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包括設置于中心的片狀的保溫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保溫板的內表面的內頁混凝土層,和設置于所述保溫板的外表面的外頁混凝土層;且所述內頁混凝土層、保溫板、外頁混凝土層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在實現預制構件的標準部品化,質量穩定可靠,消除了施工中的設計變更。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使建筑工程中的現場澆注混凝土用量的80%轉變為工廠化預制生產,從而使的現場作業降低到20%,施工速度提高1倍。同時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預制的墻板內預先嵌入保溫板,這樣可以提高預制墻板的保溫效果,實現建筑設計節能達到65%以上,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到A級。
【專利說明】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
【背景技術】
[0002]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就開始使用裝配式建筑,但是裝配式建筑技術在國內一直發展緩慢,技術落后于日本、歐美的裝配式技術。2009年國務院8部門聯合發文宣布在中國全面啟動裝配式建筑的科研與示范和推廣,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3〕號】,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引導加快建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設計標準化、構件部品化、構件生產工廠化的標準體系,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加快發展建設工程的預制和裝配技術,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工業化建筑示范試點。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這樣裝配式建筑技術發展就成為國家行為,只有國家行為才能使裝配式建筑技術為中國的行業進步作出新的發展。
[0003]但是現有的裝配式房屋的結構不合理,構件制造工藝創新點偏少,構件安裝施工工藝創新點起點低,導致施工成本高于目前的在用技術,因此需要更高層次的技術創新支持住宅產業化的快速健康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包括設置于中心的片狀的保溫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保溫板的內表面的內頁混凝土層,和固定在所述保溫板的外表面的外頁混凝土層;且所述內頁混凝土層、保溫板、外頁混凝土層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內頁混凝土層包括內頁鋼筋網片和包裹著所述內頁鋼筋網片的混凝土 ;所述外頁混凝土層包括外頁鋼筋網片和包裹著所述外頁鋼筋網片的混凝土;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外頁鋼筋網片都包括由鋼筋焊接成網片狀本體。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和外頁鋼筋網片之間通過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連接;其中所述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包括由兩條鋼筋交叉形成X形的本體,且所述本體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和外頁鋼筋網片上。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和外頁鋼筋網片上設置或不設置窗P。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在所述窗的上下分別設有橫向連接鋼筋,所述橫向連接鋼筋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上。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在所述窗的左右分別設有豎向連接鋼筋,所述豎向連接鋼筋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上。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內頁混凝土層的厚度大于所述外頁混凝土層的厚度。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外頁混凝土層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大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以在所述內頁混凝土層的兩側形成外延部。
[00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外頁混凝土層在豎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
[00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在實現預制構件的標準部品化,質量穩定可靠,消除了施工中的設計變更。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使建筑工程中的現場澆注混凝土用量的80%轉變為工廠化預制生產,從而使的現場作業降低到20 %,施工速度提高I倍,同時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預制的墻板內預先嵌入保溫板,這樣可以提高預制墻板的保溫效果,實現建筑設計節能達到65%以上,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到A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的左視首lJ視圖;
[0016]圖2為圖1的右視剖視圖;
[0017]圖3為圖1的主視剖視圖;
[0018]圖4為圖1的后視剖視圖;
[0019]圖5為圖1的俯視剖視圖;
[0020]圖6為圖1的仰視剖視圖。
[0021]【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22]1、內頁鋼筋網片:
[0023]2、外頁鋼筋網片;
[0024]3、外頁混凝土層;
[0025]4、內頁混凝土層;
[0026]5、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
[0027]6、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
[0028]7、保溫板;
[0029]8、豎向連接鋼筋;
[0030]9、橫向連接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3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結構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的,包括設置于中心的片狀的保溫板7,以及固定在所述保溫板7的內表面的內頁混凝土層3,和固定在所述保溫板7的外表面的外頁混凝土層4 ;其中所述內頁混凝土層3、保溫板7、外頁混凝土層4之間相互固定。
[0033]其中,如圖1、圖2、圖5、圖6所示的,內頁混凝土 3包括內頁鋼筋網片I和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I上澆筑的混凝土。
[0034]其中,所述外頁混凝土層4包括外頁鋼筋網片2和在所述外頁鋼筋網片2澆筑的混凝土。
[0035]如圖1、圖2、圖5、圖6所示的,在內頁鋼筋網片I和外頁鋼筋網片2之間通過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5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6焊接成一體;其中所述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5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6都包括由兩條鋼筋交叉形成X形的本體,且所述本體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I和外頁鋼筋網片2上。其中,該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5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6都穿透所述保溫板7后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I和外頁鋼筋網片2上,以將所述內頁混凝土層3、保溫板7、外頁混凝土層4之間相互固定成一個整體。所述內頁鋼筋網片1、外頁鋼筋網片2都包括由鋼筋焊接成網片狀本體。
[0036]如圖3、圖4所示的,所述內頁鋼筋網片I和外頁鋼筋網片2都包括片狀本體,且在所述片狀本體上設有開口以形成窗。
[0037]如圖3、圖4所示的,在所述窗的上下分別設有橫向連接鋼筋9,所述橫向連接鋼筋9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I上。
[0038]如圖3、圖4所示的,在所述窗的左右分別設有豎向連接鋼筋8,所述豎向連接鋼筋8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I上。
[0039]如圖1、圖2所示的,所述內頁混凝土層3的厚度大于所述外頁混凝土層4的厚度。如圖5、圖6所示的,所述外頁混凝土層4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大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以在所述內頁混凝土層3的兩側形成外延部。如圖3、圖4所示的,所述外頁混凝土層4在豎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
[0040]本實用新型的制造流程如下:
[0041](I)安裝制造振動平臺;一(2)在制造平臺上安裝制造模具;一(3)鋪布紋底模;—(4)把帶保溫板的鋼筋網架外側面鋼筋網片朝下就位;一(5)蓋上模板上邊開孔蓋;—(6)從模具四個面設置的保溫板底下的動力注入口注入自密實混凝土;一 (7)澆注上一層混凝土 ;一⑶找平;一(9)壓光;一(10)送入養護室;一(11)脫模;一(12)檢查;—(13)標注產品編號、使用部位、下線日期、可使用時間;一(14)配備出廠合格證;一(15)出廠。
[004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在實現預制構件的標準部品化,質量穩定可靠,消除了施工中的設計變更。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使建筑工程中的現場澆注混凝土用量的80%轉變為工廠化預制生產,從而使的現場作業降低到20 %,施工速度提高I倍,同時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預制的墻板內預先嵌入保溫板,這樣可以提高預制墻板的保溫效果,實現建筑設計節能達到65%以上,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到A級。
[0043]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中高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是在我們實用新型上的必然前展結果,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中心的片狀的保溫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保溫板的內表面的內頁混凝土層,和固定在所述保溫板的外表面的外頁混凝土層;且所述內頁混凝土層、保溫板、外頁混凝土層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內頁混凝土層包括內頁鋼筋網片和包裹著所述內頁鋼筋網片的混凝土;所述外頁混凝土層包括外頁鋼筋網片和包裹著所述外頁鋼筋網片的混凝土;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外頁鋼筋網片都包括由鋼筋焊接成網片狀本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和外頁鋼筋網片之間通過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連接;其中所述水平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和豎向X形內外鋼筋網片焊接連接鋼筋包括由兩條鋼筋交叉形成X形的本體,且所述本體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和外頁鋼筋網片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和外頁鋼筋網片上設置或不設置窗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的上下分別設有橫向連接鋼筋,所述橫向連接鋼筋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的左右分別設有豎向連接鋼筋,所述豎向連接鋼筋固定在所述內頁鋼筋網片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的厚度大于所述外頁混凝土層的厚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頁混凝土層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大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以在所述內頁混凝土層的兩側形成外延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結構體系的鋼筋混凝土預制復合外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頁混凝土層在豎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所述內頁混凝土層。
【文檔編號】E04C2/288GK203924473SQ201420231587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杜新智 申請人:杜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