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及其連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及其連接方法,所述連接結構包括:預埋于混凝土框架中的多個預埋件;預埋于所述混凝土框架中并連接于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的預埋連接件;以及連接于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的連接件。本發明通過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并且通過預埋連接件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使得混凝土框架中的多個預埋件成一整體,不易損壞,解決了現有的鋼管柱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質量較差等問題,進而使得整個連接機構更加穩固,從而達到設計要求。
【專利說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及其連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及其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場館建設中,鋼管柱運用較普遍,但是,現有的沿實體結構的外圍鋼管柱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方案,因為鋼結構屋面、鋼柱與混凝土結構都不可避勉的存在變形,其連接質量很難達到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及其連接方法,以解決現有的鋼管柱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質量較差等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包括:預埋于混凝土框架中的多個預埋件;預埋于所述混凝土框架中并連接于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的預埋連接件;以及連接于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的連接件。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并且通過預埋連接件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使得混凝土框架中的多個預埋件成一整體,不易損壞,進而使得整個連接機構更加穩固,從而達到設計要求。
[0006]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預埋連接件呈V型,呈V型的所述預埋連接件的兩個開口端連接于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
[0007]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設于所述鋼管柱上的第一連接耳板;設于所述預埋件上的第二連接耳板;以及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連接板。
[0008]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連接板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均設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所述第二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所述連接板通過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一連接耳板的軸承而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所述連接板通過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軸承而樞接于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0009]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均設有雙耳板,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雙耳板之間包括用于安裝所述第一連接耳板的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雙耳板之間包括用于安裝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第二安裝槽。
[001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預埋連接件;在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連接件。
[0011]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具有鋼筋籠的混凝土梁;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以及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預埋連接件具體包括:在所述鋼筋籠內預埋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預埋連接件。
[0012]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耳板、第二連接耳板以及連接板;在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連接件具體包括:將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固設于所述鋼管柱上;將所述第二連接耳板固設于所述預埋件上;將所述連接板樞接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0013]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0014]所述連接板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均設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所述第二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將所述連接板活動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具體包括:將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一連接耳板的軸承,使得所述連接板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將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軸承,使得所述連接板樞接于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所示連接結構連接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俯視圖;
[0017]圖3為圖1所示連接結構中連接板的示意圖;
[0018]圖4為圖1所不連接結構中連接件的局部不意圖;
[0019]圖5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在第二實施例中的示意圖;
[0020]圖6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中連接板在第三實施例中的示意圖;
[0021]圖7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利于對本發明的結構的了解,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行說明。
[0023]第一實施例:
[0024]請參考圖1、圖2和圖3,圖1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連接結構連接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俯視圖,圖3為圖1所示連接結構中連接板的示意圖。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包括:預埋于混凝土框架I中的多個預埋件3 ;預埋于混凝土框架I中并連接于相鄰的兩個預埋件3的預埋連接件4 ;以及連接于鋼管柱2與預埋件3的連接件5。在本實施例中,一個鋼管柱2通過兩個連接件5分別與兩個預埋件3連接,當然,在實際運用中,一個鋼管柱2也可以與兩個以上的預埋件3連接。
[0025]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預埋連接件4呈V型,呈V型的預埋連接件4具有兩個開口端40,兩個開口端40連接于相鄰的兩個預埋件3。結合圖1和圖2,開口端40連接于預埋件3中臨近連接件5的一端。
[0026]請參照圖2、圖3和圖4,圖4為圖1所示連接結構中連接件的局部示意圖。如圖2、圖3和圖4所示,連接件5包括:設于鋼管柱2上的第一連接耳板50 ;設于預埋件3上的第二連接耳板51 ;以及樞接于第一連接耳板50和第二連接耳板51的連接板53。連接板53包括第一連接端530和第二連接端531 ;第一連接端530和第二連接端531均設有連接孔540 ;第一連接耳板50設有與第一連接端530的連接孔540對應的軸承54 ;第二連接耳板51設有與第二連接端531的連接孔540對應的軸承54。連接板5通過軸銷55穿設于第一連接端530的連接孔540和第一連接耳板50的軸承54而樞接于第一連接耳板50 ;連接板5通過軸銷55穿設于第二連接端531的連接孔540和第二連接耳板51的軸承54而樞接于第二連接耳板51。第一連接端530和第二連接端531均設有雙耳板56,第一連接端530的雙耳板56之間包括用于安裝第一連接耳板50的第一安裝槽540,第二連接端531的雙耳板56之間包括用于安裝第二連接耳板51的第二安裝槽541。
[0027]更近一步地,混凝土框架I包括具有鋼筋籠的混凝土梁10,為了使預埋件3穩固地預埋于所述混凝土框架I中,所述預埋件3和所述預埋連接件4均預埋于所述鋼筋籠內。
[0028]第二實施例:
[0029]請參考圖5,圖5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在第二實施例中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預埋連接件4A并不呈V型,而是呈一字型,直接連接于相鄰的兩個預埋件3A。
[0030]第三實施例:
[0031]請參考圖6,圖6為本發明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中連接板在第三實施例中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連接板53B包括第一連接端530B和第二連接端531B,第一連接端530B和第二連接端531B均設有單耳板54B。
[0032]基于上述的實施例,如圖7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3]SI,在混凝土框架I中預埋多個預埋件3 ;
[0034]S2,在相鄰的兩個預埋件3之間連接預埋連接件4 ;
[0035]S3,在鋼管柱2與預埋件3之間連接連接件5。
[0036]其中,在SI于S2中,即在混凝土框架I中預埋多個預埋件3、以及在相鄰的兩個預埋件3之間連接預埋連接件4具體包括:在鋼筋籠內預埋預埋件3和預埋連接件4。
[0037]在S3中,在鋼管柱2與預埋件3之間連接連接件5具體包括:將第一連接耳板50固設于鋼管柱2上;將第二連接耳板51固設于預埋件3上;將連接板53樞接第一連接耳板50和第二連接耳板51。其中,將連接板53活動連接于第一連接耳板50和第二連接耳板51具體包括:將軸銷55穿設于第一連接端530的連接孔540和第一連接耳板50的軸承54,使得連接板5樞接于第一連接耳板50 ;將軸銷55穿設于所述第二連接端531的連接孔540和第二連接耳板51的軸承54,使得連接板5樞接于第二連接耳板51。
[003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9]I)通過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并且通過預埋連接件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使得混凝土框架中的多個預埋件成一整體,不易損壞,進而使得整個連接機構更加穩固,從而達到設計要求。
[0040]2)通過將所述連接板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當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存在變形時,本發明連接結構能夠適應于所述變形,進一步加強了整個連接機構的穩固性。
[0041]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預埋于混凝土框架中的多個預埋件; 預埋于所述混凝土框架中并連接于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的預埋連接件;以及 連接于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的連接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連接件呈V型,呈V型的所述預埋連接件的兩個開口端連接于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具有鋼筋籠的混凝土梁,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預埋連接件均預埋于所述鋼筋籠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 設于所述鋼管柱上的第一連接耳板; 設于所述預埋件上的第二連接耳板;以及 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連接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均設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所述第二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所述連接板通過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一連接耳板的軸承而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所述連接板通過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軸承而樞接于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均設有雙耳板,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雙耳板之間包括用于安裝所述第一連接耳板的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雙耳板之間包括用于安裝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第二安裝槽。
7.一種鋼管柱與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 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預埋連接件; 在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連接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具有鋼筋籠的混凝土梁; 在混凝土框架中預埋多個預埋件、以及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預埋連接件具體包括:在所述鋼筋籠內預埋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預埋連接件。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耳板、第二連接耳板以及連接板; 在鋼管柱與所述預埋件之間連接連接件具體包括: 將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固設于所述鋼管柱上; 將所述第二連接耳板固設于所述預埋件上; 將所述連接板樞接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均設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所述第二連接耳板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對應的軸承; 將所述連接板活動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具體包括: 將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一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一連接耳板的軸承,使得所述連接板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將軸銷穿設于所述第二連接端的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耳板的軸承,使得所述連接板樞接于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文檔編號】E04B1/41GK104405044SQ201410687505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譚建國, 于新平, 李棟, 趙亞軍, 李峰, 陳界羽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