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幕墻是建筑的外墻圍護,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帷幕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由面板和支承結構體系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變形能力、不承擔主體結構所用作用的建筑外圍防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幕墻是利用各種強勁、輕盈、美觀的建筑材料取代傳統的磚石或窗墻結合的外墻工法,是包圍在主結構的外圍而使整棟建筑達到美觀,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墻工法。簡言之,是將建筑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幕墻范圍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墻、采光頂(罩)和雨篷,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建筑師設計理念“人性之于建筑”的提升,建筑物越來越向高層、高檔、多功能方向發展。因此建筑幕墻產品也必然向高新技術和多功能的方向發展,才能適應人們日漸增強的環保節能意識,本發明滿足市場對建筑幕墻功能的需求,而現有大部分幕墻由于其橫梁與立柱間的連接結構較為復雜,因而導致安裝不方便,安裝效率低,人工成本較高,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包括立柱和螺釘,所述立柱的一側安裝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內腔上端設有橫梁槽口掛鉤,所述立柱遠離橫梁的一側安裝有橫梁扣板,所述橫梁扣板的上端設有扣板掛鉤,所述橫梁的中部設有通孔,所述立柱靠近橫梁的一側設有與通孔對應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內壁上下兩端均設有承重塊,所述凹槽遠離通孔的一側設有彈性膠條和鋼墊片,所述彈性膠條位于凹槽內壁和鋼墊片之間,所述彈性膠條和鋼墊片的中午設有插口,所述螺釘貫穿與凹槽配合的連接件插于插口內,同時所述螺釘遠離連接件的一端貫穿立柱,所述螺釘通過螺母固定螺接,所述連接件遠離凹槽的一端連接有卡緊件。
優選的,所述橫梁遠離橫梁扣板的頂端通過第一螺栓固定連接有一體成型的連體掛座,所述連體掛座遠離第一螺栓的一側分別設有第一掛座和第二掛座。
優選的,所述彈性膠條遠離鋼墊片的一側設有緩沖凸臺,所述緩沖凸臺通過第二螺栓螺接固定。
優選的,所述橫梁的外側設有卡槽,所述連接件上設有與卡槽相配合的限位塊。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立柱的一側由連接件配合將橫梁與之連接,立柱的一側設有凹槽與橫梁的通孔對應,凹槽內設有承重塊,同時在凹槽的內壁一側由彈性膠條連接有鋼墊片,保證連接件在安裝時留有一定的張力空間,不但便于安裝,也保證了連接件安裝的穩定性,同時利用卡緊件進行進一步的卡緊,此結構解決了行業內幕墻橫梁與立柱傳統安裝結構不合理和安裝不方便的問題,節約人工,提高安裝效率,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部分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A處放大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螺母1、立柱2、連接件3、限位塊4、凹槽5、鋼墊片6、彈性膠條7、卡緊件8、螺釘9、橫梁10、橫梁槽口掛鉤11、扣板掛鉤12、橫梁扣板13、連體掛座14、第一螺栓15、第一掛座16、第二掛座17、通孔18、承重塊1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建筑幕墻橫梁與立柱的連接結構,包括立柱2和螺釘9,立柱2的一側安裝有橫梁10,橫梁10的內腔上端設有橫梁槽口掛鉤11,立柱2遠離橫梁10的一側安裝有橫梁扣板13,橫梁扣板13的上端設有扣板掛鉤12,橫梁10的中部設有通孔18,橫梁10遠離橫梁扣板13的頂端通過第一螺栓15固定連接有一體成型的連體掛座14,連體掛座14遠離第一螺栓15的一側分別設有第一掛座16和第二掛座17,可以配合掛接與立柱2呈直角的柱體,以便更加穩定,實用性比較強。
立柱2靠近橫梁10的一側設有與通孔18對應的凹槽5,橫梁10的外側設有卡槽,連接件3上設有與卡槽相配合的限位塊,為了防止發生承重力發生翻轉的問題,不利于本發明的推廣,凹槽5的內壁上下兩端均設有承重塊19,凹槽5遠離通孔18的一側設有彈性膠條7和鋼墊片6,彈性膠條7遠離鋼墊片6的一側設有緩沖凸臺,緩沖凸臺通過第二螺栓螺接固定,在原有基礎的張力上,將作用擴大,更好的安裝,彈性膠條7位于凹槽5內壁和鋼墊片6之間,彈性膠條7和鋼墊片6的中午設有插口,螺釘9貫穿與凹槽5配合的連接件3插于插口內,同時螺釘9遠離連接件3的一端貫穿立柱2,螺釘9通過螺母1固定螺接,連接件3遠離凹槽5的一端連接有卡緊件8。
本發明通過立柱2的一側由連接件3配合將橫梁10與之連接,立柱2的一側設有凹槽5與橫梁10的通孔18對應,凹槽5內設有承重塊19,同時在凹槽5的內壁一側由彈性膠條7連接有鋼墊片6,保證連接件3在安裝時留有一定的張力空間,不但便于安裝,也保證了連接件3安裝的穩定性,同時利用卡緊件8進行進一步的卡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