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及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主要包括框架柱、預制板、預制板連接企口、預埋螺帽、牛腿、側向流灌孔、面板平吊環、現澆板、分離式定型鋼架、附著式振搗器、加強角鋼、陽角保護模板等。本發明涉及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施工過程操作簡單,外型復雜立面采用預制清水混凝土施工,簡單立面采用現澆清水混凝土施工,利用預制工廠化生產的特點,避免了復雜部位模板搭拆工序,節省了支模材料和人工費用,從而便于施工和管理,具有較好的經濟技術效益。
【專利說明】
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及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屬于房建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有了新的要求。混凝土材料正日益成為一種高級的外裝飾材料。目前已有現澆與預制相結合的清水混凝土外墻施工技術,在凸柱部分采用工廠化生產的預制清水混凝土掛板,凹墻部分采用現澆混凝土墻板,兩者之間剛性連接;滿足了建筑的整體效果,使清水混凝土成為本工程一大亮點。
[0003]但此施工方式難以保障預制板與現澆板拼縫處的柔和過度,預制板制作時預留的連接鋼筋也加大了預制板運輸以及堆放時的難度。同時上下預制板拼接處強度及外立面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預制板與樓層樓板拼接處強度難以保障等,針對此類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施工方式存在的不足,需要改善預制板結構以及預制板與現澆板等的連接方式。
[0004]鑒于此,為了改善傳統清水混凝土墻施工復雜,預制板與底層樓板拼接處強度等技術問題,亟待發明一種簡單有效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及施工方法,提高清水混凝土墻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善改善傳統清水混凝土墻施工復雜,預制板與底層樓板拼接處強度等技術問題,提高清水混凝土墻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主要包括框架柱1、底層樓板3、中層樓板2、預制板14、預制板連接企口 18、預埋螺帽19、牛腿、側向流灌孔32、面板平吊環33、現澆板35、分離式定型鋼架37、附著式振搗器48、加強角鋼50、陽角保護模板52;所述框架柱I上設有柱預留凹槽11,框架柱I外側設有鋼板套箍12,柱預留凹槽11與外側的鋼板套箍12之間灌有填槽砂漿13,鋼板套箍12突出段與牛腿面板26焊接;所述底層樓板3設有預留杯口7,所述預制板14由面板15、側板16、壓邊板17組成,陽角設有陽角保護模板52,面板內側設有牛腿和面板平吊環33,底層預制板均勻設有板底預留孔53,側板16與壓邊板17外側均設有預埋直螺紋套筒56,靠近板頂面板及側板內部設有螺母吊裝筒28,面板15及側板16板底對應設置板底連接孔30。
[0007]進一步的,底層樓板3設有與預制板14形狀對應的預留杯口7,杯口內設有底層預制板,杯口兩側設有預埋側螺紋套筒8,底層連接螺桿9穿過板底預留孔53與兩端預埋側螺紋套筒8連接,縫隙中灌入自密實混凝土 10。
[0008]牛腿由牛腿面板26、牛腿埋置板23、牛腿連接板27組成;牛腿面板26焊接于牛腿埋置板23之上,牛腿埋置板23內側焊接有兩塊牛腿連接板27,靠近牛腿連接板27端部設有鋼筋貫穿孔25,鋼筋貫穿孔25內設置鋼筋,鋼筋與預制板主筋57焊接。
[0009]螺母吊裝筒28內設置咬合彈性鋼片31,螺母吊裝筒28兩側焊接有帶槽嵌固鋼板29,預制板主筋57嵌入帶槽嵌固鋼板29中。
[0010]中層樓板2端部設有預埋U型箍筋5,對應預制板預埋直螺紋套筒56,預埋直螺紋套筒56端部設有后接中層連接筋6,后接中層連接筋6與預埋U型箍筋5焊接,中層樓板2與預制板縫隙底部設有中層底支板4,縫隙內設有混凝土;或中層樓板澆筑時中層樓板與預制板縫隙底部設保護層厚度的混凝土,不設中層底支板。
[0011]板底連接孔30內植入有螺桿,螺桿鋼筋另一端置于螺母吊裝筒28內,板底連接孔30側邊設有側向流灌孔32,面板底部凸起部分設有企口連接孔20,對應下層預制板板頂設有預埋螺帽19,預埋螺帽19端部設有企口連接螺桿21,企口連接螺桿21置于企口連接孔20中,企口連接螺桿21伸出預制板14,端部設有緊固螺母59。
[0012]壓邊板17與側板16的預埋直螺紋套筒56上設有后接中層連接筋6,預制板14與現澆板35陰角處設有線條46,線條46用雙面膠帶45黏貼于整體式外模41上,整體式外模41陰角處設有加強角鋼50,外側設有附著式振搗器48,加強角鋼50內側設有無紡布44,現澆板35與預制板14拼縫處設有海綿條43,普通內模42與整體式外模41外側設有圍檁47。
[0013]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預制板14制作:根據設計圖在工廠制作預制板14;
2)設置鋼板套箍12:框架柱I施工時在需安裝牛腿對應位置設置豎向柱預留凹槽11,拆模板后安裝鋼板套箍12,凹槽中灌入填槽砂漿13;
3)預制板14吊裝:通過螺母吊裝筒28及面板平吊環33根據屋面下放的豎直控制線55定位預制板14;
4)預制板14與底層樓板3連接:預制板14置入底層樓板3上預留杯口7中,底層連接螺桿9穿過板底預留孔53,兩端分別固定于預埋側螺紋套筒8中,縫隙中灌入自密實混凝土 10;
5)預制板14與柱連接:復核預制板14位置后,牛腿面板26與鋼板套箍12點焊,復測預制板位置后,牛腿與鋼板套箍12全面焊接;
6)預制板14與中層樓板2連接;預制板14的預埋直螺紋套筒56中植入后接中層連接筋6與中層樓板預埋U型箍筋5焊接,底部設置中層底支板4,縫隙中灌入混凝土;
7)預制板14間連接:螺母吊裝筒28內放置螺桿,隨后起吊上塊預制板14,使板底連接孔30對準螺桿插入,矯正預制板位置,在側向流灌孔32內灌入砂漿;
8)搭設分離式定型鋼架37:分離式定型鋼架37的鋼架豎桿38、鋼架水平定位板39、箍筋定位板40用扣件51搭接固定;
9)現澆板35鋼筋綁扎:根據鋼架水平定位板39與箍筋定位板40綁扎鋼筋;
10)現澆板14與預制板35拼縫處理:整個拼縫處設置海綿條43,預制板14與現澆板35陰角處設置線條46,線條46用雙面膠帶45黏貼于整體式外模41上;
11)現澆板支模:采用整體式外模與普通內模,整體式外模41陰角處設有加強角鋼50,外側設有附著式振搗器48,角鋼內側設有無紡布44,用分離式定型鋼架37固定,外部設置圍檁47。
[0014]步驟3所述的預制板吊裝時屋面板設置定位導向鋼板58與屋面角鋼54,分別下拉豎直控制線55控制預制板面板15外側位置以及預制板陽角位置。
[0015]步驟8所述的分離式定型鋼架37由鋼架豎桿38、鋼架水平定位板39、箍筋定位板40組成,之間用扣件51固定;可用于現澆板主筋與箍筋定位以及模板支撐。
[0016]本發明具有以下的特點和有益效果:
(I)預制板與現澆板交接處兩側設置壓邊板,側板以及壓邊板上各設預埋直螺紋套筒,便于預制板的運輸與堆放,并提高預制板與現澆板連接的整體性。
[0017](2)在預制板頂部預埋螺母吊裝筒,其上兩側對稱設置帶槽嵌固鋼板與板主筋連接,提高螺母吊裝筒與預制板的連接強度,預制板底部對應設置板底連接孔,預制板吊裝就位后。拆下吊裝裝置,安裝螺桿,螺桿插入板底連接孔。通過板側的流灌孔灌入砂漿,提高預制板間的連接性。
[0018](3)采用分離式定型鋼架先用于現澆板的豎向主筋及箍筋綁扎后移至兩側模板外側用于支撐模板,有利于提高鋼架位置的準確性與模板支撐所需強度。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明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圈中放大圖;
圖3是預制板板頂平面圖;
圖4是預制板板底平面圖;
圖5是預制板與框架結構底層樓板連接節點圖;
圖6是預制板與框架結構樓板連接采用中層底支板節點圖;
圖7是預制板與框架結構樓板連接節點圖;
圖8是預制板間拼接詳圖;
圖9是預制板吊裝位置控制示意圖;
圖10是定型導向架結構示意圖;
圖11是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的施工流程圖。
[0020]其中:1.框架柱2.中層樓板3.底層樓板4.中層底支板5.預埋U型箍筋6.后接中層連接筋7.預留杯口 8.預埋側螺紋套筒9.底層連接螺桿10.自密實混凝土 11.柱預留凹槽12.鋼板套箍13.填槽砂漿14.預制板15.面板16.側板17.壓邊板18.預制板連接企口 19.預埋螺帽20.企口連接孔21.企口連接螺桿22.明縫凹槽23.牛腿埋置板24.鋼筋擱置槽25.鋼筋貫穿孔26.牛腿面板27.牛腿連接板28.螺母吊裝筒29.帶槽嵌固鋼板30.板底連接孔31.咬合彈性鋼片32.側向流灌孔33.面板平吊環34.連接螺桿貫穿孔35.現澆板36.后接墻體連接筋37.分離式定型鋼架38.鋼架豎桿39.鋼架水平定位板40.箍筋定位板41.整體式外模42.普通內模43.海綿條44.無紡布45.雙面膠帶46.線條47.圍檁48.附著式振搗器49.對拉螺桿50.加強角鋼51.扣件52.陽角保護模板53.板底預留孔54.屋面角鋼55.豎直控制線56.預埋直螺紋套筒57.預制板主筋58.定位導向鋼板59.緊固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模板支設技術要求,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求,鋼筋綁扎技術要求等,本發明不再累述,重點闡述本發明涉及結構的實施方式。
[0022]圖1是本發明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及施工方法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圈中放大圖,參照圖1?4所示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框架柱I為SOOmmX800mm,上部設有豎向柱預留凹槽11,槽深50mm,槽寬80mm,長度500mm,外側設有500mm長度的鋼板套箍12,柱預留凹槽11與外側的鋼板套箍12之間灌填槽砂漿13,鋼板套箍12突出200mm與牛腿面板焊接;預制板14由面板15、側板16、壓邊板17組成,面板15、側板16板厚250mm,面板15寬度3000mm,側板16寬度700mm,壓邊板17板厚150mm,伸出外側300mm,預制板14高度5000mm陽角設有陽角保護模板52,陽角保護模板52為L80X5角鋼;面板15內側設有牛腿,牛腿面板為直角梯形,板厚10mm。面板平吊環33由直徑20mm的鋼筋彎折而成,底層預制板均勻設有直徑32mm的板底預留孔53,側板16與壓邊板17外側均設有預埋直螺紋套筒56,套筒內徑20mm,現澆板鋼筋綁扎時,預埋直螺紋套筒56內植入內徑20mm的后接中層連接筋6,預制板14與現澆板35陰角處設有寬度30mm的線條46,線條46用雙面膠45黏貼于整體式外模41上,整體式外模41厚度15mm陰角處設有L80X5加強角鋼50,外側設有附著式振搗器48,加強角鋼50內側設有無紡布44,現澆板35與預制板14拼縫處設有海綿條43,普通內模42與整體式外模41外側設有雙鋼管圍檁47,直徑48mm。靠近板頂面板及側板內部設有螺母吊裝筒28,筒徑22mm,螺母吊裝筒28內設置咬合彈性鋼片31,螺母吊裝筒28兩側焊接有帶槽嵌固鋼板29,板厚1mm,槽寬15mm,槽深3mm,鋼板尺寸180mm X 200mm,預制板主筋57可嵌入帶槽嵌固鋼板29中。面板及側板板底對應設置直徑22mm的板底連接孔30。
[0023]牛腿由牛腿面板、牛腿埋置板、牛腿連接板等組成,均為1mm厚的Q235鋼板;牛腿面板焊接于牛腿埋置板之上,面板為直角梯形,上寬15mm,下寬280mm,高250mm,牛腿埋置板尺寸為200mm X 350mm。牛腿埋置板23內側焊接有兩塊牛腿連接板27,尺寸為200mm X 350mm,靠近牛腿連接,27端部設有鋼筋貫穿孔25,孔徑22mm,鋼筋貫穿孔25內設置直徑20mm的鋼筋,鋼筋與預制板主筋57焊接。
[0024]如圖5所示,底層樓板3設有與預制板形狀對應的預留杯口7,杯口底部寬度252mm,上部寬度270mm,杯口深度300mm,杯口內設有底層預制板,底層預制板均勻設有直徑32mm的板底預留孔53,杯口兩側設有預埋側螺紋套筒8,套筒內徑30mm,直徑30mm的底層連接螺桿9穿過板底預留孔53與兩端預埋側螺紋套筒8連接,縫隙中灌入自密實混凝土10。
[0025]如圖6所示,中層樓板2端部設有預埋U型箍筋5,直徑8mm,伸出樓板300mm,對應預制板預埋直螺紋套筒56,內徑8mm,預埋直螺紋套筒56端部設有后接中層連接筋6,直徑8mm,后接中層連接筋6與預埋U型箍筋5焊接,中層樓板2與預制板縫隙底部設有厚度1mm的中層底支板4,中層底支板4為竹膠板,縫隙內設有C40混凝土。或中層樓板2澆筑時中層樓板2與預制板14縫隙底部設保護層厚度30_的C35混凝土,不設中層底支板4,如圖7所示。
[0026]如圖8所示,預制板14的板底有直徑22mm的連接孔30,孔內植入長度300mm直徑20mm的螺桿,螺桿鋼筋另一端置于螺母吊裝筒28內,板底連接孔30側邊設有直徑20mm的側向流灌孔32,面板底部凸起部分設有直徑22mm的企口連接孔20,對應下層預制板板頂設有內徑22_的預埋螺帽19,預埋螺帽19端部設有長度200_的企口連接螺桿21,企口連接螺桿21置于企口連接孔20中,企口連接螺桿21伸出預制板14,端部設有緊固螺母59。
[0027 ]如圖9所示,預制板吊裝時屋面板設置定位導向鋼板58與屋面角鋼54,定位導向鋼板58厚度3mm,尺寸800mm X 1000mm,屋面角鋼54為L60 X 5,長度200mm,分別下拉豎直控制線55控制預制板面板15外側位置以及預制板陽角位置。
[0028]如圖10所示分離式定型鋼架37由直徑48mm的鋼架豎桿38、寬30mm,厚3mm的鋼架水平定位板39、寬30mm,厚3mm箍筋定位板40組成,之間用扣件51固定;可用于現饒板主筋與箍筋定位以及模板支撐。
[0029]如圖11所示,本發明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預制板14制作:根據設計圖在工廠制作預制板14;
2)設置鋼板套箍12:框架柱)施工時在需安裝牛腿對應位置設置豎向柱預留凹槽11,拆模板后安裝鋼板套箍12,凹槽中灌入填槽砂漿13;
3)預制板14吊裝:通過螺母吊裝筒28及面板平吊環33根據屋面下放的豎直控制線55定位預制板14;
4)預制板14與底層樓板3連接:預制板14置入底層樓板3上預留杯口7中,底層連接螺桿9穿過板底預留孔53,兩端分別固定于預埋側螺紋套筒8中,縫隙中灌入自密實混凝土 10;
5)預制板14與柱連接:復核預制板14位置后,牛腿面板26與鋼板套箍12點焊,復測預制板位置后,牛腿與鋼板套箍12全面焊接;
6)預制板14與中層樓板2連接;預制板14的預埋直螺紋套筒56中植入后接中層連接筋6與中層樓板預埋U型箍筋5焊接,底部設置中層底支板4,縫隙中灌入混凝土;或中層樓板澆筑時中層樓板與預制板縫隙底部設保護層厚度的混凝土,不設中層底支板,縫隙中灌入混凝土。;
7)預制板14間連接:螺母吊裝筒28內放置螺桿,隨后起吊上塊預制板14,使板底連接孔30對準螺桿插入,矯正預制板位置,在側向流灌孔32內灌入砂漿;
8)搭設分離式定型鋼架37:分離式定型鋼架37的鋼架豎桿38、鋼架水平定位板39、箍筋定位板40用扣件51搭接固定;
9)現澆板35鋼筋綁扎:根據鋼架水平定位板39與箍筋定位板40綁扎鋼筋;
10)現澆板14與預制板35拼縫處理:整個拼縫處設置海綿條43,預制板14與現澆板35陰角處設置線條46,線條46用雙面膠帶45黏貼于整體式外模41上;
11)現澆板支模:采用整體式外模與普通內模,整體式外模41陰角處設有加強角鋼50,外側設有附著式振搗器48,角鋼內側設有無紡布44,用分離式定型鋼架37固定,外部設置圍檁47。
【主權項】
1.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主要包括框架柱(1)、底層樓板(3)、中層樓板(2)、預制板(14)、預制板連接企口(18)、預埋螺帽(19)、牛腿、側向流灌孔(32)、面板平吊環(33)、現澆板(35)、分離式定型鋼架(37)、附著式振搗器(48)、加強角鋼(50)、陽角保護模板(52);所述框架柱(I)上設有柱預留凹槽(11),框架柱(I)外側設有鋼板套箍(12),柱預留凹槽(11)與外側的鋼板套箍(12)之間灌有填槽砂漿(13),鋼板套箍(12)突出段與牛腿面板(26)焊接;所述底層樓板(3)設有預留杯口(7),所述預制板(14)由面板(15)、側板(16)、壓邊板(17)組成,陽角設有陽角保護模板(52),面板內側設有牛腿和面板平吊環(33),底層預制板均勻設有板底預留孔(53),側板(16)與壓邊板(17)外側均設有預埋直螺紋套筒(56),靠近板頂面板及側板內部設有螺母吊裝筒(28),面板(15)及側板(16)板底對應設置板底連接孔(3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底層樓板(3)設有與預制板(14)形狀對應的預留杯口(7),杯口內設有底層預制板,杯口兩側設有預埋側螺紋套筒(8),底層連接螺桿(9)穿過板底預留孔(53)與兩端預埋側螺紋套筒(8)連接,縫隙中灌入自密實混凝土(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牛腿由牛腿面板(26)、牛腿埋置板(23)、牛腿連接板(27)組成;牛腿面板(26)焊接于牛腿埋置板(23)之上,牛腿埋置板(23)內側焊接有兩塊牛腿連接板(27),靠近牛腿連接板(27)端部設有鋼筋貫穿孔(25),鋼筋貫穿孔(25)內設置鋼筋,鋼筋與預制板主筋(57)焊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吊裝筒(28)內設置咬合彈性鋼片(31),螺母吊裝筒(28)兩側焊接有帶槽嵌固鋼板(29),預制板主筋(57)嵌入帶槽嵌固鋼板(29)中。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層樓板(2)端部設有預埋U型箍筋(5),對應預制板預埋直螺紋套筒(56),預埋直螺紋套筒(56)端部設有后接中層連接筋(6),后接中層連接筋(6)與預埋U型箍筋(5)焊接,中層樓板(2)與預制板縫隙底部設有中層底支板(4),縫隙內設有混凝土。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連接孔(30)內植入有螺桿,螺桿鋼筋另一端置于螺母吊裝筒(28)內,板底連接孔(30)側邊設有側向流灌孔(32),面板底部凸起部分設有企口連接孔(20),對應下層預制板板頂設有預埋螺帽(19),預埋螺帽(19)端部設有企口連接螺桿(21),企口連接螺桿(21)置于企口連接孔(20)中,企口連接螺桿(21)伸出預制板(14),端部設有緊固螺母(59)。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邊板(17)與側板(16)的預埋直螺紋套筒(56)上設有后接中層連接筋(6),預制板(14)與現澆板(35)陰角處設有線條(46),線條(46)用雙面膠帶(45)黏貼于整體式外模(41)上,整體式外模(41)陰角處設有加強角鋼(50),外側設有附著式振搗器(48),加強角鋼(50)內側設有無紡布(44),現澆板(35)與預制板(14)拼縫處設有海綿條(43),普通內模(42)與整體式外模(41)外側設有圍檁(47)。8.預制現澆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預制板(14)制作:根據設計圖在工廠制作預制板(14); (2)設置鋼板套箍(12):框架柱(I)施工時在需安裝牛腿對應位置設置豎向柱預留凹槽(11),拆模板后安裝鋼板套箍(12 ),凹槽中灌入填槽砂漿(13); (3)預制板(14)吊裝:通過螺母吊裝筒(28)及面板平吊環(33)根據屋面下放的豎直控制線(55)定位預制板(14); (4)預制板(14)與底層樓板(3)連接:預制板(14)置入底層樓板(3)上預留杯口(7)中,底層連接螺桿(9)穿過板底預留孔(53),兩端分別固定于預埋側螺紋套筒(8)中,縫隙中灌入自密實混凝土 (10); (5)預制板(14)與柱連接:復核預制板(14)位置后,牛腿面板(26)與鋼板套箍(I2)點焊,復測預制板位置后,牛腿與鋼板套箍(12)全面焊接; (6)預制板(14)與中層樓板(2)連接;預制板(14)的預埋直螺紋套筒(56)中植入后接中層連接筋(6)與中層樓板預埋U型箍筋(5)焊接,底部設置中層底支板(4),縫隙中灌入混凝土;或中層樓板澆筑時中層樓板與預制板縫隙底部設保護層厚度的混凝土,不設中層底支板,縫隙中灌入混凝土; (7)預制板(14)間連接:螺母吊裝筒(28)內放置螺桿,隨后起吊上塊預制板(14),使板底連接孔(30)對準螺桿插入,矯正預制板位置,在側向流灌孔(32)內灌入砂漿; (8)搭設分離式定型鋼架(37):分離式定型鋼架(37)的鋼架豎桿(38)、鋼架水平定位板(39)、箍筋定位板(40)用扣件(51)搭接固定; (9)現澆板(35)鋼筋綁扎:根據鋼架水平定位板(39)與箍筋定位板(40)綁扎鋼筋; (10)現澆板(14)與預制板(35)拼縫處理:整個拼縫處設置海綿條(43),預制板(14)與現澆板(35)陰角處設置線條(46),線條(46)用雙面膠帶(45)黏貼于整體式外模(41)上; (11)現澆板支模:采用整體式外模與普通內模,整體式外模(41)陰角處設有加強角鋼(50),外側設有附著式振搗器(48),角鋼內側設有無紡布(44),用分離式定型鋼架(37)固定,外部設置圍檁(47)。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預制板吊裝時屋面板設置定位導向鋼板(58)與屋面角鋼(54),分別下拉豎直控制線(55)控制預制板面板(15)外側位置以及預制板陽角位置。
【文檔編號】E04B1/41GK106049704SQ201610614660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8日
【發明人】王新泉
【申請人】杭州江潤科技有限公司