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工建筑工程的安裝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鋼梁懸臂吊裝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建筑安裝工程中,部分砼框架樓板下方設有砼框架內鋼結構管廊,由于先施工完成砼框架及砼樓板,導致砼框架內鋼結構管廊無法采用吊車的機械進行吊裝。常規的施工方法是采取框架柱側面設吊點進行鋼結構梁安裝,但這只限于混凝土柱與柱之間的鋼結構梁吊裝,而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聯系梁則無法施工。為此,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聯系梁一般采用抱桿法進行吊裝施工,但抱桿法吊裝程序復雜、成本高、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梁懸臂吊裝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該裝置能夠提高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聯系梁的安裝效率,簡化操作,節約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鋼梁懸臂吊裝裝置,包括一對底座以及一對懸臂吊,一對所述底座分別設于兩個相鄰的已裝鋼梁上,已裝鋼梁為h型鋼鋼梁,所述底座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焊接有卡板,卡板設有一個卡口,卡板通過卡口卡在已裝鋼梁上方的翼緣板上,并且所述卡口的寬度與已裝鋼梁的翼緣板厚度相適應,所述底板的上方焊接有套筒;所述懸臂吊包括懸臂柱以及懸臂,所述懸臂柱轉動連接在套筒內,所述懸臂設于懸臂柱的頂部,并與懸臂柱連為一體,懸臂遠離懸臂柱的一端焊接一個吊耳,所述吊耳上安裝有電動葫蘆,電動葫蘆通過鋼索以及鋼板卡與用于待吊裝鋼梁連接。
優選的,底板的上放焊接有一對加強板,加強板為直角三角形板,所述加強板的底部直角邊與底板焊接,另一直角邊與套筒焊接。
優選的,懸臂柱與懸臂之間焊接有懸臂加強板以及懸臂加強斜撐。
優選的,卡板呈l型,并且安裝在同一個底板上的卡板設有一對,所述卡板的其中一個直角邊的端部與底板焊接,另一個直角邊與底板之間的間隙形成卡口。
優選的,懸臂柱的外徑與套筒的內徑相適應,并且所述懸臂柱通過滾子軸承安裝在套筒內。
優選的,懸臂柱、套筒以及已裝鋼梁的軸線重合。
優選的,已裝鋼梁在與卡板連接的一側設有加強筋。
一種使用鋼梁懸臂吊裝裝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待吊裝鋼梁重量以及已完成安裝的已裝鋼梁的規格型號,核算已裝鋼梁兩端節點的待受力狀況以及已裝鋼梁的抗扭剪力;
2)、已裝鋼梁的兩個翼緣板在遠離待吊裝鋼梁一側的兩者之間連接加強筋;
3)、在相鄰的兩個已裝鋼梁的上方翼緣板上依次安裝底座、懸臂吊、電動葫蘆以及鋼板卡;
4)、將鋼板卡卡住待吊裝鋼梁的兩個靠外的翼緣板上,并使兩個鋼板卡對稱;
5)、起吊待吊裝鋼梁,使懸臂吊受力,卡板在受力的作用下對已裝鋼梁進行卡死,然后再繼續起吊待吊裝鋼梁,至待吊裝鋼梁的安裝位置處,然后將待吊裝鋼梁完成安裝;
6)、在待吊裝鋼梁完成安裝后,依次拆除鋼板卡、電動葫蘆、懸臂吊以及底座;
7)、重復步驟1)至步驟6),完成其他相鄰的已裝鋼梁之間的待吊裝鋼梁的安裝工作。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在吊裝待吊裝鋼梁時,利用兩個已裝鋼梁作為支撐,將底座直接卡在已裝鋼梁上,然后在底座上安裝懸臂吊來吊裝待吊裝鋼梁,摒棄了大型吊裝機械無法進行吊裝的現狀,實現了小型化吊裝,而且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可以安全、高效、保質保量完成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鋼結構梁吊裝與安裝施工工作,安裝拆除方便,周轉使用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本發明一種鋼梁懸臂吊裝裝置,包括一對底座2以及一對懸臂吊3,一對底座2分別設于兩個相鄰的已裝鋼梁1上,已裝鋼梁1為h型鋼鋼梁,底座2底板21,底板21的下方焊接有卡板22,卡板22呈l型,并且安裝在同一個底板21上的卡板22設有一對,卡板22的其中一個直角邊的端部與底板21焊接,另一個直角邊與底板21之間的間隙形成卡口,卡板22通過卡口卡在已裝鋼梁1上方的翼緣板上,并且所述卡口的寬度與已裝鋼梁1的翼緣板厚度相適應,底板21的上方焊接有套筒23。底板21的上放焊接有一對加強板24,加強板24為直角三角形板,加強板24的底部直角邊與底板21焊接,另一直角邊與套筒23焊接,加強板24的焊接用于增強套筒23的連接強度。
懸臂吊3包括懸臂柱31以及懸臂32,懸臂柱31轉動連接在套筒23內,懸臂柱31的外徑與套筒23的內徑相適應,并且懸臂柱31通過滾子軸承安裝在套筒23內,減小摩擦系數,提高施工效率。懸臂32設于懸臂柱31的頂部,并與懸臂柱32連為一體,并且懸臂柱31與懸臂32之間焊接有懸臂加強板34以及懸臂加強斜撐35,以增加懸臂32的吊裝強度,提升整個吊裝裝置的連接強度。
懸臂32遠離懸臂柱31的一端焊接一個吊耳33,吊耳33上安裝有電動葫蘆4,電動葫蘆4通過鋼索以及鋼板卡5與用于待吊裝鋼梁6連接。
為了增強已裝鋼梁1的強度,在已裝鋼梁1上焊接加強筋11,加強筋11與卡板22位于已裝鋼梁1的同一側。
為了保證本發明在吊裝時的平穩,安裝本發明時應使懸臂柱31、套筒23以及已裝鋼梁1的軸線重合。
本發明在吊裝待吊裝鋼梁6時,利用兩個已裝鋼梁1作為支撐,將底座2直接卡在已裝鋼梁1上,然后在底座2上安裝懸臂吊3來吊裝待吊裝鋼梁6,摒棄了大型吊裝機械無法進行吊裝的現狀,實現了小型化吊裝。而且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可以安全、高效、保質保量完成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鋼結構梁吊裝與安裝施工工作,安裝拆除方便,周轉使用效率高。
在使用本發明時,其步驟如下:
1)、根據待吊裝鋼梁6重量以及已完成安裝的已裝鋼梁1的規格型號,核算已裝鋼梁1兩端節點的待受力狀況以及已裝鋼梁1的抗扭剪力,在確定了已裝鋼梁1兩端節點的待受力狀況以及已裝鋼梁1的抗扭剪力,根據需要對已裝鋼梁進行加固處理;
2)、已裝鋼梁1的兩個翼緣板在遠離待吊裝鋼梁6一側的兩者之間連接加強筋11;
3)、在相鄰的兩個已裝鋼梁1的上方翼緣板上依次安裝底座2、懸臂吊3、電動葫蘆4以及鋼板卡5;
4)、將鋼板卡5卡住待吊裝鋼梁6的兩個靠外的翼緣板上,并使兩個鋼板卡5對稱,兩個鋼板卡5分別傾斜的卡在待吊裝鋼梁6上,使兩個鋼板卡5的受力方向為傾斜相對,即兩個鋼板卡5與吊索之間的受力點到已裝鋼梁1的水平距離小于電動葫蘆4到已裝鋼梁1的水平距離,便于在起吊待吊裝鋼梁6時,鋼板卡5能夠自動鎖緊待吊裝鋼梁6;
5)、起吊待吊裝鋼梁6,使懸臂吊3受力,卡板22在受力的作用下對已裝鋼梁1進行卡死,然后再繼續起吊待吊裝鋼梁6,至待吊裝鋼梁6的安裝位置處,然后將待吊裝鋼梁6完成安裝;
6)、在待吊裝鋼梁6完成安裝后,依次拆除鋼板卡5、電動葫蘆4、懸臂吊3以及底座2;
7)、重復步驟1)至步驟6),完成其他相鄰的已裝鋼梁之間的待吊裝鋼梁的安裝工作。
上述操作方法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操作方法簡單,在進行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鋼結構梁吊裝與安裝施工工作,能夠更快速的完成吊裝工作,從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不僅避免了采用抱桿法進行吊裝的繁瑣,也避免了大型吊裝裝置無法進行工作的現狀,實現了鋼結構梁與梁之間的鋼結構梁吊裝的小型化,節約了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