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裝了雙刀具的發泡磚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發泡磚胚料,如附圖4所示,其頂部具有拱起的結構,需要將拱起的頂部切除,切成如附圖5所述的形狀,最終才能方便地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長方體發泡磚,在實施從附圖4到附圖5的切割過程中,需要用到發泡磚胚料切割裝置,但是現有的發泡磚胚料切割裝置僅僅加裝了一個負責從附圖4到附圖5的切割過程的刀具,一旦該刀具出現鈍化,就需要將關閉整個發泡磚胚料切割裝置,進行更換刀具操作,換上新的刀具之后才能重新實施切割操作,整個過程工作效率低,操作麻煩,會影響到整個裝置的切割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裝了雙刀具的發泡磚切割裝置,具有雙刀具,刀具之間能夠實現切換,避免刀具鈍化影響正常切割的操作,刀具切換較為方便不會影響整個切割裝置的切割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加裝了雙刀具的發泡磚切割裝置,它包括置于橫向左右側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傳輸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外側設有縱向并排的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間傳輸輥的上方設有切割發泡磚胚料頂部的第一切割刀具;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和第四支架的上端之間設置了一第一橫柱,所述第一橫柱上固定了用于驅動第一切割刀具上下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一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一切割刀具向上移動直至第一切割刀具與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外側設有縱向并排的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所述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之間傳輸輥的上方設有切割發泡磚胚料頂部的第二切割刀具,所述第一切割刀具與第二切割刀具之間呈前后并排設置,所述第五支架的上端和第六支架的上端之間設置了一第二橫柱,所述第二橫柱固定了用于驅動第二切割刀具上下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二切割刀具向上移動直至第二切割刀具與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一切割刀具包括第一刀刃部和置于第一刀刃部左右端的第一刀柄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為分別置于第一橫柱的左右端的同步氣缸,且氣缸的活塞桿垂直于傳輸輥的傳輸表面且分別與一第一刀柄部連接固定,所述第二切割刀具包括第二刀刃部和置于第二刀刃部左右端的第二刀柄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為分別置于第二橫柱的左右端的同步氣缸,且氣缸的活塞桿垂直于傳輸輥的傳輸表面且分別與一第二刀柄部連接固定。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與第一刀柄部可拆式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與第二刀柄部可拆式連接。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在第一橫柱上固定了用于驅動第一切割刀具上下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一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一切割刀具向上移動直至第一切割刀具與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外側設有縱向并排的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之間傳輸輥的上方設有切割發泡磚胚料頂部的第二切割刀具,第一切割刀具與第二切割刀具之間呈前后并排設置,第五支架的上端和第六支架的上端之間設置了一第二橫柱,第二橫柱固定了用于驅動第二切割刀具上下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二切割刀具向上移動直至第二切割刀具與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即在發泡磚切割裝置工作的時候,僅僅只有第一切割刀具或者第二切割刀具,負責由對傳輸輥上傳輸過來的發泡磚胚料進行切割操作,若是第一切割刀具在負責切割操作,即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切割刀具向上移動直至第二切割刀具與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避免第二切割刀具的存在干擾到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當第一切割刀具出現鈍化,通過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第一切割刀具向上移動直至第一切割刀具與傳輸輥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即第一切割刀具退出切割操作,接著通過啟動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切割刀具向下移動開始實施切割操作,整一個過程,實現了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之間的切換,避免刀具鈍化影響正常切割的操作,刀具切換過程,通過驅動氣缸實現,較為方便不會影響整個切割裝置的切割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的向視圖。
圖3是圖1的B-B的向視圖。
圖4是待切割的發泡磚胚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切割完成的發泡磚胚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01、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2、傳輸輥;3、第三支架;4、第四支架;5、第五支架;6、第六支架;701、第一切割刀具;7011、第一刀刃部;7012、第一刀柄部;702、第二切割刀具;7021、第二刀刃部;7022、第二刀柄部;801、第一橫柱;802、第二橫柱;901、第一驅動機構;902、第二驅動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加裝了雙刀具的發泡磚切割裝置,主要用于將如附圖4的發泡磚胚料切割成如附圖5的發泡磚胚料,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附圖1、附圖2和附圖3,它包括置于橫向左右側的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間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傳輸輥2;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外側設有縱向并排的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之間傳輸輥2的上方設有切割發泡磚胚料頂部的第一切割刀具701;第三支架3的上端和第四支架4的上端之間設置了一第一橫柱801,第一橫柱801上固定了用于驅動第一切割刀具701上下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901,第一驅動機構901可驅動第一切割刀具701向上移動直至第一切割刀具701與傳輸輥2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外側設有縱向并排的第五支架5和第六支架6,第五支架5和第六支架6之間傳輸輥2的上方設有切割發泡磚胚料頂部的第二切割刀具702,第一切割刀具701與第二切割刀具702之間呈前后并排設置,第五支架5的上端和第六支架6的上端之間設置了一第二橫柱802,第二橫柱802固定了用于驅動第二切割刀具702上下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902,第二驅動機構902可驅動第二切割刀具702向上移動直至第二切割刀具702與傳輸輥2上的發泡磚胚料之間留出間隙。
第一切割刀具701包括第一刀刃部7011和置于第一刀刃部7011左右端的第一刀柄部7012,第一驅動機構901為分別置于第一橫柱801的左右端的同步氣缸,且氣缸的活塞桿垂直于傳輸輥2的傳輸表面且分別與一第一刀柄部7012連接固定,第二切割刀具702包括第二刀刃部7021和置于第二刀刃部7021左右端的第二刀柄部7022,第二驅動機構902為分別置于第二橫柱802的左右端的同步氣缸,且氣缸的活塞桿垂直于傳輸輥2的傳輸表面且分別與一第二刀柄部7022連接固定,第一驅動機構901與第一刀柄部7012可拆式連接,第二驅動機構902與第二刀柄部7022可拆式連接。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