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涉及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將美學帶入到生活中,其中的表現之一即為將天然石材作為裝飾品點綴人們的生活,但是天然的石材質量過重,不僅安裝制作過程比較繁瑣,而且質量不穩定還有跌落發生事故的危險。
目前,公開號為CN 202899517 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安裝結構,它包括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扣件、掛件,所述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上設置有預埋連接件,掛件通過預埋連接件連接到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上,扣件固定到建筑物墻體或墻體基層骨架,掛件掛扣到扣件上,既使用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代替天然石材,并通過扣件和掛件將復合石材安裝到墻體或者基層骨架上,從而起到正常的裝飾作用,但是扣件和掛件均是通過螺栓與復合石材以及墻體之間進行連接的,但是由于復合石材與墻體之間的距離較小,這樣在安裝時就需要在復合石材與墻體之間對螺栓進行操作,操作難度大。
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安裝結構,通過能夠對復合石材從外部進行安裝而使得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安裝結構,包括復合石材以及用于安裝復合石材的墻體,所述復合石材的上端與下端對應處設置有預埋連接件并且復合石材與墻體之間通過連接組件連接,位于下端的所述預埋連接件上通過轉動桿固定連接有轉動球,位于上端的所述預埋連接件上設置有以轉動球為圓心的圓弧形連接片,所述連接組件包括連接于墻體并正對轉動球的支撐體,支撐體上開設有轉動槽,所述轉動桿位于轉動槽中并且轉動球抵觸于轉動槽的內壁上,正對弧形連接片的墻體上設置與弧形連接片上方相貼合的弧形固定片,弧形固定片通過連接結構與弧形連接片可分離連接,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可伸縮的固定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安裝復合石材的時候,首先將轉動球對準支撐體,然后將轉動桿放入到轉動槽中,轉動球到達支撐體底部之后,向上翻折復合石材,其中由于弧形連接片是以轉動球為圓心的,如此弧形連接片在轉動的時候,其軌跡與上端的預埋連接件的軌跡相同,為一完整的圓上的一部分,因此當弧形固定片的形狀與弧形連接片的形狀相配合并且弧形固定片位于弧形連接片的上方的時候,二者之間能夠在不發生碰撞的情況下發生重疊,當弧形連接片轉動到弧形固定片下方之后,通過固定桿將二者之間進行連接,從而能夠完成對復合石材的安裝,其中由于固定桿為可伸縮結構,如此在將弧形固定片和弧形連接片進行連接的時候,能夠將固定桿伸出到復合石材外部進行安裝,而不需要在復合石材與墻體之間進行操作,簡單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弧形固定片上開設有固定孔,弧形連接片上對應固定孔開設有連接孔,所述固定桿通過彈性件活動連接于弧形固定片的外部,并且依次穿過固定孔和連接孔。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彈性件連接在弧形固定片上的固定桿具有在一定范圍內活動的性質以及在彈性作用下恢復到自然狀態的恢復作用力,如此在安裝復合石材時,首先是使得彈性件伸長,同時固定桿從固定孔中脫出,然后在固定孔和連接孔對準之后放開固定桿,此時固定桿在彈性件的彈性作用下發生回彈并進入到固定孔和連接孔中,通過固定桿對固定孔和連接孔形成限位作用,從而防止弧形連接片與弧形固定片之間發生脫離,并達到固定弧形連接片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球和連接孔均設置有多個,并且多個轉動球和連接孔均在復合石材上均勻分布。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多個轉動球同時轉動復合石材的時候,由于轉動球在支撐復合石材的同時,還對復合石材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因而通過多個轉動球進行同時限位的時候,就能夠使得限位作用更為穩定;當復合石材在受到外界作用而與墻體之間發生分離的時候,這個作用力是通過固定桿傳遞到弧形固定片上的,所以當設置有多個固定桿的時候,這個作用力也就是通過多個固定桿同時進行承受的,因此多個固定桿能夠將這個作用力進行分散,并使得作用效果減小,從而對固定桿起到了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桿端部呈尖狀設置,多個所述固定桿頂部通過一體桿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桿端部呈尖狀就能夠使得固定桿在穿過連接孔時,即使不是完全對準的,也能夠在尖狀結構的導向作用下,而準確的使固定桿穿入到連接孔中,復合石材的固定更方便進行;同時多個固定桿頂部連接體有一體桿,這樣通過一體桿就能夠同時對多個固定桿進行操作,從而提高了操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一體桿上設置有用于帶動一體桿的驅動纜。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驅動纜的長度更長,如此通過驅動纜帶動一體桿并通過一體桿帶動固定桿的時候,就能夠在復合石材外部具有更長的用以進行操作的結構,可實施性更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纜呈人字形設置,并且驅動纜與一體桿兩端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與一體桿的兩端連接之后,由于驅動纜能夠將作用力同時傳遞到一體桿的兩端,從而防止了一體桿由于兩端的受力不均而發生翻折等,操作穩定性高。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孔處設置有導向環,固定桿穿過導向環并與導向環的內壁相貼合。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導向環能夠施加給固定桿一個限位以及導向的作用,從而使得固定桿的運動方向更為穩定,同時也能夠更為穩定的與連接孔之間進行作用,從而使得固定桿對弧形連接片的固定更方便進行。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槽呈上大下小的開口狀。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轉動槽上端的開口較大,這樣將轉動桿放入到轉動槽中的時候,就能夠更方便的將轉動桿放入,同時下端開口較小,如此當轉動桿到達轉動槽底部之后,轉動槽的側壁能夠施加給轉動桿一個限位的作用,并且防止轉動槽發生晃動等,如此與轉動桿連接的轉動球的位置穩定性也就更高,從而能夠使得弧形連接片與弧形固定片之間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對準。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槽底部設置有與轉動球相配合的限位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限位部能夠對轉動球的位置進行限定,并使得轉動球只能以其自身球心為中心轉動,如此弧形連接片轉動的軌跡也就固定并且與弧形固定片之間正對,從而使得固定孔與連接孔之間的對應能夠更快完成,方便弧形連接片與弧形固定片之間的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槽上端呈弧形向兩邊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轉動槽上端弧形向兩邊張開的時候,就使得轉動槽具有更大的開口,如此就能夠更方便的將轉動桿放入到轉動槽中,操作方便性更高。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將轉動桿以及轉動球與支撐體連接,然后向上翻折并使得弧形固定片與弧形連接片之間通過固定桿連接,從而完成對復合石材的固定,其中由于固定桿能夠在復合石材外部進行操作,而不需要在復合石材與墻體之間進行,從而使得操作更為簡單方便;
其二:轉動槽結構為上大下小,并且同時轉動槽上端呈弧形向兩邊,如此就能夠更方便轉動桿的放入與穩定,可實施性強;
其三:限位部對轉動球進行限位,同時復合石材上端以及下端分別通過支撐體和弧形固定片進行限位,從而使得復合石材的位置穩定性高;
其四:通過驅動纜驅動一體桿,然后通過一體桿帶動所有的固定桿,操作方便快速,同時固定桿端部是尖狀的,如此就能夠使得固定桿與連接孔的連接更為快速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一,主要表現復合石材在安裝過程中的結構;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主要表現轉動桿和轉動球與支撐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圖3是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二,主要表現復合石材安裝完成后的結構;
圖4是實施例中的剖視圖,主要表現復合石材與墻體之間各結構的連接關系;
圖5是圖4中B部分的放大圖。
圖中,1、復合石材;2、墻體;3、轉動桿;4、轉動球;5、弧形連接片;6、支撐體;7、轉動槽;8、弧形固定片;9、固定桿;10、連接孔;11、一體桿;12、彈性件;13、驅動纜;14、導向環。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超薄型輕質復合石材安裝結構,如圖1和圖3所示,包括復合石材1以及用于安裝復合石材1的墻體2,在復合石材1上均勻分布有兩排位置對應的預埋連接件,其中下端的預埋連接件上螺紋連接有轉動桿3,在轉動桿3的端部焊接有轉動球4;上端的預埋連接件上連接有弧形連接片5,其中弧形連接片5是以轉動球4為圓心,并且以上端預埋連接片到轉動球4之間的距離為半徑的圓弧形板,在弧形連接片5上開設有連接孔10;在與弧形連接片5位置對應的墻體2上設置有弧形固定片8,并且弧形固定片8的形狀與弧形連接片5的形狀相配合;在弧形固定片8上與連接孔10的對應處開設有固定孔,在弧形固定片8外側上一體成型設置有空筒狀的導向環14,如圖5所示,在導向環14中穿設有固定桿9,同時固定桿9是通過彈性件12活動連接在弧形固定片8上的,這樣通過固定桿9依次穿過固定孔和連接孔10就能夠實現將弧形連接片5和弧形固定片8之間進行連接的目的;所有的固定桿9頂部通過一根一體桿11固定連接,如此通過對一體桿11的操作就能夠一次性對所有的固定桿9進行操作,在一體桿11的兩端均系有驅動纜13,其中驅動纜13為普通的線纜,并且一體桿11兩端的驅動纜13繞成一縷,如此通過這一縷驅動纜13就能夠對一體桿11兩端進行操作,同時還能夠將驅動纜13取出到復合石材1外部進行操作,從而不需要在復合石材1與墻體2之間操作,簡單方便;在與下端的預埋連接件對應的墻體2上掛設有支撐體6,其中支撐體6正對復合石材1端上開設有轉動槽7,并且轉動槽7是上大下小結構,同時在轉動槽7端部是朝向兩邊的弧形形狀,如此就能夠更方便的將轉動桿3放入到轉動槽7中,如圖2所示,同時在轉動槽7底部的支撐體6中設置有形狀與轉動球4相配合的限位部,當轉動球4位于限位部中的時候,只能以其自身的球心為中心轉動。
在安裝復合石材1的時候,首先是將轉動球4對準支撐體6,然后將轉動桿3放入到轉動槽7中,由于轉動槽7頂部是朝向兩邊弧形形狀,這樣就具有較大的開口,方便轉動桿3的進入;將轉動桿3移動到轉動槽7的底部,同時轉動球4位于限位部中,然后向上翻折復合石材1并使得弧形連接片5朝向墻體2活動,當弧形連接片5接近弧形固定片8的時候,向上提動驅動纜13并通過驅動纜13將固定桿9從固定孔中提出,繼續轉動復合石材1,直到連接孔10與固定孔對應,放開驅動纜13,此時固定桿9在彈性件12的彈性作用下回彈依次進入到固定孔以及連接孔10中,從而完成對弧形連接片5的定位,其中由于固定桿9的端部是尖狀的,如此即使連接孔10與固定孔沒有精確對齊,在尖狀結構的導向作用下也能夠使得固定桿9將連接孔10穿過,可實施性強,當復合石材1位置固定之后,其在上下兩端分別受到弧形固定片8以及支撐體6的限位,左右方向受到轉動槽7的限位作用,從而能夠保持其位置的穩定性,并完成對復合石材1的安裝。
當將復合石材1取下的時候,只需通過牽引驅動纜13并通過一體桿11將固定桿9從連接孔10中提出,然后轉動復合石材1即可完成將復合石材1從墻體2上的分離,該操作能夠在復合石材1外部進行,而不需要在復合石材1與墻體2之間進行,可實施性強。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