為混凝土凸緣3的一側與該砌塊相接,如圖6所示,不同行砌塊豎向縫相錯開三分之一砌塊長度,既豎向每隔兩行砌塊豎向投影重合,砌筑后形成I層豎向縫7、2層豎向縫8、3層豎向縫9 ;不同行砌塊的混凝土凸緣3與凹口 4相互插接,頂層砌塊采用封頂砌塊。其他規定均按《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分為標準砌塊和封頂配塊,所述標準砌塊側面整體形成人字型結構,即截面為底面帶有凹口(4)的凸字型,內部澆注混凝土,分為混凝土底腳(1)、混凝土肩(2)、混凝土凸緣(3)和混凝土肋¢)幾部分,所述凹口(4)兩側為混凝土底腳(1),混凝土底腳(1)上端為混凝土肩(2),在混凝土底腳(1)和混凝土肩(2)部位上下貫通間隔設置有保溫板(5),且保溫板(5)位于混凝土底腳(1)的中間,兩排保溫板交錯設置,同排相鄰保溫板(5)間形成混凝土肋¢),保溫板(5)的厚度為混凝土底腳(1)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凹口(4)與混凝土凸緣(3)相配合,且混凝土底腳(1)、混凝土肩⑵和混凝土凸緣(3),三者高度相等,兩個混凝土底腳⑴和凹口(4)的寬度均相等,且寬度與高度相等;混凝土凸緣(3)的寬度為砌塊厚度的三分之一,混凝土凸緣(3)和兩側的混凝土肩(2)將砌塊沿厚度方向三等分;混凝土凸緣(3)的長寬相等,長度為砌塊長度的六分之一,三個混凝土凸緣(3)和混凝土肩(2)將砌塊沿長度方向六等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凸緣(3)為正方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頂配塊側面整體為凹字型結構,與標準砌塊相應結構尺寸相同,配合標準砌塊封頂。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字型干作業施工保溫砌塊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L型墻體的墻角砌塊端部為混凝土肩(2)的一側向外,另一側墻體砌塊端部為混凝土凸緣(3)的一側與該砌塊相接,不同行砌塊豎向縫相錯開三分之一砌塊長度,既豎向每隔兩行砌塊豎向投影重合;不同行砌塊的混凝土凸緣(3)與凹口(4)相互插接,頂層砌塊采用封頂砌塊。
【文檔編號】E04C1/41GK104453075SQ20141058241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張延年, 汪青杰, 鄭怡, 徐春一 申請人:沈陽建筑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