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構造柱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后澆帶由于留置時間較長,在結構設計時未單獨考慮在斷開時受力狀況,加上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不重視,甚至出現先拆后撐等野蠻施工的現象。由此而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由于支撐不穩定,而造成懸挑結構出現裂紋或下垂現象,給結構安全帶來安全隱患。后澆帶支撐種類常用有三種:一種是鋼管腳手架平臺支撐體系,其優點是不需要另外設置獨立支撐體系,使用的材料較為普通,容易獲取,最容易被被施工人員采用,其缺點是占用大量的料具資源,懸挑端部的支撐穩定性不易保證,容易被工人誤拆;第二種是型鋼或者是格構架支撐體系,其優點是相對鋼管腳手架體系來說,使用的料具相對較少,結構形式相對穩定,其缺點是此種支撐體系最容易出現先拆后撐現象而影響 結構受力,不易被工人所接受,結構形式較為隨意,使用前一般不經過計算,依靠經驗進行確定;第三種是工具式獨立支撐體系,其優點是進行定型加工,由可靠的理論數據支持,結構簡單,操作方面,易被操作工人所接受,可重復周轉使用多次,節省大量的料具,其缺點是不適合樓層較高的工程中使用,單支承載力相對較低,易出現被誤拆及先拆后撐的情況。
因此已知的后澆帶支撐體系存在著上述種種不便和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承載力高,穩定性好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不會被誤拆、破壞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后澆帶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設計
后澆帶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配筋,4根Φ12mm主筋,箍筋φ6﹫200mm,支撐高度在3-4m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斷面尺寸為150*150mm,支撐高度4m以上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斷面尺寸為200*200mm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沿著后澆帶方向間距≤4m;鋼筋底、頂部錨入樓層板內;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模板面板光潔,背楞剛度符合要求,確保垂直度;砼標號同結構板砼,澆筑時進行適當振搗,確保砼柱密實,無漏振現象;
b、后澆帶部位優化
施工部門對設計圖紙規定的后澆帶數量、部位進行仔細核實,根據規范要求盡量減少后澆帶的漏設;后澆帶短懸挑的一側長度宜控制<2m,以免浪費材料與人工;
c、大跨度板補充支撐
當支撐板的凈跨度≥8000mm時,除按計算要求在后澆帶支設豎向支撐外,另在板跨內要支設獨立定型豎向支撐,對大跨度板豎向支撐進行加固;支撐板跨內獨立定型豎向支撐的排數為一排、兩排,或者多排;支撐的排間距、型號要滿足施工規范的要求;
d、后澆帶支模及支撐拆除
設置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時,為二次支模留下操作面;后澆帶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拆除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拆除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時不能野蠻施工,確保安全;
e、沉降變形觀測
后澆帶設置后,根據要求進行定期的沉降觀測,并將記錄保存;在上部后澆帶施工或荷載累加時,需對下部后澆帶的支撐穩定性定期巡查,一旦發現支撐變形或失穩時,迅速采取加強措施;
f、技術交底與復核
技術交底中明確后澆帶支撐使用形式、設置部位、規格、配筋重要參數為保證后澆帶支撐上下垂直,在施工中需對砼構造柱獨立支撐位置進行放線定位,并進行復核;
g、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保護
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在設置后,均需涂刷黃黑相間警戒色,并懸掛警示牌,防止誤拆;如安全通道通過后澆帶時,需做好防護,地下室部位需設置照明,防止發生碰撞。
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沿著后澆帶方向間距>4.5m的大荷載、高樓層的后澆帶砼構造柱獨立支撐配筋通過計算后確定。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中,大跨度板補充支撐需對多層荷載疊加的情況,在豎向支撐的底層、中間層、上層、頂層不同部位選用不同的支撐型號、材料、支撐布置間距。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支撐體系結構簡單、施工方便;
2、解決了由于后澆帶留置時間過長,造成占用大量的料具資源問題;也解決了樓層較高的工程中后澆帶獨立支撐使用出現被誤拆及先拆后撐的問題;
3、確保后澆帶兩側部位不出現裂紋或下垂現象,質量及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后澆帶兩側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中:1主梁,2后澆帶,3砼構造柱獨立支撐,4框架柱,5次梁,6框架梁,7樓層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施工流程:支撐方案確認→預埋砼構造柱鋼筋→構造柱鋼筋綁扎→構造柱模板安裝→構造柱砼澆筑→后澆帶二次模板支設→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澆帶混凝土養護→構造柱、后澆帶模板拆除。
現請參閱圖1和圖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后澆帶兩側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
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砼構造柱獨立支撐設計
一般為構造配筋,4Φ12主筋,箍筋φ6﹫200,支撐高度在3~4m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斷面尺寸為150*150,支撐高度4m以上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斷面尺寸為200*200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沿著后澆帶方向間距一般不超過4m;對大荷載、高樓層(一般為4.5m以上)的后澆帶砼構造柱獨立支撐配筋通過計算后確定。鋼筋底、頂部錨入樓層板內;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模板可就地取材,但需保持面板光潔,背楞剛度符合要求,重點要確保垂直度控制;砼標號同結構板砼,澆筑時進行適當振搗,確保砼柱密實,無漏振現象;
b、后澆帶部位優化
項目部收到圖紙時,需對后澆帶數量、部位進行仔細符合,根據規范要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后澆帶的漏設。后澆帶短懸挑的一側長度宜控制在2m以內,避免兩側均采用支撐而浪費材料與人工;
c、大跨度板補充支撐說明:當板的凈跨度不小于8000mm時,除按計算要求在后澆帶支設豎向支撐外,另需防止由于后澆帶臨時把大跨度板斷開而使板受力撓度變形過大,造成結構破壞,在板跨內要支設獨立定型豎向支撐,對大跨度板豎向支撐進行加固。板跨內獨立定型豎向支撐的排數(可能一排、兩排,也可能多排)、間距、型號要滿足施工規范的要求。要考慮到多層荷載疊加的情況:豎向支撐在底層、中間層、上層、頂層不同部位所選用支撐的型號、采用的材料、支撐布置的間距不同;
d、后澆帶支模及支撐拆除
設置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等支撐時,應考慮為二次支模留下操作面。后澆帶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砼構造柱獨立支撐支撐。拆除時不能不能野蠻施工,確保安全;
e、沉降變形觀測
后澆帶設置后,需根據要求進行定期的沉降觀測,并將記錄作為資料進行保存。在上部后澆帶施工或荷載累加時,需對下部后澆帶的支撐穩定性進行定期巡查,一旦發現支撐變形或失穩時,迅速采取加強措施;
f、技術交底與復核
技術交底中需明確后澆帶支撐使用形式、設置部位、規格、配筋等重要參數為保證后澆帶支撐上下垂直,有利于力的傳遞,在施工中需對砼構造柱獨立支撐位置進行放線定位,并進行復核;
g、成品保護:砼構造柱獨立支撐、獨立支撐在設置后,均需涂刷黃黑相間警戒色,并懸掛警示牌,防止誤拆;如安全通道通過后澆帶時,需做好防護,地下室部位需設置照明,防止發生碰撞。
本發明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技術進步,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能防止后澆帶支撐體系不穩定,出現先拆后撐以及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不重視而造成懸挑結構出現裂紋或下垂等現象,避免造成工程質量和安全隱患。本發明后澆帶獨立支撐體系是砼構造柱支撐體系,承載力高,穩定性好,不會被誤拆或破壞,適合各種情況下的后澆帶支撐。成本小,經濟效益好。
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在萬城國際總部長三角總部經濟園項目和南通中南世紀城B-04項目工程中運用。萬城國際總部長三角總部經濟園項目工程,為1層地下室,地上18層,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南通中南世紀城B-04項目,為3層地下室,地上主樓32層,裙房5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本發明的后澆帶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方法被運用后效果顯著,后澆帶部位質量、安全得到了有效管控、提高,并且得到了有關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充分肯定。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