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保護圍欄。
背景技術:
電力施工中采用的圍欄設備,通常是采用比較明顯的線進行作為圍欄使用,將其綁在樹枝或支架上即可,不能起到阻擋和保護現場的效果,而現有的圍欄結構通常采用焊接方式,不容易移動和運輸,組裝的圍欄結構容易從外側拆卸,起不到保護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保護圍欄,能夠改善個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通過采用上橫梁和橫梁實現柵欄的固定,同時能夠在單側對柵欄進行鎖定,使其僅能夠從單側拆卸,使用更加安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力保護圍欄,包括底座及設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支架,在2個所述的支架之間設置有上橫梁和下橫梁,在所述的下橫梁中部設置有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內卡接有柵欄,在所述的上橫梁中部設置有通槽,所述的柵欄上端貫穿所述的通槽,在所述的上橫梁上端面上設置有擋板,所述的柵欄上端設置有階梯槽,所述的階梯槽卡接在所述的擋板下端,在所述的凹槽內側設置有壓縮彈簧,所述的柵欄底部抵在所述的壓縮彈簧上端面上,所述的階梯槽貼合在所述的擋板下端面上時所述的壓縮彈簧處于自然狀態,在所述的下橫梁一側側壁上設置有螺紋孔,在所述的柵欄下端側壁上設置有沉孔,在所述的螺紋孔內設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末端插接在所述的沉孔內側,在所述的下橫梁靠近所述的螺栓一側設置有呈L形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一端交接在所述的下橫梁的側壁上,在所述的下橫梁底部設置有螺桿,在所述的固定板的另一個端面上設置有卡槽,所述的螺桿能夠卡接在所述的卡槽內側,在所述的螺桿上設置有鎖緊螺母。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下橫梁下端靠近所述的螺栓一側設置有通槽,所述的螺桿位于所述的通槽內側。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固定板靠近所述的卡槽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與所述的卡槽相垂直,在所述的鎖緊螺母位于所述的定位槽內側時所述的固定板貼合在所述的螺栓外側端面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上橫梁上設置有螺紋孔,在所述的柵欄側壁上設置有沉孔,所述的柵欄上端通過貫穿該所述的螺紋孔的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的上橫梁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支架側壁上設置有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位于所述的支架靠近所述的螺栓一側,在所述的固定槽內設置有轉軸,在所述的轉軸上套裝有連接桿。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桿為左連接桿和右連接桿構成,所述的右連接桿能夠插接在所述的左連接桿中部,在所述的左連接桿和所述的右連接桿的端部分別設置有能夠套裝在所述的轉軸上的通孔,在所述的右連接桿上設置有套管,所述的套管一端掛接在所述的右連接桿上,所述的套管另一端螺紋連接在所述的左連接桿外側。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橫梁結構,能夠對柵欄底部進行固定和支撐,利用上橫梁結構,能夠對柵欄上部進行固定,實現柵欄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和安裝,利用設置在一側的螺栓,能夠從側面進行固定,并且,利用固定板結構,能夠使螺栓僅能夠從單側進行拆卸,使其安全性更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橫梁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橫梁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桿結構示意圖。
其中:101.底座,102.支架,103.上橫梁,104.下橫梁,105.凹槽,106.柵欄,107.通槽,108.擋板,109.壓縮彈簧,110.螺栓,111.固定板,112.螺桿,113.卡槽,114.鎖緊螺母,115.通槽,116.定位槽,117.固定槽,118.轉軸,119.連接桿,120.左連接桿,121.右連接桿,122.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介紹,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圖1、2所示,一種電力保護圍欄,包括底座101及設置在所述的底座101上的支架102,在2個所述的支架102之間設置有上橫梁103和下橫梁104,在所述的下橫梁104中部設置有凹槽105,在所述的凹槽105內卡接有柵欄106,在所述的上橫梁103中部設置有通槽107,所述的柵欄106上端貫穿所述的通槽107,在所述的上橫梁103上端面上設置有擋板108,所述的柵欄106上端設置有階梯槽,所述的階梯槽卡接在所述的擋板108下端,在所述的凹槽105內側設置有壓縮彈簧109,所述的柵欄106底部抵在所述的壓縮彈簧109上端面上,所述的階梯槽貼合在所述的擋板108下端面上時所述的壓縮彈簧109處于自然狀態,在所述的下橫梁104一側側壁上設置有螺紋孔,在所述的柵欄106下端側壁上設置有沉孔,在所述的螺紋孔內設置有螺栓110,所述的螺栓110末端插接在所述的沉孔內側,在所述的下橫梁104靠近所述的螺栓110一側設置有呈L形的固定板111,所述的固定板111一端交接在所述的下橫梁104的側壁上,在所述的下橫梁104底部設置有螺桿112,在所述的固定板111的另一個端面上設置有卡槽113,所述的螺桿112能夠卡接在所述的卡槽113內側,在所述的螺桿112上設置有鎖緊螺母114。
本實用新型將柵欄底部插接在下橫梁104中部的凹槽內側,使柵欄底部抵在壓縮彈簧的下端面上,將上橫梁套裝在柵欄上部,使上橫梁上的擋板貼合在柵欄的階梯槽上方,此時采用螺栓將下橫梁與柵欄下部相互連接,轉動固定板,使固定板上的卡槽與下橫梁底部的螺桿相互對齊,使螺桿插接在卡槽內側時,采用鎖緊螺母將固定板底部與螺桿相對固定起來即可。由于采用固定板結構,能夠將螺栓遮擋在固定板內側,因此,不能直接打開螺栓結構,并且,不能從外側對螺栓進行操作,進而可以將設置有螺栓一側作為內側,使其使用過程中,僅能夠從內側進行安裝操作,使其更加安全;由于整體結構可以在使用地點進行組裝,因此安裝和運輸都更加方便。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螺桿的安裝,優選地,在所述的下橫梁104下端靠近所述的螺栓110一側設置有通槽115,所述的螺桿112位于所述的通槽115內側。通過采用通槽,使螺桿位于通槽內,將固定板上的卡槽嵌入在通槽內時,使鎖緊螺母固定在通槽內側,在拆卸時候,則不能從外側旋開鎖緊螺母。
進一步優選地,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固定板111靠近所述的卡槽113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定位槽116,所述的定位槽116與所述的卡槽113相垂直,在所述的鎖緊螺母114位于所述的定位槽116內側時所述的固定板111貼合在所述的螺栓110外側端面上。將鎖緊螺母卡接在定位槽內側,即可實現固定。
本實施例中,利用通槽和定位槽結構,能夠使固定板覆蓋在螺栓外側,將螺栓一側作為內側,僅能夠從內側單側拆卸固定板和螺栓,使其更加安全。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為了從上部對柵欄進行固定,優選地,在所述的上橫梁103上設置有螺紋孔,在所述的柵欄106側壁上設置有沉孔,所述的柵欄106上端通過貫穿該所述的螺紋孔的螺栓110固定連接在所述的上橫梁103上。通過設置在上橫梁上的螺栓,使柵欄上部相對上橫梁保持穩定。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在運輸時將多組護欄結構進行折疊,優選地,在所述的支架102側壁上設置有固定槽117,所述的固定槽117位于所述的支架102靠近所述的螺栓110一側,在所述的固定槽117內設置有轉軸118,在所述的轉軸118上套裝有連接桿119。利用連接桿連接相鄰兩組護欄組,實現護欄的相對折疊和組合,能夠方便在需要時將多組護欄折疊之后進行存放或運輸。
進一步的優選地,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連接桿119為左連接桿120和右連接桿121構成,所述的右連接桿121能夠插接在所述的左連接桿120中部,在所述的左連接桿120和所述的右連接桿121的端部分別設置有能夠套裝在所述的轉軸118上的通孔,在所述的右連接桿121上設置有套管122,所述的套管122一端掛接在所述的右連接桿121上,所述的套管122另一端螺紋連接在所述的左連接桿120外側。將左連接桿連接在一個護欄的支架上,將右連接桿安裝在另一個護欄的支架上,在右連接桿上設置環狀凹槽,使套管一端向內側彎折并卡接在環狀凹槽內,即可實現將套管相對固定在右連接桿上。將右連接桿插接在左連接桿中部,在左連接桿外壁上設置外螺紋,在套管內側設置內螺紋,相對轉動套管,使套管相對轉動的過程中,帶動右連接桿向左連接桿方向移動時,進一步推動右連接桿插接在左連接桿內側,同時使套管套裝在左連接桿外側,使兩個相鄰的護欄連接在一起即可。本實施例中,使套管連接左連接桿和右連接桿之后,套管位于固定槽內側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