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作物秸稈保溫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農作物秸稈保溫磚。該保溫磚的上下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的中間區域設置有預定寬度的凸塊,和/或另一個端面的對應部位設有插接凹槽,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的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相匹配,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延伸到磚體的邊緣,所述保溫磚的磚體設置有至少一個通孔。本申請實施方式提供的農作物秸稈保溫磚通過插接結構節約了建筑材料,提高了建筑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農作物秸稈保溫磚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的實施方式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農作物秸桿保溫磚。
【背景技術】
[0002]磚是一種基本的建筑材料,不同結構、形狀和組成的磚體具有不同的抗壓、抗震等物理、化學性能,但是,現有磚體的形狀、結構、組成以及磚塊與磚塊之間的砌筑方式均大同小異。比如,就磚體形狀而言,幾乎均為六面體形的實心形狀;就砌筑方式而言,基本上都需要預先調制混凝土,并利用混凝土實現磚塊與磚塊之間的粘合,從而使得建筑墻體穩固。現有技術的保溫磚為規則的方形結構,在施工時,需要用混凝土將磚塊一塊一塊壘起來粘合固定。然而,這種磚體具有明顯的缺點,比如,采用這種磚體將使單位面積內的墻體重量過大,砌筑時工序復雜、勞動強度大,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農作物秸桿保溫磚,以節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效率。
[0004]本申請實施方式提供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包括:所述保溫磚的上下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的中間區域設置有預定寬度的凸塊,和/或另一個端面的對應部位設有插接凹槽,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的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相匹配,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延伸到保溫磚的磚體的邊緣,所述保溫磚的磚體設置有至少一個水平通孔。
[0005]優選地,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延伸到保溫磚的磚體的邊緣具體為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的長度與所述保溫磚的一條邊等長。
[0006]優選地,所述保溫磚為長方形磚體,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與長方形磚體的長邊平行。
[0007]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水平通孔為圓孔或方孔,且所述水平通孔的方向與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的方向相同。
[0008]優選地,所述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相匹配具體為: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的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通過膠合和嵌合組成插接式結構相匹配。
[0009]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由于在上下兩個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凸塊和插接凹槽,在砌筑時,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之間可以通過磚塊上的凸塊與插接凹槽的相互嵌合組成插接式結構,從而在磚塊與磚塊之間不再使用傳統的混凝土進行固定,節約了建筑材料。同時,由于僅僅通過施膠和簡單的插接即可完成墻體的砌筑,可以不需要特別的專業施工人員,簡化了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建筑效率。此外,由于在磚體中設置了一定數量的水平通孔,一方面使磚體的重量大大減輕,另一方面還可通過水平通孔進行穿線或布管,而不用鉆孔,避免了對墻體的損害,再一方面還能起到很好的保溫和隔音效果。再有,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以廉價的農作物秸桿作為主要原料,保溫磚的防火性能好,抗震、抗壓、抗沖擊強度均較好,是良好的綠色環保建筑材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通過參考附圖閱讀下文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易于理解。在附圖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發明的若干實施方式,其中:
[0011]圖1a為本申請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1b為本申請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1c為本申請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的再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a為本申請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的又一個實施例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2b為本申請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的再一個實施例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磚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4a為圖3所不磚塊砲筑成墻體的不意圖;
[0018]圖4b為本申請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實施例砌筑成墻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參考若干示例性實施方式來描述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應當理解,給出這些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進而實現本發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本公開更加透徹和完整,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20]參見圖la,該圖示出了本申請提供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在該保溫磚中,上端面I中間部位設置有預定寬度的凸塊11,該預定寬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但通常而言,該寬度不宜過小,也不宜過大;下端面2對應部位設置有一插接凹槽21,當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成砌筑狀態時,位于上面的保溫磚的插接凹槽21與下面的保溫磚的凸塊相匹配。在該保溫磚中,凸塊和插接凹槽延伸到保溫磚的磚體的邊緣,具體可以體現為凸塊和插接凹槽的長度與所述保溫磚的一條邊等長,即為條塊狀,保溫磚的磚體設置有至少一個水平通孔31。
[0021]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上述實施例可以具有多種變形實施方式。比如,上述實施例可以僅有插接凹槽或者僅有凸塊,實際上,本申請根據不同的場景可以提供四種類型的保溫磚:一是如前述實施例所述的保溫磚,即上端面設置為凸塊,下端面設置為插接凹槽;二是與上述實施例所述的保溫磚剛好相反的結構,即上端面設置為插接凹槽,下端面設置為凸塊;三是僅在保溫磚上端面設置凸塊(參見圖1b),四是僅在保溫磚上端面設置插接凹槽(參見圖1C)。這四種不同類型的磚體適合不同的場合。第一、二種類型的保溫磚主要適用于在墻體的中間部位使用,通過上下相鄰的磚體各自的凸塊或插接凹槽相互配合構成墻體,這兩種類型分別代表不同的契合方向,前者是上下相鄰磚體中的下面一個磚體的上端面的凸塊與上面一個磚體的下端面的插接凹槽插接,后者是上下相鄰磚體中的下面一個磚體的上端面的插接凹槽與上面一個磚體的下端面的凸塊插接。第三、第四種類型的保溫磚主要適用于在墻體的初始砌筑或結束砌筑時,初始砌筑時,地面為平面,放置于地面的第一層保溫磚的下端面可以不設置凸塊或插接凹槽,結束砌筑時,放置于最后一層的保溫磚的上端面也可以不設置凸塊或插接凹槽,這樣既可以使磚體放置更為牢靠,也可以節約更多建筑材料。
[0022]還比如,上述凸塊和插接凹槽的形狀可以不僅僅表現為條塊狀,還可以表現為不規則的其他形狀,具體可以為S形(參見圖2a所示)、折線形(參見圖2b所示)、波浪形等。再比如,上述實施例中提及的凸塊或插接凹槽雖然必須具有一定的寬度,但是,該寬度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設置,比如,當需要壘砌較高的墻體時,由于需要的穩固性更強,可以將寬度設置得寬一些,相反,則可以窄一些。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該寬度可以占到整個磚體端面邊長的1/5、1/4、3/1,或者更大。同樣的道理,對于凸塊的高度(或插接凹槽的深度)也可以進行類似的設置。
[0023]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具有多方面的優點,相對于現有技術的磚體可以取得至少如下的技術效果:
[0024](I)與傳統的“中規中矩”的矩形或方形磚體結構不同,由于上述實施例的保溫磚在其上下兩個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凸塊和插接凹槽,在砌筑時,不再需要采用混凝土作為粘接劑連接相鄰的保溫磚,而僅需要將上下相鄰保溫磚中一塊保溫磚的凸塊或插接凹槽插接入另一塊的插接凹槽或凸塊之中,形成相互嵌合的插接式結構即完成砌筑,大大節約了建筑材料。當然,為了取得更好的穩定效果,可以在兩塊磚的插接式結構中抹膠,通過膠合的方式連接兩塊磚的磚體。
[0025](2)由于采用上述實施例的保溫磚僅僅通過施膠和簡單的插接即可完成墻體的砌筑,而不再需要運沙石、水土等調制混凝土,簡化了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建筑效率,使砌筑、保溫、隔音一次到位。
[0026](3)與傳統的實心結構的磚體不同,由于上述實施例的保溫磚的磚體中設置了一定數量的水平通孔,一方面使保溫磚的磚體重量大大減輕,根據實際需要,該通孔的孔徑可大可小;另一方面還可通過水平通孔進行穿線或布管,而不用“開孔打鉆”,避免了對墻體的損害;再一方面還能起到很好的保溫和隔音效果,可以配合現在各種建筑墻體實現較好的填充、保溫、隔音。
[0027](4)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農作物秸桿保溫磚主要以廉價的農作物秸桿作為原料,一方面,農作物秸桿是一種重要生物資源,中國的秸桿量資源擁有量位于世界第一,年產量在7億噸左右,通過將其用于制作保溫磚,可以大大緩解秸桿“處理難”的問題,實現了 “變廢為寶”的環保理念;另一方面,農作物秸桿是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學特性的綠色可再生資源,對于保溫磚的結構成型、承重承壓等具有特定的影響,從而使得以其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保溫磚具有防火性能優良,抗震、抗壓、抗沖擊強度均較好的特性。
[0028]需要說明的是,在現有技術中存在如圖3所示的一種磚體結構,該磚體結構設置有至少一個立柱通孔,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橫向穿線孔,保溫磚的上下端面的邊緣部分分別對應設置成凸、凹砌塊止口,左右端面的邊緣部分也設置成凸、凹砌塊止口,在砌筑時,通過上下端面及左右端面的凸、凹砌塊止口對應搭接并在磚塊立柱通孔內插設水泥立柱或金屬立柱實現墻體建筑。但是,該磚體結構與本申請上述實施例的磚體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本申請實施例的保溫磚能夠取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首先,在上述現有技術的磚體結構中,由于是在邊緣部分采用砌塊止口的方式進行搭接,該砌塊止口相對于磚體端面的面積僅占很小一部分,這種搭接方式必然不牢固,尤其是高層建筑,也正是基于此,該磚體結構在磚體中還必須設置直管式的立柱通孔,通過在該立柱通孔中插入水泥立柱或金屬立柱來加強磚塊與磚塊之間連接的穩固性,而本申請上述實施例不在磚體邊緣部分設置小小的砌口,而是在磚體中間區域設置凸塊或插接凹槽,該凸塊或插接凹槽具有一定的寬度,從而使得磚塊與磚塊之間僅通過凸塊與插接凹槽的相互嵌合即能夠達到建筑所需要的穩固強度,而不再需要類似前述現有技術中的“立柱通孔”來輔助,可見,本申請實施例的磚體結構的總體思路與上述現有技術存在差別。其次,上述現有技術的磚體結構由于是在磚體邊緣部分設置砌止口,在進行墻體壘砌時,上下磚塊必須保持在同一個軸線上,同時也為方便立柱通孔能夠插入,而不能出現左右錯位(參見圖4a所示),而本申請實施例由于凸塊和插接凹槽位于磚體端面的中間區域,在進行墻體壘砌時,完全可以進行左右錯位壘砌(參見圖4b所示),而錯位壘砌能夠大大加強整個墻體的整體穩固性。
[0029]雖然已經參考若干【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理,但是應該理解,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對各方面的劃分也不意味著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組合,這種劃分僅是為了表述的方便。本發明創造旨在涵蓋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所包括的各種修改和等同布置。
【權利要求】
1.一種農作物秸桿保溫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磚的上下兩個端面中的一個端面的中間區域設置有預定寬度的凸塊,和/或另一個端面的對應部位設有插接凹槽,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的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相匹配,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延伸到保溫磚的磚體的邊緣,所述保溫磚的磚體設置有至少一個水平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延伸到保溫磚的磚體的邊緣具體為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的長度與所述保溫磚的一條邊等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溫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磚為長方形磚體,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與長方形磚體的長邊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保溫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通孔為圓孔或方孔,且所述水平通孔的方向與所述凸塊和插接凹槽的方向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保溫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的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相匹配具體為:上下相鄰的兩塊保溫磚中的一塊保溫磚的插接凹槽與另一塊保溫磚的凸塊通過膠合和嵌合組成插接式結構相匹配。
【文檔編號】E04C1/00GK203961102SQ201420388323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4日
【發明者】李偉 申請人: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