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的上部均連接有放散煙囪,第一換向管的底部插接在第一窯體中,第二換向管的底部門插接在第二窯體中,所述進料斗呈Y字形,進料斗的兩個開口端分別與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的鉤端部連接,進氣管的一端與第一換向管連通;所述袋式除塵器連接于放散煙囪的輸出端,氮氣脈沖噴吹裝置安裝在殼體上部并與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濾袋安裝在殼體內,所述濾袋的袋體由不銹鋼纖維燒結氈制成,所述的不銹鋼纖維燒結氈的表面設有一層聚四氟乙烯膜。本發明將鍛燒石灰石過程中產生的廢熱合理地利用起來,不但有利于提高鍛燒石灰的質量,而且同時也降低了能耗。
【專利說明】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冶金石灰是現代冶煉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造渣劑。石灰在煉鋼除渣過程中應能迅速溶解,并具有較快的成渣速度,能較早地形成高堿度爐渣。因此,要求石灰的化學成分穩定,而且主要成分氧化鈣含量高,雜質成分少,并具有較高的活性度、較快的反應能力。石灰是在石灰窯煅燒石灰石而得到的,除了鍛燒工藝對石灰的質量有較大影響外,石灰窯的結構也是一大因素。目前多數石灰窯是單一的鍛燒窯,在鍛燒過程中,產生的廢熱直接排放到大氣中,不但污染了大氣,而且鍛燒過程中的能耗也較高,不利于能源的節約。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本發明將鍛燒石灰石過程中產生的廢熱合理地利用起來,不但有利于提高鍛燒石灰的質量,而且同時也降低了能耗。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包括第一窯體、第二窯體、并流殼體、第一換向管、第二換向管、進料斗、進氣管、袋式除塵器、風機以及排氣筒,第一窯體和第二窯體的一端插接在并流殼中,并流殼體的底部設有出料斗,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呈豎鉤形,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的上部均連接有放散煙囪,第一換向管的底部插接在第一窯體中,第二換向管的底部門插接在第二窯體中,所述進料斗呈Y字形,進料斗的兩個開口端分別與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的鉤端部連接,進氣管的一端與第一換向管連通;所述袋式除塵器連接于放散煙囪的輸出端,袋式除塵器包括殼體、氮氣脈沖噴吹裝置、濾袋,殼體的下部設有廢氣入口管,殼體的上部設有廢氣出口管,殼體的底部設有排灰管,氮氣脈沖噴吹裝置安裝在殼體上部并與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濾袋安裝在殼體內,所述濾袋的袋體由不銹鋼纖維燒結氈制成,所述的不銹鋼纖維燒結氈的表面設有一層聚四氟乙烯膜。
[0006]還包括一個冷卻空氣進氣管,該冷卻空氣進氣管與并流殼體連通。
[0007]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孔徑為0.5-2 μ m。
[0008]所述聚四氟乙稀膜的厚度為1 一 5mm。
[0009]采用了上述方案,石灰石在第一窯體中以并流方式加熱鍛燒,產生的煙氣經兩個窯體之間的并流殼體沿第二窯體流向窯頂,成為廢氣排出處理。當煙氣通過第二窯體時,大部分熱量傳遞給該第二窯體中的石灰石,使其加熱至分解溫度。換向后,通過進氣管進入的助燃空氣流經第二窯體時,石灰石又把熱量傳給助燃空氣,因此,雙膛窯起到了熱交換作用。由于熱量供給溫和,鍛燒的石灰質量好,廢熱得到充分利用,使鍛燒所需的熱能大大降低。所述濾袋的袋體由不銹鋼纖維燒結氈制成,所述的不銹鋼纖維燒結氈的表面設有一層聚四氟乙烯膜。通過聚四氟乙烯膜的不粘性,即與灰塵的吸附力弱的特性,使灰塵在反吹時極易脫落;通過聚四氟乙烯膜的憎水性和不粘性,特別適合在潮濕的氣體環境下過濾,防止灰塵在濾袋上的板結,保證清灰的順利進行;利用聚四氟乙烯的耐腐蝕性,保證了不銹鋼纖維燒結氈過濾袋在燒結了聚四氟乙烯膜后,仍然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能;聚四氟乙烯耐高溫的特性,使不銹鋼纖維燒結氈過濾袋在燒結了聚四氟乙烯膜后,可以在200-260°C的溫度下長期工作,在300°C的高溫下短時工作,保證了過濾袋的耐高溫性。
[0010]還包括一個冷卻空氣進氣管,該冷卻空氣進氣管與并流殼體連通。當鍛燒工作結束后,通過冷卻空氣進氣管通入冷卻空氣,有利于加快溫度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袋式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4]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的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包括第一窯體12、第二窯體
13、并流殼體14、第一換向管3、第二換向管31、進料斗4、進氣管1、袋式除塵器6、風機7以及排氣筒9第一窯體12和第二窯體13的一端插接在并流殼14中,并流殼體14的底部設有出料斗5,第一換向管3和第二換向管31呈豎鉤形,第一換向管3和第二換向管31的上部均連接有放散煙囪11,第一換向管3的底部插接在第一窯體12中,第二換向管31的底部門插接在第二窯體13中。所述進料斗4呈Y字形,進料斗4的兩個開口端分別與第一換向管3和第二換向管31的鉤端部連接,進氣管1的一端與第一換向管3連通。還包括一個冷卻空氣進氣管2,該冷卻空氣進氣管2與并流殼體5連通。袋式除塵器6連接于放散煙囪11的輸出端,袋式除塵器6包括殼體61、氮氣脈沖噴吹裝置62、濾袋63,殼體61的下部設有廢氣入口管64,殼體61的上部設有廢氣出口管65,殼體61的底部設有排灰管,氮氣脈沖噴吹裝置62安裝在殼體上部并與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濾袋63安裝在殼體61內。所述濾袋63的袋體由不銹鋼纖維燒結氈制成,所述的不銹鋼纖維燒結氈的表面設有一層聚四氟乙烯膜,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孔徑為0.5-2 μπι,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為1 一5mm。殼體61的底部設有排灰口 66。
【權利要求】
1.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窯體、第二窯體、并流殼體、第一換向管、第二換向管、進料斗、進氣管、袋式除塵器、風機以及排氣筒,第一窯體和第二窯體的一端插接在并流殼中,并流殼體的底部設有出料斗,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呈豎鉤形,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的上部均連接有放散煙囪,第一換向管的底部插接在第一窯體中,第二換向管的底部門插接在第二窯體中,所述進料斗呈Y字形,進料斗的兩個開口端分別與第一換向管和第二換向管的鉤端部連接,進氣管的一端與第一換向管連通;所述袋式除塵器連接于放散煙囪的輸出端,袋式除塵器包括殼體、氮氣脈沖噴吹裝置、濾袋,殼體的下部設有廢氣入口管,殼體的上部設有廢氣出口管,殼體的底部設有排灰管,氮氣脈沖噴吹裝置安裝在殼體上部并與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濾袋安裝在殼體內,所述濾袋的袋體由不銹鋼纖維燒結氈制成,所述的不銹鋼纖維燒結氈的表面設有一層聚四氟乙烯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冷卻空氣進氣管,該冷卻空氣進氣管與并流殼體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孔徑為0.5-2 μ 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流蓄熱式豎窯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為1一5mm。
【文檔編號】C04B2/12GK104446019SQ20141068752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龐小剛 申請人:常州常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