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喪葬制度改革的一種改革創新,屬于墓葬陵園范疇。
背景技術:
喪葬制度改革必須堅持免占農田、避免疾病傳染、杜絕封建迷信、節省費用。為了即實現國家喪葬制度改革的核心意圖,又適應廣大民意,必須進行喪葬制度的改革創新,為此需要對目前我國喪葬制度進行改革創新,以達到喪葬改革改革的目的。
發明目的
該發明的目的是即要不占用農田土地,還能加固原有梯田。還可以將山地、坡地、丘陵、溝壑借建設坎壁式墓葬工程及投資費用,建成防止水土流失、實現豐產豐收的良好梯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現有梯田或新建梯田的坎埂壁墻劃分為若干段,每一段,作為一座墓葬。該段壁墻,采用不同的石料及水泥進行砌筑,并可鑲嵌入墓碑。墓碑下部,也可制作用以祭奠的壁龕,用以擺放祭奠供物。為了改進祭奠方式,壁龕內不再設置香爐、燭臺,而是設置花瓶,供奉鮮花及飲食以祭奠先人。墓碑壁墻下部后方,用土坯砌筑土坯墻墓穴,逝者的遺體安放在墓穴中,墓穴頂部搭建木板,上覆蓋梯田田土。形成坎埂壁墻式墓葬。墓穴前有厚厚的石料混凝土墻埂嚴密封閉,上有深厚的梯田田土覆蓋,可以杜絕疾病傳播。墓穴可以逝者逝前預制,也可逝后現制。火花骨灰盒的安放也可以在墓碑之上,設置骨灰盒壁龕,將骨灰盒安放在壁墻的骨灰盒壁龕內。免占農田坎壁式墓葬陵園是將占用農田土地的平面陵園墓葬,改為不占農田土地的梯田壁式墓葬。充分利用死人建墓葬的投資,即建筑了墓葬,又將低劣的山地、溝壑、坡地建成防止水土流失可以豐產豐收的高檔次梯田。
有益效果
這種墓葬的優點是:
1、改革創新了一種新的殯葬形式,符合國家喪葬改革的初衷。
2、不占用農田土地。解決了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問題。
3、進行深埋,有水泥砌筑石頭坎埂墻壁與深厚的田土掩蓋封閉,防止了疾病的傳播。
4、解決了民眾“入土為安”、“憑吊有物”安葬心態及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5、可以不再火葬,節省了火葬的費用,有利民生。
6、不再火葬,減少了能源消耗,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7、借用喪葬構筑坎壁式墓葬坎埂壁墻,改進了原有粗劣、不堪雨水沖擊的梯田坎埂磊石坎壁;更可借用建設陵園之機,將坡地、溝壑、丘陵改造成為豐產豐收的梯田,防止水土流失。擴大了墓葬存量。
8、坡地、山地、丘陵、溝壑改建成梯田,可以截留雨水,積蓄在梯田之中。防止了雨水順流而下。即防止了水土流失,給下游造成洪峰,又實現了梯田保墑,有利于農業豐收。
9、拆除火葬占用資源,用于還田或做其他用途。
10、鏟除由火葬引起腐敗的土壤。精簡了國家行政機構及經費開支
附圖說明
圖1----免占農田坎壁式墓葬陵園正視圖
圖2----免占農田坎壁式墓葬剖視圖
圖3----梯田改建坎壁式墓葬示意圖
圖4----坡地改建坎壁式墓葬示意圖
圖5——免占農田坎壁式墓葬效果圖
圖6——免占農田坎壁式墓葬效果圖
1------梯田
2------坎埂壁墻
3------墳墓
4------墓碑
5------祭祀壁龕
6———祭祀花瓶
7------土坯墻
8------木板
9------墓穴
10-----骨灰盒壁龕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現有梯田(1)或新建梯田(1)的坎埂壁墻(2)劃分為若干段,每一段,作為一座墳墓(3)。該段壁墻,采用不同的料石進行砌筑,并可鑲嵌入墓碑(4)。墓碑下部,也可制作用以祭奠的壁龕(5),用以擺放祭奠供物。為了改進祭奠方式,壁龕內不再設置香爐、燭臺,而是設置花瓶(6),供奉鮮花及飲食以祭奠先人。墓碑壁墻下部后方,用土坯砌筑土坯墻(7)墓穴,逝者的遺體安放在墓穴(9)中,墓穴頂部搭建木板(8),上覆蓋梯田田土。形成坎埂壁墻式墓葬。墓穴前有厚厚的石料混凝土墻埂嚴密封閉,上有深厚的梯田田土覆蓋,可以杜絕疾病傳播。墓穴可以逝者逝前預制,也可逝后現制。火花骨灰盒安放在壁墻的骨灰盒壁龕(10)內。墓碑及周邊可以雕龍畫鳳、擺放花草形成景觀陵園。這種墓葬是將占用農田土地的平面墓葬,改為不占農田土地的梯田坎壁式墓葬。充分利用死人建墓葬的投資,即建筑了墓葬,又將低劣的山地、溝壑、坡地建成防止水土流失可以豐產豐收的高檔次梯田。由于該壁式墓葬是永久建筑,所以不存在使用期限及續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