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和連接件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建筑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墻,特別是一種新墻與舊墻連接件。
[0002]本發明屬于建筑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墻,特別是一種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3]在房屋裝修和舊房翻新工程中,通過敲墻和砌新墻改變房屋內部構局是常見的裝飾手段之一。裝修完成一兩年之后逐漸在新墻與舊墻之間接縫處產生開裂現象,進而影響美觀性、甚至產生漏水等事故。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墻與舊墻連接件,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新墻與舊墻之間接縫處開裂現象延后產生,最好是徹底消除。
[0005]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合實際施工要求的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
[0006]本發明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包括呈長條狀舊墻固定件和呈條形片狀的新墻固定件;新墻固定件的一端部具有凸出的搭扣,舊墻固定件上沿縱向開有能使新墻固定件的一端部嵌入且能與搭扣形成扣接的搭扣滑槽。
[0007]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先固定舊墻固定件,將舊墻固定件固定在舊墻體的新墻連接面,搭扣滑槽朝向待砌的新墻體;再固定新墻固定件,砌若干層磚后新墻固定件的一端部嵌入搭扣滑槽并使搭扣與搭扣滑槽形成扣接,向下移動新墻固定件直至新墻固定件與頂層磚相依靠,之后繼續砌磚,砌磚所用的沙灰固化后新墻固定件便與新墻體固定連接。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中的舊墻固定件長度可根據實際墻高進行切割或通過多根舊墻固定件串接。新墻固定件結構簡單,加工方便,成本低的優點。根據實際情況在一堵新墻體中設置多個新墻固定件,換言之,多個新墻固定件均能與一根舊墻固定件形成扣接。
[0009]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中舊墻固定件在砌新墻體之前便固定在舊墻體上,因而具有施工方便的優點。固定新墻固定件是在砌墻中穿插進行,避免多余的新墻固定件影響砌墻;新墻固定件相對于舊墻固定件能上下滑動,進而方便新墻固定件嵌入舊墻固定件內,以及保證新墻固定件平整地設置在兩層磚之間的沙灰中,顯著地提高受力穩定性,進而至少能使新墻與舊墻之間接縫處開裂現象延后產生;通過理論和實際推算,采用上述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和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得到的新墻和舊墻連接結構至少15年不會產生開裂現象;結合墻面抹灰貼網、貼瓷磚等墻面處理工藝能徹底消除新墻與舊墻之間接縫處開裂現象。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3和圖4是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中新墻固定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舊墻固定件;la、搭扣滑槽;2、新墻固定件;2a、搭扣;2b、通孔;2c、環形通槽;2d、側翼;3、舊墻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6]實施例一
[0017]如圖1和圖2所示,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包括呈長條狀舊墻固定件I和呈條形片狀的新墻固定件2。
[0018]新墻固定件2呈條形片狀能嵌設在兩層磚的沙灰內,且還能有效地保證連接面積,保證連接強度。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兩側均具有凸出的搭扣2a,新墻固定件2可采用不銹鋼板直接沖切成型。在新墻固定件2上開有多個通孔2b,沙灰便會嵌入通孔2b內,進而顯著地提高新墻固定件2與新墻體之間的連接強度。
[0019]舊墻固定件I呈長條狀能與多個新墻固定件2相連,也具有方便安裝的優點。舊墻固定件I可采用不銹鋼帶滾壓成型,形成一側壁具有開口的矩形管;換言之,舊墻固定件I上沿縱向開有能使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嵌入且能與搭扣2a形成扣接的搭扣滑槽la。該結構舊墻固定件I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的優點;為了方便將舊墻固定件I固定在舊墻體3上,在舊墻固定件I的另一側壁上若干個固定孔。
[0020]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是按先固定舊墻固定件I再固定新墻固定件2順序施工的。具體來說,固定舊墻固定件I為舊墻固定件I與舊墻體3的新墻連接面通過膨脹螺栓固定連接,搭扣滑槽Ia朝向待砌的新墻體;該連接結構有效地保證舊墻固定件I與舊墻體3之間連接牢固性。
[0021 ] 采用240 X 115 X 53的紅磚砌高為2.7米的新墻體,在新墻體和舊墻體3之間設置5條新墻固定件2。固定新墻固定件2為實心地堆砌四層紅磚后,按如圖5所示方式將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嵌入搭扣滑槽Ia ;即新墻固定件2豎直地嵌入搭扣滑槽la,旋轉新墻固定件290°后,新墻固定件2處于水平狀態,新墻固定件2的搭扣2a與舊墻固定件I的搭扣滑槽Ia形成扣接,向下移動新墻固定件2直至新墻固定件2與頂層磚相依靠,之后依次堆砌四層紅磚和安裝一個新墻固定件2,直至完成新墻體堆砌。砌磚所用的沙灰固化后新墻固定件2便與新墻體固定連接。
[0022]實施例二
[0023]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如圖3和圖4所示,新墻固定件2上開有多個環形通槽2c,在施工在將環形通槽2c中間的側翼2d向一側按壓使其彎曲變形,沙灰便會嵌入新墻固定件2內,側翼2d嵌入沙灰內,進而顯著地提高新墻固定件2與新墻體之間的連接強度。
【主權項】
1.一種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包括呈長條狀舊墻固定件(I)和呈條形片狀的新墻固定件(2);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具有凸出的搭扣(2a),舊墻固定件(I)上沿縱向開有能使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嵌入且能與搭扣(2a)形成扣接的搭扣滑槽(Ia)。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墻固定件(2)上開有多個通孔(2b) 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墻固定件(2)和舊墻固定件(I)均采用不銹鋼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舊墻固定件(I)的一側壁上若干個固定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墻固定件(2)上開有多個環形通槽(2c)形成可彎曲的側翼(2d)。6.一種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按先固定舊墻固定件(I),再固定新墻固定件(2)順序步驟進行; 固定舊墻固定件(I)是將舊墻固定件(I)固定在舊墻體(3)的新墻連接面,搭扣滑槽(Ia)朝向待砌的新墻體; 固定新墻固定件(2)是先砌若干層磚,再將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嵌入搭扣滑槽(Ia)并使搭扣(2a)與搭扣滑槽(Ia)形成扣接,向下移動新墻固定件(2)直至新墻固定件(2)與頂層磚相依靠;最后繼續砌磚;砌磚所用的沙灰固化后新墻固定件(2)便與新墻體固定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新墻固定件(2)步驟中新墻固定件(2)先豎直設置且將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嵌入搭扣滑槽(Ia),再旋轉新墻固定件(2)90°,使新墻固定件(2)處于水平狀態,搭扣(2a)與搭扣滑槽(Ia)形成扣接。8.一種權利要求5所述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按先固定舊墻固定件(I),再固定新墻固定件(2)順序步驟進行; 固定舊墻固定件(I)是將舊墻固定件(I)固定在舊墻體(3)的新墻連接面,搭扣滑槽(Ia)朝向待砌的新墻體; 固定新墻固定件(2)是先砌若干層磚,再將新墻固定件(2)中環形通槽(2c)中間的側翼(2d)向一側按壓使其彎曲變形,以及將新墻固定件(2)的一端部嵌入搭扣滑槽(Ia)并使搭扣(2a)與搭扣滑槽(Ia)形成扣接,向下移動新墻固定件(2)直至新墻固定件(2)與頂層磚相依靠;最后繼續砌磚;砌磚所用的沙灰固化后新墻固定件(2)便與新墻體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和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屬于建筑物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新墻與舊墻之間接縫處會產生開裂現象。本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包括呈長條狀舊墻固定件和呈條形片狀的新墻固定件;新墻固定件的一端部具有凸出的搭扣,舊墻固定件上沿縱向開有能使新墻固定件的一端部嵌入且能與搭扣形成扣接的搭扣滑槽。采用新墻與舊墻連接件和新墻與舊墻連接件的施工方法得到的新墻和舊墻連接結構至少15年不會產生開裂現象;結合墻面抹灰貼網、貼瓷磚等墻面處理工藝能徹底消除新墻與舊墻之間接縫處開裂現象。
【IPC分類】E04B2/00
【公開號】CN105064539
【申請號】CN201510481297
【發明人】婁挺, 李汾霞, 丁園, 應艷, 徐晨怡, 陳宇新
【申請人】臺州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