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智能化立體停車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停車空間有限,因此停車越來越困難,已經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對于一些老舊小區,該問題尤其嚴重,停車難不僅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不便,還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對于此類問題,一種有效解決方式為建立立體停車庫。立體停車庫是用來最大量存取儲放車輛的機械設備系統。對于很多小區來說,由于空間限制,采用升降橫移式或者簡易升降式都是可行的辦法。此時需要一種立體車庫的控制裝置,能夠靈活適應立體停車庫所處的不同環境并保證其使用壽命,既能夠快速安全的安裝在墻壁等固定結構上以避免占用寶貴的小區空間,又能夠根據立體車庫的位置靈活選擇其安裝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應能力強且安全性高的智能化立體停車控制裝置。
為了達到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控制箱以及位于所述控制箱前側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包括顯示屏和按鍵,所述控制箱側部固定有定位件,所述控制箱內設有PLC,所述控制箱下端設有出線口,所述出線口處設有防水接頭,所述控制箱上的所述操作板一側設置有可開合的保護罩,所述保護罩包括與所述操作板相對設置的前端面以及位于所述控制箱側部的側端面,所述控制箱側部設有轉軸以及限位軸,所述側端面上設有與所述轉軸套接的套孔以及與所述限位軸套接的弧形限位槽,所述支架包括與所述控制箱后側面與下側面貼合設置的面板。
由此,面板與保護罩起到保護控制箱以及操作板,減小碰撞損害以及防水防塵的功能;面板可固定在不同結構物上且易于拆裝與更換。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定位件一側設有可拆卸的檢修板。
由此,從控制箱后端進行檢修。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檢修板與所述控制箱之間卡接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面板與所述控制箱連接邊緣處涂有密封膠。
由此,防止面板或控制箱的活動引起的二者間相對運動導致液體進入并積存在箱體內。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定位件與所述面板之間螺絲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支架還包括位于所述面板下端的支承件以及基座。
由此,提高了控制裝置安裝位置的靈活性。
綜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面板與保護罩配合提高了控制箱和操作板的防水防塵以及防碰撞能力,另外便于安裝,拆卸檢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箱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箱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如下:
1.支架,11.面板,2.控制箱,21.定位件,22.防水接頭,23.轉軸,24.限位軸,3.操作板,31.顯示屏,32.按鍵,4.保護罩,41.前端面,42.側端面,43.套孔,44.限位槽,5.支承件,6.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該控制裝置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上的控制箱2以及位于控制箱2前側的操作板3。操作板3包括顯示屏31和按鍵32。控制箱2側部固定有定位件21,控制箱2內設有PLC,控制箱2下端設有出線口,出線口處設有防水接頭22。控制箱2上的操作板3一側設置有可開合的保護罩4,保護罩4包括與操作板3相對設置的前端面41以及位于控制箱2側部的側端面42,控制箱2側部設有轉軸23以及限位軸24,側端面42上設有與轉軸23套接的套孔43以及與限位軸24套接的弧形限位槽44,支架1包括與控制箱2后側面與下側面貼合設置的面板11。面板11與保護罩4起到保護控制箱2以及操作板3、減小碰撞損害以及防水防塵的功能,另外面板11的設置使得控制箱2易于拆裝與更換,增強了其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面板11上可以開孔以掛在或螺絲固定在建筑物上,避免改變對控制箱2的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固定位置不會造成控制箱2的結構變形破壞。
控制箱2靠近定位件21一側設有可拆卸的檢修板,可從控制箱2后端進行檢修。檢修板與控制箱2之間卡接連接,因此在分離面板11與控制箱2后,可快速打開控制箱2。面板11與控制箱2連接邊緣處涂有密封膠,以防止面板11或控制箱2的活動引起的二者間相對運動導致液體進入并積存在箱體內。定位件21與面板11之間螺絲連接,保證了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
如圖3所示,支架1還包括位于面板11下端的支承件5以及基座6。該控制裝置可以靈活設置在靠近立體車庫一側的位置,以便于在操作時對立體車庫的運作進行觀察。支承件5可以選用管狀結構或如圖3中所示的板狀結構。
以上說明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完整的實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