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防脫落瓷磚及其墻面鋪貼時專用砂漿。
背景技術:
瓷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之一種耐酸堿的瓷質或石質等之建筑或裝飾之材料,總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瓷磚由粘結劑或是水泥砂漿鋪貼到墻面,單純的由瓷磚的表面摩擦力與粘結劑或是水泥砂漿結合,相互間的粘結力小,瓷磚易脫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防脫落瓷磚及其墻面鋪貼時專用砂漿。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防脫落瓷磚,包括釉面和鋪貼面,為矩形,所述鋪貼面上有多個凹槽,所述凹糟為梯形體,梯形體的下底面邊長是上底面邊長的2倍,上底面與下底面均為正方形,所述梯形體的高度為所述防脫落瓷磚厚度的1/2,所述防脫落瓷磚平行于鋪貼面設有鋼絲網,所述鋼絲網設置在凹槽高度的1/2處,所述相鄰兩條鋼絲間的距離為0.5-1厘米,所述鋼絲網的網孔為菱形,鋼絲的直徑為0.05厘米。
優選的是,所述上底面的邊長為0.5-1厘米。
優選的是,所述凹槽呈多個品字形排列。
一種所述防脫落瓷磚的墻面鋪貼時專用砂漿,所述專用砂漿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材料組成:硅酸鹽水泥50-100份、細沙20-30份、滑石粉20-30份、苯并三氮唑1-2份、木質磺酸鈉5-10份、改性丙烯酸樹脂15-25份、二乙二醇15-25份、水50-100份;其中細沙為300-500目細沙。
優選的是,所述專用砂漿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材料組成:硅酸鹽水泥60份、細沙25份、滑石粉25份、苯并三氮唑1份、木質磺酸鈉8份、改性丙烯酸樹脂20份、二乙二醇18份、水80份;其中細沙為300-500目細沙。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鋪貼面設置有凹槽,能使瓷磚在鋪貼時砂漿進入凹槽,增大砂漿與瓷磚的摩擦力,同時凹槽設置成梯形體,上底面比下底面大,并且在凹槽高度一半處設置有與鋪貼面平行的鋼絲網,能顯著增大了砂漿與瓷磚的粘結力,使得瓷磚不易脫落,優選的是,凹槽呈品字形使得瓷磚與砂漿之間的結構穩定,顯著減少了瓷磚脫落;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防脫落瓷磚的墻面鋪貼時專用砂漿,由于本發明防脫落瓷磚中含有鋼絲,鋪貼時用一般的砂漿會導致鋼絲腐蝕老化,從而減弱瓷磚防脫落功能,本發明防脫落瓷磚的墻面鋪貼時專用砂漿添加了苯丙三氮唑能顯著減緩鋼絲腐蝕老化。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防脫落瓷磚鋪貼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防脫落瓷磚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脫落瓷磚1,包括釉面11和鋪貼面12,為矩形,所述鋪貼面上有多個凹槽101,所述凹糟為梯形體,梯形體的下底面邊長是上底面邊長的2倍,上底面與下底面均為正方形,所述梯形體的高度為所述防脫落瓷磚厚度的1/2,所述防脫落瓷磚平行于鋪貼面設有鋼絲網13,所述鋼絲網設置在凹槽高度的1/2處,所述相鄰兩條鋼絲間的距離為0.5-1厘米,所述鋼絲網的網孔為菱形,鋼絲的直徑為0.05厘米;所述上底面的邊長為0.5-1厘米;所述凹槽呈多個品字形排列。
所述防脫落瓷磚的墻面鋪貼時專用砂漿,所述專用砂漿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材料組成:硅酸鹽水泥60份、細沙25份、滑石粉25份、苯并三氮唑1份、木質磺酸鈉8份、改性丙烯酸樹脂20份、二乙二醇18份、水80份;其中細沙為300-500目細沙。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