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夾住模板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個產業的建筑物需求量的 劇增。大量的混凝土構件需在現場進行澆注,因而搭建和固定建筑物用模板,使用模板時同 時會使用到模板夾具進行固定,但是現有一些模板夾具存在強度不夠,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和進行穩定的固定,尤其是對于柱狀模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夾住模板夾具,已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夾住模板夾具,包括支撐桿、橫桿、套筒、銷孔、連接塊、壓桿、螺紋套筒、螺柱、手持部、旋轉桿,所述支撐桿的中間位置設有手持部,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與兩橫桿的一端鉸連接,所述橫桿的另一端與套筒焊接,所述套筒底端開設有銷孔,所述連接塊頂端通過銷釘與套筒連接,所述連接塊底端與壓桿焊接,所述橫桿底端中間位置與螺柱的一端鉸連接,所述支撐桿上部分與第一螺柱的一端鉸連接,所述螺紋套筒的兩端分別與螺柱、第一螺柱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所述螺紋套筒上焊接有旋轉桿。
優選的:所述手持部外包裹橡膠層。
優選的:所述夾桿下表面開設有若干凹槽。
優選的:所述旋轉桿長10-2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支撐桿頂端與兩個橫桿的鉸連接,以及兩個橫桿通過螺柱和螺紋套筒的配合與支撐桿連接,在旋轉螺紋套筒的時候,改變了橫桿與支撐桿之間的角度,同時也改變了兩個壓桿之間的距離,而且壓桿相對于套筒之間的角度變化也是很大,所以通過壓桿夾緊模具的范圍也是比較大的,而且通過螺紋套筒與螺柱連接穩固性能好,通過旋轉桿方便工人在使用時緊固,通過手持部外包裹的橡膠層,很好的保護了工人使用手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套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所示,一種夾住模板夾具,包括支撐桿1、橫桿2、套筒3、銷孔4、連接塊5、壓桿6、螺紋套筒7、螺柱8、手持部9、旋轉桿10,所述支撐桿1的中間位置設有手持部9,所述支撐桿1的兩端分別與兩橫桿2的一端鉸連接,所述橫桿2的另一端與套筒3焊接,所述套筒3底端開設有銷孔4,所述連接塊4頂端通過銷釘與套筒3連接,所述連接塊5底端與壓桿6焊接,所述橫桿2底端中間位置與螺柱8的一端鉸連接,所述支撐桿1上部分與第一螺柱11的一端鉸連接,所述螺紋套筒7的兩端分別與螺柱8、第一螺柱11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所述螺紋套筒7上焊接有旋轉桿10。
本實施例中:所述手持部9外包裹橡膠層。
本實施例中:所述夾桿6下表面開設有若干凹槽,所述旋轉桿10長10-20cm,且旋轉桿10在使用時可嵌套在扳手套筒內使用,更加省力。
通過支撐桿頂端與兩個橫桿的鉸連接,以及兩個橫桿通過螺柱和螺紋套筒的配合與支撐桿連接,通過旋轉旋轉桿在帶動螺紋套筒轉動,從而改變了橫桿與支撐桿之間的角度,同時也改變了兩個壓桿之間的距離,而且壓桿相對于套筒之間的角度變化也是很大,所以通過壓桿夾緊模具的范圍也是比較大的,而且通過螺紋套筒與螺柱連接穩固性能好,通過旋轉桿方便工人在使用時緊固,通過手持部外包裹的橡膠層,很好的保護了工人使用手部。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因此等同范圍內的同等變化都囊括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