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后澆帶側模支設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筑的迅猛發展,工程結構型式越來越復雜,大多數現澆結構尺寸較大,設計設置施工后澆帶解決混凝土的收縮開裂問題。后澆帶貫穿于整個結構,后澆帶貫通之處有可能斷梁、斷板,給施工帶來不便,而且后澆帶處鋼筋密集使用模板作側模支撐,處理工藝繁瑣、施工難度大、施工成型效果差。后澆帶處理不當將嚴重影響結構的整體性和安全性。特別是地下室結構后澆帶處的防水效果有更嚴格的質量要求,處理不當容易出現開裂、滲漏等現象,后期需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修繕彌補。如何克服成為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施工方便、效果好的充氣式后澆帶側模支設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充氣式后澆帶側模支設結構,包括面筋、底筋,其特征是:在面筋、底筋之間設置二根由多層疊加的充氣管組成的氣柱,在氣柱的澆筑背面設置起加固作用的鋼筋支架,在氣柱的混凝土迎面設置限位鋼筋;所述充氣管包括聚酯纖維加強網,在聚酯纖維加強網表面設置PVC涂層。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結構合理,施工方便、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充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充氣式后澆帶側模支設結構,包括面筋1、底筋2,在面筋、底筋之間設置二根由多層疊加的充氣管組成的氣柱3、4,在氣柱的澆筑背面設置起加固作用的鋼筋支架5,在氣柱的混凝土迎面設置限位鋼筋6、7;所述充氣管包括聚酯纖維加強網8,在聚酯纖維加強網表面設置PVC涂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