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建設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混凝土切割組件。
背景技術:
在園林建設或巖石、沙漠地綠化改造的過程中,屢屢會用到混凝土塊,而從模具里生產出來的混凝土塊形狀并不規則,需要進行切割加工,才會形成規整的矩形混凝土塊。而在對大塊的混凝土塊進行切割處理時,在高速的切割刀下,有時因為切割力量較大,切割刀在切割混凝土小凸起時,往往會將其“連根拔起”,即會在混凝土塊上形成一個凹陷,導致不規整的混凝土塊的形成。
并且,切割組件的刀具在轉動和切割的過程中,會與混凝土物料發生擠壓摩擦而產生磨損,容易導致刀具報廢,造成材料的浪費。現有的混凝土切割組件也有的在刀具的外表面上設有堆焊層,增加刀具的厚度以期望增加耐磨性,但堆焊層的厚度往往難以保證均勻。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種刀具的局部磨損較為嚴重,混凝土切割組件的整體使用壽命仍然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對混凝土切割規整、切割的性能好、耐磨損并且使用壽命長的混凝土切割組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混凝土切割組件,包括固定架、切割輪以及電機,所述切割輪安裝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切割輪轉動,所述切割輪的表面上設有若干層與所述切割輪呈同心圓設置的副切割層,且從所述切割輪的表面向遠離所述表面的方向上,所述副切割層的半徑均小于所述切割輪的半徑且依次減小。
進一步地,所述切割輪的圓周邊緣上設有若干個主切割齒,所述主切割齒均等分布在所述切割輪的圓周邊緣上,相鄰兩個所述主切割齒之間留有第一齒槽。
更進一步地,每一層所述副切割層的圓周邊緣上設有若干個副切割齒,所述副切割齒均等分布在所在所述副切割層的圓周邊緣上,相鄰兩個所述副切割齒之間留有第二齒槽。
優選地,每一層所述副切割層上的副切割齒的數量與所述切割輪上的所述主切割齒的數量相同,且距離所述切割輪最近的所述副切割層上的所述副切割齒與所述主切割齒依次交錯設置。
優選地,相鄰兩層所述副切割層上的所述副切割齒依次交錯設置。
優選地,所述主切割齒在所述切割輪的轉動方向上傾斜設置,且所述主切割齒的前端與所在所述切割輪處的切線的夾角為鈍角。
優選地,所述副切割齒在所在所述副切割層的轉動方向上傾斜設置,且所述副切割齒的前端與所在所述副切割層處的切線的夾角為鈍角。
優選地,所述副切割層設有兩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切割組件直接在切割輪的表面上設置若干層以同心圓方式設置的副切割層,并且其半徑從距離切割輪最近的一層開始依次減小,則切割輪在轉動進行切割混凝土塊的過程中,切割作用點始終保持從上至下依次降低;而混凝土塊會先經過切割輪的切割,再依次經過各個副切割層的切割。
該混凝土切割組件增設的副切割層同時起到輔助和緩沖的作用,使施工時能夠分不同的高度對混凝土塊一點一點地切割,如此循環,有效避免了直接切到較大的凸起而導致混凝土塊出現凹陷,切割規整;同時也能夠減小切割輪在切割過程中受到的碾壓摩擦,提高了整體的切割性能,并且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混凝土切割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混凝土切割組件的部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混凝土切割組件的部分另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圖1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切割組件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混凝土切割組件主要由固定架10、切割輪20、電機(圖未示)以及若干層設置在切割輪20的表面上的副切割層30組成。其中,切割輪20安裝在固定架10上,電機用于驅動切割輪20轉動,這些副切割層30均與切割輪20呈同心圓設置;并且,從切割輪20的表面向遠離表面的方向上,副切割層30的半徑均小于切割輪20的半徑且依次減小。即,從緊貼切割輪20設置的一層副切割層30開始,向外設置的副切割層30的大小依次減少。
可以理解的是,在實際使用中,為了不影響切割組件的正常切割工作,切割輪20和這些副切割層30的厚度均不能太厚,以平常設置的切割混凝土刀具的厚度設置為宜。
本實施例的混凝土切割組件直接在切割輪20的表面上設置了若干層以同心圓方式設置的副切割層30,并且其半徑從距離切割輪20最近的一層開始依次減小,則切割輪20在轉動進行切割混凝土塊的過程中,切割作用點始終保持從上至下依次降低;而混凝土塊會先經過切割輪20的切割,再依次經過各個副切割層30的切割。
如圖1、2所示,切割輪20的圓周邊緣上設有若干個主切割齒21。為了保持切割輪20在圓周上各個部位的切割性能的平衡,這些主切割齒21均等分布在切割輪20的圓周邊緣上,并且相鄰的兩個主切割齒21之間留有第一齒槽22,以緩沖主切割齒21在切割過程中受到的壓力。
如圖1、2所示,在每一層副切割層30的圓周邊緣上設有若干個副切割齒31,同樣地,為了保持每一層切割層在圓周上各個部位的切割性能的平衡,這些副切割齒31均等分布在所在副切割層30的圓周邊緣上,相鄰兩個副切割齒31之間留有第二齒槽32,以緩沖副切割齒31在切割過程中受到的壓力。
為了進一步提高切割組件的切割性能,每一層副切割層30上的副切割齒31的數量與切割輪20上的主切割齒21的數量相同,且距離切割輪20最近的副切割層30上的副切割齒31與主切割齒21依次交錯設置。較佳地,相鄰兩層副切割層30上的副切割齒31也依次交錯設置。
為了更進一步提高切割組件的切割性能,如圖3所示,主切割齒21在切割輪20的轉動方向F上傾斜設置,且主切割齒21的前端與所在切割輪20處的切線的夾角α為鈍角;副切割齒31在所在副切割層30的轉動方向F上傾斜設置,且副切割齒31的前端與所在副切割層30處的切線的夾角β為鈍角。這里所說的前端,以切割組件工作時切割輪20的轉動方向F定義。
在實際使用中,經過大量的測試,也為了簡化生產流程和提高便利性,夾角α和夾角β均優選為120°;并且,副切割層30設有兩層,既能夠提高該混凝土切割組件的整體切割性能,也不會增加生產的復雜程度,并且也不會因為部件的增加而造成生產成本的提高或浪費。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混凝土切割組件增設的副切割層30同時起到輔助和緩沖的作用,使施工時能夠分不同的高度對混凝土塊一點一點地切割,如此循環,有效避免了直接切到較大的凸起而導致混凝土塊出現凹陷,切割規整;同時也能夠減小切割輪20在切割過程中受到的碾壓摩擦,提高了整體的切割性能,并且延長了使用壽命。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