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建筑節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相變保溫復合板。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世界經濟的發展,能源的供需日益緊迫。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住宅室內環境的舒適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空調等采暖設備的能耗也日益遞增,建筑耗能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阻礙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墻體保溫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及夾心保溫三種,而外墻外保溫做法由于保溫效果好、不占用室內空間、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等優點成為現如今墻體保溫的主要做法,其主要使用的保溫材料有EPS板、XPS板、酚醛板、聚氨酯板、巖棉板、膨脹珍珠巖等。以上這些材料雖然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較好的隔熱效果,阻隔熱的作用,但不具備調節溫度的功能。而相變材料具有調節溫度、儲存能量的性能,因此可以選取相變材料和保溫材料復合而成的保溫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相變保溫復合板,要解決保溫復合板保溫效果不明顯,,浪費能源的技術問題;并解決保溫復合板壽命低,不耐用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相變保溫復合板,包括左右兩層普通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兩層普通保溫板之間夾設有相變材料保溫條;兩層普通保溫板相對的內側面板上間隔設有若干條沿普通保溫板寬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所述相變材料保溫條沿燕尾槽伸展方向設置,為連續的啞鈴狀條形結構,兩側面凸起的部分嵌設在燕尾槽內,凸起部分中間的空隙形成空氣間層;所述普通保溫板上下端面分別設有與燕尾槽平行的凹槽和凸榫,上下兩普通保溫板之間通過榫卯連接形成完整的相變保溫復合板;相變保溫復合板上下端面分別設置保溫封堵條二和保溫封堵條一進行封堵,前后端面均設置保溫封堵條三進行封堵;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封堵條二截面為π形,其兩豎部分別卡固在相變保溫復合板的左右兩個普通保溫板上端面的凹槽內將相變保溫復合板的上端面封堵。
進一步地,所述封堵條一的截面為E形,所述相變保溫復合板的左右兩個普通保溫板下端面的凸榫分別卡固在封堵條一兩凹口內將相變保溫復合板的下端面封堵。
進一步地 ,所述保溫封堵條三設置在相變保溫復合板的前后兩端面,保溫封堵條三上設有豎向間隔排列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卡固上下兩排相變材料保溫條的之間將相變保溫復合板前后兩端面封堵。
進一步地,所述相變材料保溫條由石膏基石蠟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普通保溫板為EPS板、XPS板、發泡水泥板或巖棉板。
此外,所述相變材料保溫條與燕尾槽通過建筑粘結劑固定在一起。
更加優選地,所述封堵條二、封堵條一和封堵條三與相變保溫復合板均通過建筑粘結劑粘合固定在一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相變保溫復合板采用石膏基石蠟相變材料保溫條作為兩普通保溫板的夾心,提高了墻體的保溫隔熱效果,能夠調節室內外溫差,節約了能源,提升了室內環境的舒適度;
兩層普通保溫板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形成空氣間層,能夠增強系統的保溫效果;
復合保溫板四周均設置保溫條進行封堵,從而避免了保溫板間的縫隙,同時使得雜物。雨水等不易進入到保溫板里,延長了保溫板的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相變保溫復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普通保溫板連接成相變保溫復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普通保溫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普通保溫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封堵條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封堵條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封堵條三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普通保溫板;11-突起;12-凹槽;13-燕尾槽;2-相變材料保溫條;3-保溫封堵條一;4-保溫封堵條三;41-封堵板;5-保溫封堵條二;6-空氣間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新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及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
一種相變保溫復合板,如圖1所示,包括左右兩層如圖3和4所示的普通保溫板1,普通保溫板1為EPS板、XPS板、發泡水泥板或巖棉板。左右兩層普通保溫板1之間夾設有由石膏基石蠟制成的相變材料保溫條2;兩層普通保溫板1相對的內側面板上間隔設有若干條沿普通保溫板1寬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13,相變材料保溫條2的沿燕尾槽13伸展方向設置,為連續的啞鈴狀條形結構,兩側面凸起的部分嵌設在燕尾槽13內,凸起部分中間的空隙形成空氣間層6,相變材料保溫條2與燕尾槽13通過建筑粘結劑固定在一起;普通保溫板1上下端面分別設有與燕尾槽13平行的凹槽12和凸榫11,如圖2所示,上下兩普通保溫板1之間通過榫卯連接形成完整的相變保溫復合板;相變保溫復合板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如圖5所示的保溫封堵條二5和如圖6所示的保溫封堵條一3進行封堵,前后端面均設置如圖7所示的保溫封堵條三4進行封堵;封堵條二5截面為π形,其兩豎部分別卡固在相變保溫復合板的左右兩個普通保溫板1上端面的凹槽12內將相變保溫復合板的上端面封堵;封堵條一3的截面為E形,相變保溫復合板上的左右兩個普通保溫板1下端面的凸榫11分別卡固在封堵條一3兩凹口內將相變復合保溫板的下端面封堵;保溫封堵條三4設置在相變復合保溫板前后兩端面,保溫封堵條三4上設有豎向間隔排列的封堵板41,封堵板41卡固上下兩排相變材料保溫條2的之間將保溫板前后兩端面封堵。封堵條二5、封堵條一3和封堵條三4與相變保溫復合板均通過建筑粘結劑粘合固定在一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